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拍了唯一的一张正装照,身旁站着的人是谁?

洞鉴历史人物 2023-04-06 18:16:2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人民解放军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它的成分略微复杂,由八路军、东北民主联军以及新四军组成。

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后,全线战况进入大反攻的情况下,这支队伍承担着解放东北全境,歼灭盘踞于此的国民党军队的重担。它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严格来说,一支好的军队能够做到战无不克,除了令行禁止,心如钢铁的战士们之外,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同样也很重要。

第四野战军出过不少优秀的将领,如被林彪评价一人可抵十万军的苏静,还有被后世誉为空军之母的刘亚楼将军。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存在,那就是李天佑。

1940年,他在莫斯科问在此养病的林彪能否一起拍张合照。也正是因为这张林彪唯一的正面照,让人们注意到了这个战略天才。

血战榕江

有人说年少成名是人生的三大不幸之一,过早的进入公众视野和拥有成就会让人们有更高的期待,这种期待是无形的压力。

但李天佑似乎并没有这种压力,他似乎是天生的军事天才。在红军中,李天佑有个外号,叫“娃娃师长”,之所以会这么叫他,是因为李天佑的年纪。

1914年李天佑出生于广西临桂,李家在临桂是标准的贫农,一辈子靠天吃饭的父母对于这个孩子的期望很朴素,也很平凡,唯有平安二字,取名天佑是希望老天爷能保佑这个孩子无灾无病,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生。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令人捉摸不透,这对夫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日后会成为一国上将。

因为家中贫困的缘故,李天佑小时仅仅读了两年的书就被迫辍学,看着家中时常处于温饱线上下的他,为了不拖累父母,最终选择了踏上当兵这条路。

14岁这年,李天佑成为了桂系军队中的一员,因为能吃苦,敢打仗,所以在入伍不久后,他便得到了上级军官的赏识。

在被提拔为上等兵后,他又被送往南宁当学兵,也就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共产党人,了解到了先进思想。

1929年9月,桂系李明瑞反蒋失败后,李天佑跟随其他人暗中成立了一支队伍,在邓小平、雷经天等人的引导下参与了广西百色起义。

这场起义象征着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的诞生,同时也宣告百色地区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起义成功后,当时的红七军领导为了补充军用物资,提升部队战斗力,便将目标放在了榕江。

榕江是有着”贵州王“之称的贵系军阀王家烈的后勤基地,王家烈在这里驻扎了不少兵力,所以攻打榕江对于当时刚成立不久的红七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作为红七军的一员,年仅16岁的李天佑自然也是参与进了这场战争中。

战争打响后,李天佑带领12名战士组成了一支突击敢死队伍,在漫天炮火的掩护下向着榕江城墙脚下前进。

榕江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然是有高大的城墙用来抵御外敌。

王家烈

如果想要攻下这座城,那么第一步肯定还是登上城墙,当时的红七军因为刚刚成立的缘故,所以迫击炮这种攻城利器自然是没有的,学着古人那样撘梯子上城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李天佑的运气不错,虽然抵达城墙根的过程凶险无比,但终究还是完好无损的来到了目的地。

看着竖在他面前的是一架青灰色的竹梯,竹梯的两侧七零八落的躺着敌人和解放军战士的躯体,耳旁的战火轰鸣。

李天佑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拉了拉枪栓,快机驳壳枪冰冷的握把给了他些许安全感。他身形矫捷,双手搭上竹梯,就像个猴子一样,快速的往上攀爬。

守城的敌军同样注意到了李天佑的身影,一挺大机枪立马调转枪口扫射过来。

机枪的威力虽大,但射速也快,守城敌军心慌之下,虽然给予了有力的压制,但对李天佑并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

在耳边机枪声消失的一瞬间,李天佑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再次加快攀爬速度,在即将抵达城墙口的那一刹那滚进了城墙上的躲避处,成功规避了敌人的枪线。

机枪手听到响声,意识到有人上来了,他刚刚换好子弹,正欲调转枪口,却没想到李天佑丝毫不惧,探身便是一梭子,直接将没有任何掩体的机枪手打死。

在做出这一番行动后,城墙上的其他敌军也反应了过来,一连串的子弹朝着李天佑的藏身处发射,逼得李天佑不得不躲进城垛中,同时流弹也击中了他的大腿。

感受着腿部传来的撕裂般的剧痛和麻木,李天佑咬了咬牙,他明白这场战争拖不得,能不能打开城门就要看自己的发挥了。

想到这,李天佑再度找准时机,拔下腰间手榴弹的栓线,找准目标调好角度,臂膀用力一甩。

连续不断的轰鸣声在坚固高大的城墙上响起,手榴弹精确无误的扔到了敌人的掩体中,上百斤重的沙包连带人一起被炸飞。

号角在后方响起,下方的战士听到这些声响后,心头也是一震,明白攻下城墙的机会来了。

就这样,在李天佑冒死的冲锋和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这面城墙被成功拿下。

随着沉重的城门被迅速打开,红军的主力部队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扑灭了城内敌人的反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榕江城连带着城内储备的军用物资归于红七军之手。

年少成名

这场战役总共缴获了六百多支枪支,两门山炮,俘虏敌方士兵数百人,子弹储备达到了数万发。

这些对于当时刚成立的红七军来说无疑是让其实力大增。不仅如此,城内缴获的数万银元也缓解了当时的补给问题。

此战之后,李天佑也是一战成名,大家对于他的英勇行径也是有目共睹,“小老虎连长”的美称也是在军中流传开来,这一年,李天佑仅仅16岁。

1932年1月,李天佑随军辗转方石岭、良村等地,面对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他率领他的特务连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2月上旬,在赣州战役中,李天佑和他的特务连又一次担负起攻城的重担,这一次他们要攻克的是赣州城。赣州城的城墙高大厚重,并且城墙上的工事坚固,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易守难攻之所。

面对这样棘手的目标,当时的红军指挥员选择了通过挖地道来规避敌方火力网,然后将城墙炸掉的攻城手段。

赣州东门被红军爆破后情形

在将地道挖到城墙脚下后,红军战士们将填满炸药的三幅棺材埋入。炸药被引爆后,坚固的城墙被炸开一道十来米长的口子。

李天佑带领特务连的战士们与城内的敌人展开激斗,原本按照指挥员的规划,这场战斗本应该是有惊无险的拿下才对,但没想到敌方又调集了大量军队,试图堵住这个口子。

双方就在这狭小地方里展开战斗。

随着时间的流逝,敌人的进攻也渐渐被打退,他们防守到了第二道城墙中,李天佑和一众红军战士自然是趁势追击。

但在攀登第二道城墙的时候,李天佑却被墙上的敌军打中了四枪,直接从竹梯上掉进了死人堆里。

再等战友们将他从战场上抬下来时,大家都以为他英勇牺牲了,结果谁也没想到李天佑居然挣扎着醒了过来。

众人连忙将他送进了战地医院抢救。这次伤势让李天佑在医院里躺了整整小半年。1932年5月底,李天佑归队,同时担任第58团副团长一职。

因为在赣州战役中表现出色,他得到了前往中央红军干部学校进修的机会。

1933年1月,李天佑进修归来,担任58团团长。与此同时,国民党针对红军的第四次围剿开始。

在这次反围剿战争中,李天佑率领第58团始终战在第一线,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国民党的包围圈,为红军主力的撤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仅如此,在1933年的9月,在闽江芹山的一次战役中,李天佑奉命阻击来犯的国民党第336团,天还未亮时两方人马便在芹山上遭遇了。

336团是国民党第19路军中装备最为精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面对这样的敌人,当时作为团长的李天佑无疑是担负有很大的压力的。

但即使是这样,李天佑依旧充分发挥了亮剑精神,喊出了“两强相遇勇者胜”的口号,并且抢先攀上了高峰,营造了以高打低的军事优势。

最终将这支号称“铁军”部队全歼于芹山上,并且完成了以一个团歼灭国民党主力团的优秀战绩。1934年年初,李天佑荣升师长,这一年,他20岁。

战绩辉煌

如此年轻便担任了一军师长这样的重职,这在整个红军也是不多见的,但当时没有任何人对此有所非议。

战士们对于这个敢打敢拼,又会打仗的小伙子都心存敬意。彭德怀等军中老将也纷纷打趣,称他为“娃娃师长”,而这个绰号也在军中广为流传。

1937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证抗日战线的统一,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李天佑被编入到了第115师里做起了团长,而当时115师的师长,则是林彪。

严格来说,林彪和李天佑并无太多的交集,但天才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的,林彪虽然没有与李天佑打过交道,但并不妨碍他对李天佑的欣赏。

同年9月,在抗日战争进行的如火如潮之际,李天佑率领的686团和杨得志率领的685团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在山西平型关一代打一场伏击战,伏击的对象则是日本板垣师团21旅团。

板垣师团的来历可不小,在当时曾经被称之为“钢军”,可以称得上是日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同时也是一只装备精良的全机械化部队。

这样的敌人,对于当时的第115师来说,是不容小觑的敌人。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说过:“在战略上要蔑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却要重视敌人。”

为了确保伏击战的成功,我军埋伏的地方也称得上是险关。

平型关从古至今便是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的,所以这里地势险恶,一条长道被恒山和五台山夹在中间,是非常好的伏击地点,但同样也是21旅团的必经之路。

在这次伏击战中,李天佑率领的686军团担任的是主攻,他们的任务是将21旅团的队伍分割开来,然后再逐个击破。

除了686团之外,在平型关的两翼方向也埋伏了军队,其中左侧的是687团,右侧的是685团。

这两个团的任务则是将21旅团的头尾都掐断,防止他们断尾求生。

9月25日早上7点,苦等了一夜的八路军战士们总算看到了自己的目标。

黄色的土路上,百余辆军用卡车搭载着日寇与军用物资,犹如一条长蛇一般,在天地间蜿蜒游走。

滚滚黄沙中,跟在军用卡车后面的则是骑着马的日军士兵,和搭载着迫击炮等重型设备的骡子队伍。

双方就这样静静的碰上了,骄傲自大的日军也没想到会有中国军队埋伏在这里。

一声令下,成千上万枚冒着白烟的手榴弹被八路军士兵们狠狠地扔到了公路上,无数声轰鸣接二连三的在日寇的身旁响起。

从天空上往下看,只见土黄色的公路上绽放出一朵朵血肉之花,然后这仅仅只是开始,还未等日寇们反应过来,从土路两侧上又探出无数条火舌,冰冷的子弹形成了火力网,一遍又一遍的朝着公路上的日军扫射过去。

李天佑率领着686团的战士们冲了下去,与反应过来的日军争夺起了位于公路中间的老爷庙制高点。

这场战斗从早上打到了下午一点,最终我军大获全胜,平型关战役的胜利,为当时的抗日战线注入了一根强心针,强而有力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并且在战绩上,打破了当时日军的“不败神话”。

1945年,随着日本天皇宣告投降,打了整整14年的抗日战争终究划上了休止符。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于1955年荣获上将军衔,并且在军中担任副参谋长一职。

建国后的20年里,他一直受到重用。但他一生征战沙场,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却在和平年代英年早逝。

1970年9月27日,他在北京病逝,年仅56岁。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267

洞鉴历史人物

简介:洞鉴历史真相,品读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