先秦时期有则寓言故事,叫作疑邻窃斧。
有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自己的邻居偷的,他观察邻居的言行举止,处处都像是窃斧的小偷,后来这把斧头在别处找到,这人再次观察邻居的言行举止,又变得处处正常,一点儿也不像个小偷。
在阅读金圣叹对《水浒传》里宋江的评价时,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想起这则寓言。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金圣叹对宋江存有偏见,目之所及,处处都是奸诈,甚至不惜修改《水浒传》原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逵母亲被老虎所食,金本中宋江的反应是这样的:
李逵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诉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又诉说杀虎一事,为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说罢,流下泪来。宋江大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值作庆。”——第四十三回
金圣叹在此处写下一长段批语痛骂宋江:
大书宋江大笑者,可知众人不笑也。夫娘何人也?虎吃何事也?娘被虎吃,其子流泪,何情也?闻斯言也,不必贤者而后哀之,行道之人莫不哀之矣。江独何心,不惟不能哀之,且复笑之,不惟笑之而已,且大笑之耶?天下之人莫非子也,天下莫非人子,则莫不各有其娘也。江而独非人子则已,江而犹为人子,则岂有闻人之娘已被虎吃,而为人之子乃复大笑?
李逵为母亲打水
这段文字初读之下,不符合宋江的人设,宋江最大的特点是权诈,而权诈的外显形式往往极其隐晦,一般很难看出来。
李逵母亲去世,宋江大笑,这哪里是权诈,分明是缺心眼。
我们放下金本《水浒传》,翻开施本,就会发现同一个情节出现了差异,我们来看施本此处的描述:
李逵诉说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因此杀了四虎。又说假李逵剪径被杀一事,众人大笑。晁宋二人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的两个活虎上山,正宜作庆。”——第四十三回
在施本中,李逵讲述老娘被吃,自己杀了四虎,施耐庵没有记录在场众人的反应,这种不写之写,正表明大家都在沉默,以示对这场悲剧的哀悼。
再讲到“假李逵”的事,众人才大笑,晁盖、宋江趁便提出山寨来了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正应该庆祝一下。
李逵遇李鬼
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把宋江的反应单独摘出来,金圣叹为了贬低宋江,居然修改了原本的文字,有意将宋江低智化,还自改自批,写了一长段批语斥责宋江,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金圣叹对宋江的贬低,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比如《水浒传》第四十二回,章回名为“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宋公明被九天玄女赐予天书,将其视为天命之人,这是《水浒传》的神话设置,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是对应的。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这种神话类的情节,只是作者的固定设置,是无须较真的,就好比《红楼梦》里贾宝玉衔玉而诞,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僧一道使的法术就可以了,如果非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去研究婴儿嘴里怎么可能会有美玉,那就成了买椟还珠,惹人发笑。
可金圣叹一向厌恶宋江,哪里能允许宋江成为天命之人?于是针对天书的真实性,他写下了许多批语。
比如高唐州斗高廉,金圣叹批写:今偏要向此等处提出天书,而天书又曾不足以奈何高廉,然则宋江之所谓玄女可知,而天书可知矣。
事实上,宋江在斗高廉时,确实采用了天书中的法术,而且小赢了一阵,只是高廉法术高超,唤来怪兽毒虫,宋江只能撇剑而逃,结果金圣叹又来了一句:可知天书非玄女所授。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书里明确写九天玄女赐天书给宋江,高唐州一战,于创作思路而言,只是为了引出公孙胜,天书是书里明确写的,不需要较真,可金圣叹就是要怀疑,目的仅仅是要贬低宋江。
“疑邻窃斧”的典故,放在金圣叹身上,实在恰当得很,当你怀疑一个人是贼时,那他一言一行都不脱小偷行径。
在文学批评与解读过程中,这种现象尤其频繁,这种解读的幼稚在于,否认了人物本身的复杂性,用简单肤浅的黑白一刀切思维来评价文学人物,如果摆脱不了这种成见,读书再多,亦是掩耳盗铃,在此与诸君共勉。
本文乃“不红居士”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天下之人莫非子也,天下莫非人子,则莫不各有其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