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里最好的木工,木工里最会当皇帝的人

英明果断橙子 2025-02-17 14:24:52

把皇帝当作一个兼职来干,那会是啥样的感受呢?

明朝的皇帝朱由校,对治理江山没啥兴趣,就喜欢做木工。在皇帝里,他的木工手艺那是相当厉害,而在木工这一行里,他又是有着皇帝身份的人。有人说他是个糊涂无能的皇帝,可也有人觉得他是能处理混乱局面的厉害角色。那明熹宗朱由校到底是啥样的人呢?他为啥会这么着迷于木工呢?

1605 年,朱由校降临人世,他是朱常洛这个皇太子的长子,更是万历皇帝的长孙。朱由校有六个弟弟,不过多数都早早离世,仅皇五弟朱由检得以存活。这兄弟俩在太子的东宫里相互依靠着生活。虽说朱由校身为皇长孙,是将来皇位的继承者,然而他的童年实在算不上幸福。

他父亲朱常洛不招万历皇帝待见,成天担惊受怕。朱常洛对自己儿子也不怎么在意,他偏爱选侍李氏,把仅有的俩儿子朱由校和朱由检都让她去抚养。这李选侍可不是啥好人,凭着太子的宠爱,居然把朱由校的母亲虐待死了,对朱由校兄弟俩还经常又打又骂。

朱由检还算幸运,很快就被送至别宫养育,可朱由校却被李选侍当作今后荣华富贵的倚仗,被其牢牢掌控着。在这般爹不管娘不在的情形中,年少的朱由校从乳母客巴巴以及太监李进忠处获得了关怀。

魏进忠原是姓魏的,他曾侍奉过朱由校的生母王选侍。等到朱由校登上皇位后,他有了个新名号——魏忠贤。在明朝宫廷中,对皇子皇孙的教育一贯是很严格的,不过朱由校因为父亲和祖父的不重视,他的童年没有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倒是把心思都放在了木工技艺方面。

木工这活儿对技术的要求可不低,朱由校那可是相当厉害,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工艺他都玩儿得转,而且他还能盖亭台楼阁,整出简易机械来。就算是当时的那些个能工巧匠,瞅见朱由校做的东西,那也得甘拜下风。

要是朱由校就是个平常的宗室人员,那他喜欢木工这事儿也没啥大问题。但他是皇帝啊,这爱好可就酿成大祸了。1620 年,当了 48 年皇帝的明神宗去世了,一直提心吊胆的太子朱常洛总算坐上了皇位。可谁能想到,仅仅 27 天后,朱常洛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成了明朝当皇帝时间最短的一个。

16岁的朱由校就这般成了大明朝的第十五任皇帝。可群臣打算迎接朱由校时,竟发觉他被李选侍困在了乾清宫。那时朱常洛的正妃已然离世,后宫没了主子,李选侍就觉得自己会是未来的太后,这让东林党极为不满。

这嗣君才16岁,咋能交给那样一个女人呢!所以,杨涟他们一见到朱由校,就把他从乾清宫拽到了慈庆宫。然而,李选侍还死皮赖脸地待在乾清宫不肯走,眼瞅着登基大典的日子快到了,两边就这么僵持着。最后,还好有太监王安把李选侍给轰出去了,朱由校这才能够顺顺当当登基做了皇帝,年号改成了天启。

朱由校一门心思扑在木工上,压根没心思打理朝政,这就让乳母客氏和太监魏忠贤有了机会,逐渐走到了前台。这俩人勾结在一起,把前朝和后宫弄得一塌糊涂。东林党对皇帝宠信客氏和魏忠贤这事特别不满,然而朱由校却啥都听不进去。

在朱由校的心里,自幼陪伴他成长的客巴巴与魏忠贤,那简直就跟他的爹妈似的。某天夜里,客巴巴的两个相好于皇宫中起了争执,把朱由校给惊动了。可朱由校不但没发火,反倒问客巴巴看上了哪个,还表示要将另一个给撵走。

那时候的大明朝啊,里边外边都是麻烦事儿。后金的力量越来越强,明朝军队没办法挡住努尔哈赤,后金接连打下了辽东的重要城镇沈阳和辽阳。在 1622 年的广宁之战里,明朝军队吃了大败仗,熊廷弼和王化贞退到了山海关,明朝把辽西的地方都丢光了。1623 年,魏忠贤管着东厂,权力越来越大,别人都叫他“九千岁”,那“万岁”肯定就是说皇帝朱由校啦。

每次朱由校专心做木工的时候,魏忠贤就挑这个时候来奏事,朱由校特别烦这事儿,就叫魏忠贤自己去处理。有了皇帝的准许,魏忠贤越发张狂放肆。不少对东林党有意见的文官都去投靠魏忠贤,形成了阉党,跟东林党对着干,互相掐架。

1625 年,杨涟、左光斗等七人向朝廷上书,列举魏忠贤二十四条重大罪行予以弹劾。然而,这七人却被魏忠贤残酷迫害,遭受各种酷刑,最终含冤离世。这就是众人所说的“东林六君子”。

此后,魏忠贤那家伙越发张狂,在全国好多地方都建生祠,一时间,大家都只晓得“九千岁”魏忠贤,不晓得“万岁爷”朱由校。可不管是魏忠贤还是朱由校,都没啥治国的本事。当时的明朝各地灾害不断,土地兼并问题很严重,基层官员还特别腐败,流民也是越来越多。这就好比一个超大的定时炸弹,只要有人带头一喊,对明朝来讲,那后果简直是灾难性的,建立了二百六十年的大明朝就这样开始走向没落了。

然而,朱由校没能等到那一天。1627 年,朱由校病重卧床,在皇后张嫣的劝解下,他决定依据祖训“兄终弟及”的规矩,把皇位传给自己唯一的亲弟弟朱由检,并且叮嘱他“吾弟应成尧舜之君”。没过几日,朱由校离世,年仅 22 岁,其庙号为熹宗,安葬在德陵。

1 阅读:93
评论列表
  • 2025-03-30 19:50

    若是崇祯帝不管事,全交给内阁几个人,明朝或许不会那么快亡了

  • 2025-03-21 20:35

    元顺帝的木工活也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