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店和医院药房的药品价格存在差异,具体取决于以下因素的影响。具体谁的价格高,谁的价格低,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具体情况——
1. 定价机制不同。医院药房通常执行政府指导价或医保控费价格,尤其是公立医院,集采品种价格可能更低,但可能加收药事服务费或调剂费。社会药店自主定价空间较大,可能通过促销活动或会员折扣降低价格,但部分非医保药品,如保健品、进口药可能定价较高。

2. 药品来源与品种差异。医院药房以处方药为主,尤其是专科用药或特殊制剂可能独家供应。药店则侧重常见病用药和非处方药品,部分连锁药店因集中采购可能对部分药品压价。
3. 医保报销影响。医院药房购药可直接使用医保统筹账户,报销比例较高;药店购药需为医保定点药店,且部分药品可能仅支持个人账户支付,报销范围有限。
4. 附加成本与服务。医院可能因存储、配送要求,如冷链药品增加成本;药店可能通过薄利多销策略降低价格,但需注意部分药店存在推销高价替代药的情况。

5. 地区与政策差异。不同城市的药品招标政策、医保目录覆盖范围会影响价差,例如三甲医院与社区药店的对比可能更显著。
购药前可通过比价平台或直接咨询药房,优先选择医保定点机构。急用药或特殊处方药建议在医院购买,慢性病常用药可对比药店活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