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在哈佛上课的中国人,被学生挑衅,笑着回应了一句众人鼓掌

斋小晗评文化 2024-09-01 14:09:11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不起眼却藏有无数珍宝的建筑——哈佛燕京图书馆。

这里,收藏着数不清的东亚文献。

规模之大,在美国仅次于国会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你会发现墙上挂着一幅特别的照片,照片中是一位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

头上戴着花翎,身上穿着官服。

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着智慧。

这个人就是戈鲲化。

一个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人物。

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要理解戈鲲化的故事,我们得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

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传统的制度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在清朝道光十八年,也就是1838年。

一个叫戈鲲化的小男孩,出生在安徽休宁。

那时的中国,还沉浸在自己悠久的文明中,对即将到来的巨变毫无察觉。

戈鲲化,从小就显露出过人的聪明才智。

在那个,读书人还是社会精英的年代。

他刻苦用功,在官话和古典文学上的造诣很快就名声在外。

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他一步步从秀才考到了举人,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

戈鲲化刚满二十岁,父母相继去世。

在那个重视孝道的年代,这对年轻的戈鲲化打击不小。

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学业。

那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清政府正在全力平定叛乱。

戈鲲化选择到平定太平军的将领黄开榜身边,当幕僚。

在军旅中,他不仅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

也对这个正在剧烈变化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个中国人

1877年,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来了。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想要设立中文讲座。

目的很明确:

培养精通中文的人才,以增强美国在中国的商业贸易能力。

这反映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也预示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即将开始。

在千挑万选之后,哈佛大学选中了戈鲲化。

1879年,也就是清朝光绪五年。

41岁的戈鲲化与哈佛大学校长,签订了一份任教合同。

这个时期,很多中国人为了谋生,不得不远渡重洋。

到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寻找机会。

然而,这些离乡背井的中国人的遭遇,却是令人心酸的。

他们大多是劳工,在美国人眼中几乎等同于廉价的劳动力。

这些中国人刚到美国时,往往要经历一段屈辱的“洗礼”。

他们会被关在简陋的小木屋里,用硫磺水洗澡,美其名曰“消毒”,实则是一种歧视性的做法。

有些人,甚至被关押长达半年到一年之久。

对这些中国劳工来说,签下的劳工合同就像是卖身契。

生死都掌握在雇主手中。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戈鲲化的遭遇可以说是相当幸运的。

作为哈佛大学特邀的中文教师。

他每个月200美元的薪酬,相当于当时普通美国人收入的两倍。

更值得一提的是,戈鲲化是第一个被邀请到哈佛讲课的中国人。

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这都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美国大学,能够受邀讲学的大多是欧洲学者。

一个来自“落后”的东方国家的学者,能够在美国顶尖学府任教。

这本身就是一个突破。

一个尖锐的问题

1879年10月,哈佛大学校园里溢着一种特别的期待。

这天,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学者,要开始他的第一堂课。

这在当时的美国。

甚至在整个西方世界,都是一件新鲜事。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戈鲲化昂首阔步走上讲台。

他身着清朝官服,头戴官帽。

这身打扮在美国学生眼中,无疑是十分新奇的。

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很有限,大多停留在茶叶、丝绸这些商品上,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知之甚少。

戈鲲化的课堂,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他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的诗词歌赋、历史典故、社会习俗。

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娓娓道来。

课堂上,美国学生们听得入神。

他们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戈鲲化的课受到了一致好评,这无疑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中国文化魅力的一次成功展现。

然而,就在课程结束时,一个尖锐的问题打破了和谐的氛围。

一位美国学生突然问道:

“为什么中国人身上,都带有传染病?”

这个场景,生展现了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一方面,西方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对中国人的偏见和歧视又根深蒂固。

戈鲲化的课堂,成了这两种态度碰撞的舞台。

19世纪后半叶,大量中国劳工涌入美国。

他们大多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唐人街,再加上语言文化的隔阂,很容易成为美国人歧视的对象。

“中国人带有传染病”这种说法,正是这种歧视心理的体现。

面对这个问题,戈鲲化想必感到既惊讶又难过。

却不得不,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偏见。

这一刻,他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教师。

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肩负着消除偏见、促进理解的重任。

面对这样不友好的问题,戈鲲化没有生气,也没有躲开。

他平静地说:

“中国人和美国人一样,都会生病。美国人有的病,中国人也会有。”

戈鲲化的回答。

不只是说明他个人有修养,还体现了中国人“和气”的处事方法。

在那个时候,很多人看不起中国人。

但是戈鲲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平等和尊重。

戈鲲化每周上五天课,每天上一小时。

有哈佛的大学生,也有对中国感兴趣的教授,还有和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商人。

上课时,戈鲲化先用中文讲,然后再用英文解释一遍。

他讲的每句话,都代表中国文化。

后来,他干脆只用中文上课了。

戈鲲化要求,学生每天自己学习两三个小时。

这样,学生们不仅仅单听他讲,还得自己动脑子去理解中国文化。

上课时,他说话有节奏感,听起来很舒服。

下课时,他总是鞠个躬才离开,很有礼貌。

美国人看了戈鲲化的样子,都说:“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孔子的影子。”

播下中国文化的种子

1882年初,波士顿的冬天格外寒冷。

戈鲲化在美国已经住了三年,这里的气候他还是不太习惯。

2月的一天,他感到身体不适,很快就发现染上了肺炎。

病来如山倒,戈鲲化的身体每天都在变差。

哈佛大学的校长听说后,亲自来看望这位远道而来的中国学者。

虽然说话已经很困难,戈鲲化还是努力跟校长聊天。

他没有抱怨病痛,反而一直在谈自己的工作。

他细细数着因为生病耽误了多少课,语气中满是歉意。

校长听了,心里很是感动。

没过多久,戈鲲化就离开了人世。

他虽然在哈佛只待了短短三年,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很多美国人提出要给戈鲲化办“国葬”。

这份心意很好,但因为当时的各种原因,最后没能实现。

虽然没有“国葬”,哈佛大学还是为戈鲲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那天,很多人来送他最后一程。

有他的学生,有哈佛的教授,还有许多素不相识但敬佩他的美国人。

葬礼结束后,按照中国的传统,戈鲲化的遗体被运回了祖国。

在回家的路上,他经过了大半个地球,就像他来时那样。

只是这一次,他再也看不到途中的风景了。

戈鲲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很精彩。

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赢得了尊重。

他教书,不只是为了谋生。

更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在那个中美交流还不多的年代,戈鲲化的付出显得尤为珍贵。

如今,我们回望历史,仍能感受到戈鲲化的影响。

他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0 阅读:0

斋小晗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