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散记|王增陵:南师夜大,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灯火阑珊处寻 2024-12-17 09:03:38

旧文重读①

夜大情结

▓ 王增陵

从西伯利亚南下的滚滚寒流,终于发威了。2016年1月24日,南京天寒地冻,气温创下了零下十一度的新低。我们家的水管冻住了,停水。天上虽然挂着太阳,却软软的,没一点力气。扑面而来的冷风,打在脸上、手上,刀割一般疼!

在新街口新华大厦6楼的书香世家大酒店江南厅内,南师夜大校友会举办的迎春联谊会,正火火红红地进行。92位当年的夜大学子,如今的老头老太,不顾严寒,顶风踏冰,从四面八方汇聚来,抚今追昔,喜迎新春。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晚上,席开八桌、开怀畅饮,把一个迎春联谊会,演绎成一个痛快淋漓的狂欢盛会。

无论是商会、协会、校友会、同乡会,我见得多了。然而,像南师夜大校友会这样具有超强凝聚力和活力的校友会,却是仅见的。

说起来是个奇迹,8个月前,在夜大学子毕业32年之后,几位热心校友建了一个微信群,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失联已久的同学们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多。7月18日,100多位校友重聚母校,正式成立了夜大校友会。半年来,夜大校友们建了8个微信群,开展了40多项各类活动,28位同学在《耳顺平天下》发表了78篇博文,汇编在《随园月色》栏目。

这是一个不收会费,没有资助的穷会。所有活动都是AA制,所有组织者都是志愿者,群主就是义工。这场两个小时的精彩节目,都是热心校友在一个月内赶排出来的。在奇迹背后,我读出了四个字——夜大情结。夜大学,顾名思义,就不是一个正规大学。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的新生事物,不仅为正规大学生不屑,许多夜大学子自己也有点自惭形秽,而又无可奈何的感觉。但在我看来,南师夜大中文系的这拨学生,和正规大学生比,毫不逊色,甚至更强!我们有特别强烈的求知渴望,这是我们经历三个春秋,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克服数不清的艰难困苦,终于完成学业的根本动力。

母校给予夜大学子最深关爱,派出最优秀的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谈凤梁、王臻中、何永康、郁贤皓、王新民、钟陵、吴锦、秦家琪……当年这些青年讲师都是中文系的俊彦,后来都成了南师大的领导和栋梁。老师们学养深厚、尽心尽力,同学们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夜大的学习,为同学们人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母校历尽周折,为同学们争取到正规的大专文凭。这是我们入校时所未曾期待的。正是这张文凭,在那个特殊的改革年代,改变了许多同学的命运。 谈凤梁老师、王臻中老师都说过: “你们这批夜大生,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最优秀的!” 事实证明,我们这批夜大生确实不一般。1984年,江苏电视台、南京日报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我们有20多位同学考入新闻单位。近千人报考南京日报,报社只取10名。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日报录取的。去年(2015年)记者节,王新生同学曾作过统计,夜大同学中当过编辑、记者的多达50多位。许多同学,成了单位的骨干;同学中还涌现一批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一大批同学走上了市、区领导岗位。这在任何一座大学的一届毕业生中,都是罕见的。

南师夜大,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对母校特别感恩;特别的求学经历,让我们对那一段同窗情谊难以忘怀。这就是我们的夜大情结!这就是南师夜大校友会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已过了花甲之年。我们迎来了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借助伟大的互联网,我们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我们的青春,在八十年代曾经精彩绽放,我们的晚年,在新世纪里,一定能过得丰富多彩!

王增陵,祖籍福建永定,生于江苏南京。插队老知青,资深媒体人,奇石爱好者。著有《人生处处有风景——王增陵随笔集》《奇石雅记》《金陵石痴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