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了!姜萍和她老师造假!但请放过她吧

陈燕聊事 2024-11-04 11:39:11

(1)

要说今年谁感受到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我想非姜萍和他的老师莫属。

当时,他们可谓风光无限。

那会儿,有人为姜萍的成绩进不了浙大等名校而叫屈,更有人借此抨击我们的教育体制。

我等普通人选择支持她,相信她,被一些博主理解为姜萍代表的是底层人民对教育的渴望。

是的,我选择相信她的理由确实如此。

(2)

底层人民对教育的渴望,若能开花结果,开枝散叶,我甚是欣慰。

网上,一些北大和清华的良知教授们大声疾呼:考进北大和清华的农村子弟越来越少了。这与当年他们读书那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啊!农村的孩子要想冲破身份的枷锁,谈何容易!

我们喜欢树典型,搞标杆,撑的撑死,饿的饿死,想必大家也是懂得。当然,在这里有环境所迫成分,不得以而为之,但也有人为的因素,偏爱成分。

师资的差距,天壤地别。

当年我们这农村和城区的招聘岗位都是分开的,城区的教师优质率更高。首先在意识层面,我们就已经认为农村地区师资可以低于城区。每年暑期选调农村教师进城,好像农村地区就是师资培养的训练场。

从高层来看,这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也并不否认。在资金紧张时,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是我们的创举。

毋容置疑,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是较差的。

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学校至今把小学英语课当成体育课,可上可不上的。

现在,如果出现打败了城市精英子弟的农村娃,我等当然欣喜若狂,厚爱有加。

她就像一颗火种,点亮的是底层人的希望,燃烧的是对学阀世家的怒火。

可是现实就是如此真实。

假的终究是假的,是梦终有睡醒时。

姜萍不是华罗庚,她骗了大家。

说实话,我虽然只学过高中数学和一点高等数学,但那时我就知道姜萍是造出来的神。

现在的选拔制度,考试制度虽然千疮百孔,臭名昭著,但确实很少埋没人才。当初网友曝光她的月考数学成绩,我心里就有数了。

现在曝光出来以后,我倒觉得她与她老师缺少了一种品质。

如果一开始,她们只是对数学有热爱,对竞赛名次有追求,那倒无可厚非。但当记者采访时,面对镜头,你们还敢撒下弥天大谎,那就对不起欣赏你的人了。

做个诚实的人远比徒有虚名强一万倍!

(3)

姜萍的路还很长,媒体和大众不能抓着她的一次违心话不放,给她时间,让她成为最好的自己吧!

对于她的老师,说句不好听的话,学术上他可能对造假已经驾轻就熟了,作为老师,他仍然要一些虚名,否则职称评比,怎么办?

只能说现在的职场人,他们生于浮躁的社会,谁也静不下心来坐冷板凳。一些短平快的假东西,借助一股股妖风,风靡全国。

论文造假,文章造假,著作也可以造假。

那个美女校长抄袭别人的文章,最后被举报,从神坛下来后,依然有一大群跟随者。

社会浮躁,造假盛行;监管不力,造假猖狂。

0 阅读:8

陈燕聊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