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两个游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识课程 2024-12-03 21:52:34

本文共2690字,仔细阅读需77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阅读本文您将获得:

1、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2、两个有趣的思维小游戏

游戏是非常棒的基于情境的教学策略。当游戏促进内容知识和高阶思维技能的获得时,就可以说它们是思维游戏。这些互动的、令人愉快的活动可能会涉及任何内容领域,同时促进中阶思维技能和高阶思维技能的发展。

思维游戏往往要求学生同时或迅速、连续地运用两种或多种思维方式。它们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交技能,如轮流游戏所培养的耐心与协作,还能强化执行功能,涵盖集中注意力、自我控制、坚持不懈以及延迟满足等关键能力。在团队游戏中,思维游戏更是成为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游戏一:家庭群组培养归纳/理论化思维

归纳思维包括将信息拼凑起来创造新事物,获得新的或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做出预测或假设。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理论化思维,涉及将信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概念(理论),将信息统一起来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关联的。

例如,作曲家运用归纳思维,利用他们在音乐结构和质量(音阶、音调、调性、音量、和声、乐句)方面的知识,来创作一首新的音乐作品。律师用证据立案时会采用归纳思维。

下文中所述的“思维游戏:家庭群组”对简单的归纳和理论化思维有促进作用,不需要使用任何材料,适用于广泛的年龄/能力范围。在这个游戏之后是一个需要归纳思维参与的问题解决活动。

1.游戏规则

教师先从人类家庭群组开始解释家庭群组的概念,并用流程图将其表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然后教师解释,家庭群组这个术语也可以用来描述动物的种类,比如描述昆虫、鱼和鸟的种类。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教师绘制了一张鸟类家庭群组的图,如下图所示。

接着,教师可以列出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类,学生们试着识别其所属的家庭群组。教师告诉学生们,除了动物,其他彼此相关的事物也可以放入同一家庭群组或类别,然后要求学生们用一系列的事物来组建家庭群组。

不同年龄阶段的家庭群组事物设定

例如,家庭群组中的核心概念是“衣服”或“人们穿的东西”。那么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这些事物可能就是衬衫、裤子、裙子、帽子、鞋子等。对于学前班的孩子来说,家庭群组中的事物可以更具挑战性,比如涉及“珠宝"“森林动物”或“人们早餐吃的东西”。一年级学生可以在家庭群组的建立方面接受进一步的挑战,比如涉及“你可以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的东西”“声音很大的东西”和“可以打开和关闭的东西"。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家庭群组中的事物可以包括“会融化的东西”“闻起来好或坏的东西"和“成对出现的东西"。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家庭群组中的事物可以包括“地球表面下的东西”“罗尔德·达尔书中的人物”和“不公平的东西”。

2.游戏进阶

随着学生们玩得更加熟练,分类会变得更具挑战性,从而促进更高水平的理论化,比如涉及“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古老的东西"“微观的东西”“借口”和“钢琴的部件”。最后一种分类很难,因为它的主要部件是弦、键、锤和踏板。

另一种类型的挑战是将概念条目和实际条目混合列入清单。“你听不到的东西”可能包括长颈鹿的声音、一个婴儿在另一个城市中的哭声、沉默、音量调成静音的电视节目,以及某人在想什么。当然,学生们可以自己想出家庭群组中的条目,并创建清单来挑战其他同学。

家庭群组的创建也可以通过游戏节目的形式来进行,由学生组成的小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展开竞争。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积分,比如在其他小组之前确定好类别,创建一个准确但能让其他小组感到困惑的清单,或者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体。

游戏二:双胞胎培养迁移思维

玩不同类型的游戏,但运用或需要相同的能力或策略,或使用相同的游戏原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策略,并将其迁移到其他活动中(批判性思维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迁移概念,我们可以提供同一游戏的不同变体。下面以“双胞胎”游戏为例,详细介绍其基础版本及多种变体。

1.基础版本

“双胞胎”游戏的基础玩法与纸牌游戏“比大小”相似,适合两名玩家进行。游戏开始时,将一副扑克牌均分给两名玩家,牌面朝下放置。接着,玩家依次翻开自己这边最上面的一张牌,正面朝上放在桌子上。比较两张牌面上的数字,数字较大的玩家赢得这一轮,可以拿走对方的那张牌。

如果两名玩家翻开的牌面数字相同,则需要说“双胞胎!”,然后各自扣下这两张牌,并翻开第三张牌继续比较。此时,拥有较大数字牌的玩家不仅可以赢得这一轮,还能额外拿走对方的两张牌(即总共四张牌)。如果牌堆中有重复的牌,可能会出现“同卵双胞胎”的情况,此时需要扣下三张牌,翻开第四张牌进行比较。

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牌都被拿走,或者在预设的时间段内,拥有最多牌的玩家成为赢家。

2.游戏变体

颠倒的双胞胎

在这个变体中,规则被颠倒过来,数字小的牌能够击败数字大的牌。玩家在每次出牌前需要决定是追求大的差值还是小的差值来赢得这一轮。此外,还可以增加翻开三张牌进行比较的变体。

双胞胎:有限加法

这个变体与前一个变体类似,但比较的是两张牌的数值之和,而不是差值。

双胞胎队伍

在这个变体中,每队有两名玩家,纸牌被分成四等份。每名玩家翻开两张牌,可以选择相减或相加来得出结果。每队的最终结果是两名成员的结果相减或相加后的数值,然后将两队的结果进行比较。为了延长游戏时间,可以使用一副数值大的牌或两副牌。

双胞胎队伍升级版

在这个更高级的变体中,每名队员从牌堆中拿起两张牌,并与同队的另一名玩家一起查看这四张牌,但不透露给对方的队员。他们需要将这四张牌排列成两组对子,以最大化赢得接下来两手牌的机会。然后,他们将牌放回自己的牌堆上,并按照自己创造的对子出牌。这个过程在打完两手牌后重复进行。还可以增加每名玩家拿起三张牌为接下来的三手牌制定策略的变体。

双胞胎Ⅱ

“双胞胎Ⅱ”是“双胞胎”游戏的另一个深入版本,它引入了制定策略的过程。在每一手牌开始时,玩家都可以查看自己从牌堆顶部拿起的牌,但不给对手看。然后,他们需要立即决定是否出牌还是选择“碰运气”。如果双方都选择出牌,则按照正常规则进行比较。

如果玩家觉得自己手中的牌数字较小,可以选择“碰运气”并打出牌堆中的下一张牌来提高赢牌的机会,但这也可能意味着失去两张牌。当两名玩家都选择“碰运气”时,如果其中一名玩家的牌面数字更大,则另一名玩家需要翻出自己牌堆中最上面的牌并打出该牌进行比较。如果输了,则两张牌都归对方所有。当然,两名玩家都可以选择“碰运气”的选项。“双胞胎Ⅱ”也可以包含与“双胞胎”相同的变体。

通过这些变体,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和策略制定能力,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喜欢,就点个「关注」吧~~

来源丨《如何培养孩子高阶思维》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