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柴。
这两天在各大社交网站上突然疯传起了一于华为内部的企业邮件,无数人在阅读之后都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塞满了柠檬一般奇酸无比。
而这张让网友们纷纷(酸到)热泪盈眶的邮件,其实是一封由任正非亲自签发的“关于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的通知”。
内容也相当简单,无非是公示了一下华为对某几位刚毕业的博士生,开出了200来万年薪这么一个(并不)简单的事实。
啥叫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人家毕业就是两百万年薪,每年缴的税都比绝大多数人拼命熬夜修福报修来的年薪还多;以后看谁还敢吹什么读书无用论!
此条消息一经发出,立马又成为了某家著名问答平台的热榜第一(排除那条人工置顶的第一条)。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常春藤满地走、双一流不如狗、人均年薪百万起步的“逼乎”,这儿的网友们当然不可能和别的论坛那样,简单的停留在“恰柠檬”这一步上。
随便点开一个回答,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位应届毕业(博士)生的回答,人家不但自己也拿到了华为的offer,还是那几位百万年薪大佬的同学。
哇……这是真的难顶,难道真的全世界到处都是大佬,只有小柴我一个人是真真正正的24K纯废柴吗???
其实华为此次以如此高调的方式进行“招贤纳士”,倒也算不上突然之举。早在今年的6月20日,任正非在做客EMT《20分钟》节目时就明确表示过:
“今年我们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们还想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活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未来3-5年,相信我们公司会焕然一新,全部“换枪换炮”,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靠什么?靠你们。”
对于这番讲话内容,华为方面还特地将其抄送给了全体员工,企业内部对此应该也有了一些心理准备。
但最终竟然是以直接向外界公开这批“天才少年”年薪的方式,如此高调的程度依然超出了所有人的最初预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得到的讯息来看,这八名被公示出来的百万年薪大佬,其出身院校虽然囊括了:清华、北大、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学、中科大、浙大等名校。
但是小柴这瞅着,好像都是国内的“本土人才”,与任老在讲话中提到的从全世界范围内招收“天才”的计划似乎还有些出入。
另外,这八位大佬的研究方向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分别为:深度学习、机器人、物联网、并行计算、电池功耗等领域。各位对华为有意向的小伙伴,应该从中嗅到了这家企业近期最为重视的一些东西了吧~
虽然任老的人才引进计划这第一次出手就可谓是相当大气,但我们都知道,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招收人才并不是最难的环节,怎么把那些招进来的人才留住,这才是关键。
很不凑巧,从华为之前的经历来看,他们在这方面做的并不算好:费了半天劲招进来的博士级科研人员,其四年流失率竟然高达43.11%。
(华为博士员工离职率)
从这张图来看,华为招进来的博士级人才,几乎只有一半能够干满四年,六成多一点的能干满三年。
对于一家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华为这种程度的高级人才流失率,显然已经对其未来的战略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以致于连任正非本人都对这个现象大感迷惑——为啥自己辛辛苦苦招了三个博士进来,结果还没满一年就跑了俩?!
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经典话语——绝大部分员工选择离职,原因只有两个:1、是钱没给够。2、心委屈了。
华为对于自己内部高级人才流失现象,所做出的改进措施显然也是基于这个理论,
首先,钱能解决的事儿对于华为来说,往往都不算太大的事;
看一眼2018年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对于应届博士生开出的待遇(包括曾经的华为自己)就能发现:华为把博士级职员的待遇上限直接从90万/年翻了一倍,拉到了200万/年。
解决掉了可能存在的“钱没给够”问题,那么剩下的当然是如何变着花样来给员工做“心理疏导”了~
对于博士这种等级的高级人才而言,其实他们的待遇问题一般差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群人的能力也足够胜任绝大多数工作……不至于像我们这些咸鱼一样,因为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而(被开除)选择离职
真正让这群“宝贝”们黯然离去的元凶,往往是由于那句“英雄无用武之地”。
(华为对自己离职员工做出的调查访问)
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作为百里挑一的博士生,入职到像华为这样的技术研发氛围浓厚的科研大企,怎么可能会无法施展抱负,让自己一身所学“无用武之地”呢?
再刨除那些由于面试时人事部门出现的疏漏,导致让专业并不对口的人才,应聘上了并不合适的岗位这种情况。
那么剩下的答案就很明晰了……就是那句著名的:“面试造航母,进来拧螺丝”。
相当多的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感觉自己手头所做的工作里难度最大的部分,竟然是自己获取这份offer时迎接的那场面试……至于真正的日常工作任务,倒是感觉随便拉个会打电脑的过来简单培训两个礼拜,就可以基本胜任。
(类似的吐槽在网上随处可见)
连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都容易经常产生这样的抱怨,那么对于那些在象牙塔里哼哧哼哧做实验、啃书本、熬论文,折腾到了三十来岁才终于走出校园的博士们,那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古语有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本来满心以为自己进了企业可以大施拳脚,用自己掌握到的知识和本领闯出一番天地。
结果现实却是到了大公司成了一个“拧螺丝钉”的,真正可以统筹全局的终究只是少数,更多的人只能埋头在分配给你的那一小块工作职责里,整日研究怎么能够把自己手头的这个螺丝钉拧得更紧、更快、更省力,毫无成就感可言。
再加上作为大企业固有的一些通病:外行领导内行、每天各种虚头巴脑的会议占比太多、各个部门直接因为KPI竞争导致的勾心斗角……
(华为离职员工做出的总结)
以及由于华为工作时长原因所导致的,让这些博士生们失去了业余继续自我学习、提升的时间等因素;华为的高级人才流失率一度飙到接近一半,也就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华为本次大张旗鼓的斥巨资引进世界范围内的各种“顶尖天才”一事,如果你只是看到了任老给这些人开出的百万年薪,那么就真的只是看了个热闹。
真正重要的“门道”,是在华为方面那热热闹闹的招人举动之下的,那些经过高层认真研究、反思过自身之后,推出的对于高级人才得更完善、细致的管理措施。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任正非连发的那三封电邮,是向外界揭示了任老个人对于华为“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的思考;
那么接下来华为对于这些高级人才落实的那些措施,便是整个华为管理层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际尝试。
如果在这之后华为的措施能够真的起到效果,人才不再只是简单地招进来,还能够留得住,让他们愿意长久地留在公司里发光发热。
那么华为的这些举措,对于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领导人来说,无疑将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宝贵财富。(国内的大小老板们学华为的“狼性”学的这么欢,希望他们能把人家具体怎么对人才的态度和实际行动,也学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