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4人考上县高中,一本1人,大专3人,走上领导岗位

小薇读书 2024-06-20 16:22:44

35年前,我们村60多人考上乡中学,4人考人县一高中,县从本省的农校毕业一共五个人,都是从县一中考出去的,都来自于农村。

这样看来,所谓的关系,也就是和你一样熟悉的人,其实等于大家都没有什么关系。

其中,6人考上县二高中的,我们相互不熟悉,从考上高中后,基本不联系了。只知道他们有在市,有的在县城,还有两人二本毕业后,留在南方某企业。

可以说,当时考上高中的,成绩都是非常厉害的,至少都是班级前几名。那个时候,成绩一二名的,基本考中师或者中专,毕业就分配工作。

成绩靠后一些的,都考高中。不过,家庭条件好的,都考高中,家庭条件一般的,考中师或者中专。因为只读三四年书,毕业就分配工作,省钱省时,又有正式工作。

我们那一届,到高中成绩就分出来了。我们乡考上高中的4人,分到一同的班级。成绩很快就分出好坏。我们村一个学生成绩靠前,全校50名以内,其他人都靠后。

尽管我们都很努力,农村学生的英语是个短板。我们到初一才学英语,我们的英语老师也是农村出来的中师毕业的学生,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水平可想而知。

我整个初中英语,基本都是70分左右。而县城学生的英语,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听力好过我们不知多少倍。

光英语这一科,就浪费我们好多精力。其他科目,我们也只能通过努力来弥补。

我们之中,那个成绩好的,一次就考上本科。毕业后,他分配到沈阳,现在已经是正处级,和我们没有可比性。

我们其余三人,都考的大专,两个考的是其他市属专科,毕业分配到市里机关一个,市里高中一个。我考的是本市的大专,毕业后,分配到我们县高中教数学。

那个分配到市里高中的同学,也没有过硬的关系,没多久,就被派到一个较偏远的乡中学。在那儿一呆就是十五年,直到现在,还是学校的中层。他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

那个分配到市机会的同学,性格开朗,很会搞关系。从一个普通科员,一步步提拔副科,正科,后来机运降临,被下派到县里任副县长。

而我,大学毕业分到我们县一高中,教了几年数学,然后调校长身边,专门给校长研究室从事材料写作。

后来,校长调到卫健局,没多久,把我也调过来了。我还是当他的下属,彼此感觉也就亲热。

那时候,领导干部交流很普遍,各类编制差别不大,可以相互交流,转编制也容易。

我38岁时,编制才转为行政编制。原来也能转,我原来总想调回学校任个领导,阴差阳错,一直没弄成。

后来,我们校长成为卫健局一把手,分管卫生的副县长,又调到市教育局任领导。

我也是“水涨船高”,从卫健局副乡长,乡长,等我们校长退休时,我已经是县卫健局一把手,是本市同学中的佼佼者。

想想这些分配在本县区工作的同学,有的同学有些关系,有的没有关系。

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尽管这关系不是那么“紧密”,不是亲属关系,有的甚至是师生关系。

但是,只要你有真本事,机会成熟,能帮忙的都会忙忙。

而像我这样遇到的一对一的关系,还真是很难遇到。当然,我自身的努力和能力,也必不可少。

0 阅读:1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