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古都的“职业杀手”,1991年洛阳51特大持枪抢劫案侦破始末

崔崔不是催 2025-04-24 11:46:13

三天前的5月1日晚上,伊先富和妻子在家用高档音响听音乐,突然听到敲门声。伊先富开门后,两个20多岁、神情凶狠的年轻人闯了进来。其中一人盯着伊先富的妻子,另一人则把伊先富拉进卧室。那人从怀里掏出一把军用式手枪,又从口袋里拿出消音器装到枪口上,然后用枪顶着伊先富的胸口,冷冷地说:“我们是职业杀手,有人花钱让我们来灭你全家。”

伊先富完全被眼前的场景吓懵了,心里直打鼓,声音颤抖地问道:“对方给你们多少报酬?”

六万块!

伊先富立刻表示愿意用钱换取活命机会,他恳求道:“求您放过我,我愿意用钱赎命,只是我现在身上带的现金不够。”

“想要我放过你?那就准备三万块吧!”

伊先富立刻跪下叩首,恳求道:"我手头只有两万现金,剩下的一万请宽限些时日,我一定想办法凑齐,求您高抬贵手。"

“先给你两万,别想玩花样或叫警察,否则后果自负!”

据伊先富夫妇所述,若情况属实,这起案件应属重大持枪入室抢劫。鉴于此,西宫分局刑警队迅速组建了专项小组负责调查。然而,调查人员注意到伊先富在报案时表现犹豫,描述事件经过时多次停顿,似乎有所保留。为此,分局安排了一位资深预审员与伊先富进行深入对话,以期获取更多案件细节。

早在1990年,伊先富就在老城区租下了一家店面,而紧挨着他店铺的是朱某某经营的商店。由于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竞争非常激烈,矛盾越积越深,最后演变成了多次动手打架。但问题在于,朱某某家里人多势众,伊先富这边却势单力薄,每次打起来都是伊先富被朱家一群人压着打。这种局面让伊先富觉得特别窝火,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始终放不下这件事。

一天,有个小伙子走进伊先富的店铺,听到他唉声叹气,便询问缘由。伊先富倾诉了自己的不满和怨恨。那年轻人显得很“热心”,提议可以找几个朋友去教训朱某某,但需要收取一些“费用”。伊先富立刻答应了。

1991年2月15日,正值春节,朱某某的弟弟在骑车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一块飞来的砖头砸中头部,顿时血流不止。紧接着,几名年轻人从路边冲出,手持刀具,朝他脖子猛砍了七刀。所幸他及时被送往医院,才捡回一条命。此前,朱某某的弟弟在与伊先富的冲突中表现尤为激进,曾多次对伊先富动手,甚至在将其按在地上殴打时也是主要施暴者。事后,伊先富得知此事后欣喜若狂,立刻支付了其中一名青年1万元,并毫不掩饰地表示:“砸得还不够狠,再‘收拾’一下,我再加5千。”

1991年4月21日,一个热心的年轻人带着一个不认识的男子急匆匆地找到伊先富,紧张地说:“出大事了,我们本想帮你出气,结果失手了,朱某某被打死了。我们中有个人带着枪,是个专业杀手,他开枪打死了朱某某。现在我得赶紧离开这里避避风头,急需5万元。”

伊先富毫不犹豫地相信了那个年轻人的话,因为朱某某的店已经关门好几天了。当时正好是第九届洛阳牡丹花会,正是商家赚钱的好时机。朱某某要是没出什么事,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关门。想到人命关天,伊先富马上拿出2万块钱给了那个年轻人,还说剩下的3万块钱以后会凑齐。

不料,4月25日,朱某某的店铺重新营业,他本人还兴高采烈地招呼客人。经过询问,伊先富这才明白,朱某某之前是去外地采购商品。意识到自己被骗后,伊先富却不敢报警,因为他担心自己因涉嫌雇凶杀人而面临法律制裁,只能无奈接受现实,暗自懊悔。

伊先富提到,5月1日那天,两个闯入他家抢劫的人对他说:“你找的那个帮忙雇打手的人,其实雇的就是我们俩。”

听完伊先富的陈述,专案组对事件的大致经过有了基本掌握,并初步判断他的说法可信(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接下来,专案组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那个主动帮忙修理朱某某、支持伊先富的年轻人身份是什么?

是谁对朱某某的弟弟实施了拦路殴打和砍伤?

这两伙人是一伙的还是各自有独立的势力?

专案组经过研究,发现4.21和5.1两起案件存在关联。他们注意到案件中出现的热心男青年、打手和抢劫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为了突破5.1案的侦破瓶颈,专案组认为必须先查明4.21案的嫌疑人。因此,决定将两起案件合并调查。专案组依据伊先富提供的热心男青年的外貌特征,开始对该人员进行排查。

经过调查,办案人员发现洛阳风动工具厂的年轻工人陈勃玲,与伊先富描述的那位热心青年外貌高度吻合;同时,洛阳轴承厂的年轻工人郭敏,其长相特征与4.21案件中另一名陌生男青年也颇为相似。为了核实这一发现,侦查员将陈勃玲和郭敏的照片夹杂在其他男青年的照片中,让伊先富进行辨认。伊先富在众多照片中迅速指认出了陈勃玲和郭敏。然而,当专案组试图传唤这两人时,却发现他们自4月21日后便已消失无踪。

针对这一情况,调查小组立即实施了四项具体行动:

首要任务是尽快查明陈勃玲和郭敏的所在位置。

立即着手调查陈勃玲和郭敏的社交网络,以获取相关线索。

通过技术手段对陈勃玲和郭敏的通讯进行监控。

陈勃玲和郭敏的住所被实施了隐蔽的监视措施。

经过数月的调查,陈勃玲和郭敏仍然下落不明。然而,专案组坚信他们的侦查方向是正确的,认为再狡猾的罪犯最终也会露出马脚。时间虽然流逝,但警方的信心并未动摇,他们持续追踪,等待关键线索的出现。

8月15日晚上,陈勃玲悄悄回到家中时,被埋伏在附近的侦查人员当场抓获。经过突击审讯,他承认了自己曾协助伊先富殴打朱某某的弟弟,并在4月21日敲诈了伊先富2万元。此外,他还供出一名自称“职业杀手”的男子,名叫王凤文。据陈勃玲交代,王凤文持有一支带有消音器的59式手枪(实际应为苏联马卡洛夫手枪,因为59式手枪并未配备消音器),并与一名姓罗的年轻女子在工农乡南村租房同居。

警方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追查王凤文下落。第一步,在五里庄村重要路口及王凤文可能藏身的地点布控。第二步,通过召开村务会议将村支书调至县城,同时以处理宅基地纠纷为由,将王凤文邻居带到城关镇司法所问询,借此打探王凤文家庭情况。第三步,以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为由,通知王凤文兄长到县计生办报到,借核查王凤文与其新婚妻子"王罗荣"计划生育情况之机,掌握王凤文行踪线索。

经过一系列调查,办案小组确认王凤文当时就在五里庄村,而所谓的“王罗荣”其实是罗小花。

通过突击审讯,王凤文对其所犯的全部罪行供认不讳。在警方的高压审讯下,王凤文最终坦白交代了所有违法事实,承认了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活动。面对审讯人员的追问,王凤文没有隐瞒,如实供述了其犯罪经过。在证据面前,王凤文放弃了抵抗,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经过审讯,王凤文对其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承认了全部犯罪指控。

1989年,王凤文因肺气肿获准保外就医,随后在安阳一家经济技术协作公司担任业务员。公司派他前往黑龙江伊春采购木材,但他却私自伪造印章,并通过贿赂一名银行职员7000元,将公司汇来的13万元采购款据为己有后潜逃。在前往南方的火车上,王凤文凭借能言善辩的本事吸引了洛阳某商店的女营业员罗小花,两人在旅途中迅速确立了关系。抵达洛阳后,他们在一家旅馆内亲密相处,随后结伴游历全国。在昆明西南的一个小镇上,王凤文购买了一支配备消音器的59式手枪及81发子弹。

1991年春天,王凤文在洛阳的广州酒家偶遇陈勃玲和郭敏。王凤文炫耀地展示了随身携带的手枪,而陈勃玲则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在偷盗和诈骗方面的“壮举”,特别是他如何协助伊先富对付朱某某,之后又反过来敲诈了伊先富两万元。王凤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陈勃玲那里获取了伊先富的地址后,王凤文联系了曾经的狱友谢子弟。两人经过一番策划,最终共同策划并实施了那起轰动一时的5.1特大持枪抢劫案。

作案后,王凤文让谢子弟逃往山西避风头,他自己则悄悄返回了内黄县的老家藏匿。

根据王凤文的供述,调查小组前往山西将谢子弟抓获。需要注意的是,郭敏与此案无关,但由于涉及其他盗窃和诈骗案件,将另行处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