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过去这几天,有两件事让我觉得挺有意思。
一件是京东高调宣布进军外卖市场,剑指美团;
另一件就是华为和江淮合作的汽车品牌尊界,发布了售价100万-150万的s800。
两件事虽然还没有在具体经营产生多大的结果,但在营销上已经有了高下之分。

有人展示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人演绎了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
02
我们先来看京东送外卖这件事。
自2月11日正式上线外卖业务以来,京东深刻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然,这里说的粮草就是京东敏锐的营销嗅觉。
京东打出了三个招数,样样直击今天的外卖痛点。
1、根据大众点评的评分,定位“品质堂食餐饮”,给新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2、给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3、五险一金的所有成本,也就是个人缴纳部分,京东也一起交了。

这些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大众的好感,毕竟美团剥削骑手和商家的形象深入人心,终于有一个白马骑士出来整顿行业了。
但实际上,京东的字里行间也都是限制条件。
骑手是可以享受社保,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只有全职骑手才可以,而京东有多少全职骑手是个谜。
目前京东外卖的配送队伍,主要是京东控股的达达秒送的130万骑手,但他们属于合作方,还需要满足京东全职雇佣的条件。
商家的确可以免佣入驻,但目前暂时仅限北京地区,大众点评在3.8分以上的线下堂食门店。
当然,这都不妨碍京东率先抢占到舆论高地,利用视播时代庞大且快速的信息流,把消息传递到每一个用户面前。

京东就这么简单地用极低的代价,借助于一场完美的痛点营销把美团拖入到另一个维度的社保竞赛。
美团跟不跟呢?
不一定。
但不跟就要陷入到舆论危机中,甚至不只是舆论上的危机,毕竟想要美团给骑手交社保的,可不只有它的对手。
美团在2月19号就火速发表声明,预计从2025年二季度开始,给全职和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至于是不是把个人缴纳的部分也承担了,美团没吭声。
其实,发出这个声明,美团可能都是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
毕竟双方的资金成本,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在2023年,美团有过接单收入的骑手共计745万,其中全年接单天数超过260天的骑手为81.95万人,占比仅为11%。

现在肯定人更多,我们假设是82万人,要为他们缴纳社保,美团一年要增加的开支是多少钱呢?
以2023年社保缴纳基数最低档计算,是118.08亿。
假如按照骑手月均工资6000元来缴纳,那就是177.12亿。
这是企业需要缴纳的部分,还不包含个人需要缴纳的部分以及公积金。
2023年,美团的净利润是138.57亿,也就是说美团把社保一交,公司马上就从盈利变成微利、甚至亏损。

当然,根据美团最新的财报来看,2024年前三个季度,美团的净利润达到了295亿,正在进入规模增长的良性循环,钱还是交得起,但美团肯定不太甘心。
因为从2013年11月上线外卖业务以来,美团一直到2019年才盈利,中间亏损超过300亿,用这么高的重投入和时间成本,刚刚换来了外卖的深厚壁垒,包括骑手队伍、配送算法和用户习惯的一整套系统。

这种壁垒是任何企业都难以竞争的核心优势。
实际上京东入局外卖,本质是对用户即时需求的一场争夺,核心逻辑在于用高频消费撬动低频流量,用即时场景重构零售生态。
但京东本身很难去正面击破美团的护城河,但京东非常聪明的营销前置,借助于今天的传播媒介快速进入用户心智,给美团出了一个巨大的百亿难题,堪称是四两拨千斤,实在是精彩。
当然,这一场外卖心智的战争才刚刚打响,京东打了一次漂亮的闪电战,但美团的壁垒没那么容易被攻破。
就像当年的滴滴,一度被下架超过1年半的时间,没有任何新用户来源,对手纷纷下场重拳出击,所有人都觉得滴滴要不行了,结果今天的滴滴仍然占据网约车7成以上的份额。
这就是规模优势,算法优势,以及用户长久使用所形成的心智和习惯。
03
当然,对比京东精彩的痛点营销,华为和江淮合作的汽车品牌尊界,就演绎了什么叫细节决定成败。
尊界s800在前几天举办了技术发布会,请来了华为余承东亲自站台,上来就是对标奔驰迈巴赫,当然,价格也不低,100万-150万,可以说是中国最贵的新能源轿车之一了。

所以,这场发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尊界s800未来的销量,以及在用户心智当中的地位,它到底能不能平替迈巴赫?
当然,发布会现场很成功,余承东讲了很多华为在这辆车上赋能的各种顶级智能技术和配置,也把s800和迈巴赫做了实地测评,各方面都完全胜出,甚至还能感知细菌病毒,主动杀毒,一句话总结,遥遥领先。

但是,让大家难以想象的情况来了。
在发布会结束后不久,有车主在抖音发视频宣称,跟s800进行测评的那辆迈巴赫是租了自己的车,还是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拉去做了暴力测试。

大众一片哗然,百万豪车发布会,顶级企业背书,迈巴赫作为对标,竟然是租的一辆二手迈巴赫?说出去谁信啊?
华为没有对这件事回应,但江淮汽车给了回应,也从侧面证明了,这辆迈巴赫还真是租的。

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尊界s800甚至是这个品牌危险了。
作为一个对标迈巴赫的豪华品牌,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豪华”,对目标用户来说,一个豪华品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品牌要给予用户一种身份认同感和社会价值感,品牌本身需要非常高的美誉度和传播度,需要讲好每一个故事,找准切入点让用户有相同的共鸣和认可。
不是你卖的贵,你就是豪华品牌,而是要让用户相信并且愿意给出豪华品牌的溢价。
所以,尊界对标迈巴赫没问题,有对标才能让用户快速定位,也能让企业在研发、设计环节去超越。
但是,在发布会这种重大场合,余承东请来了,华为的背书也来了,结果对标进行测评的车,是一个层层外包租的二手迈巴赫,车主还不知情,最后在短视频平台维权,车企还变相承认了。
这真的很难让人相信尊界s800是一个豪华品牌的旗舰产品,难道豪华品牌就是对标二手出租的迈巴赫?
所以,我也很难想象尊界的品牌部门在干什么。

是江淮、华为买不起一辆新的迈巴赫吗?还是说对标迈巴赫只是一个噱头,研发、设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迈巴赫?
所以,整场发布会都很不错,余承东也展示了华为的技术,但最后全毁在了这么一个细节上。
事实上,这本质上就反映了一些企业的营销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完全没有考虑到今天视播时代的品牌营销变化。
因为在过去,就是那个车主知道了,他也没地方说话,说了也没人能听到。
但是,今天每个用户都是创作者,都可以轻易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发布任何消息,这些消息会伴随着算法、内容标签迅速传播到用户面前。
所以,定义权还掌握在企业手里,但话语权和选择权早就转移到买方市场的用户手里。
品牌一致性比任何时候都要重要,你说自己是A,做的时候变成了B,那你就一定会被用户找到瑕疵,然后不断放大,最后成为刺向品牌的一把利剑。
我想,现在迈巴赫肯定心里笑开了花,本来销量就节节下滑,奔驰已经开始了大裁员,话都被打的说不出来。
结果,同行送出了宝贵助攻,花钱给自己做嫁衣,再次肯定了迈巴赫的品牌价值。

所以,营销有时候就是这样,全靠同行衬托,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两件事在营销上的高下之分,也值得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创业者警惕和借鉴。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