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汉族人的社会地位极低,连称呼都变得低贱,所有汉族人统一被称为“奴”或“儿”。
更过分的是,汉族人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说没就没,这就是晋朝时期的五胡乱华。
到底有多乱呢?根据晋朝的史料记载,公元304年,晋朝北方人口将近2500人。可在60年时间里,人口锐减至1500万,这一千万人到哪去了?
无一例外都被胡人杀了,通过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当时汉人遭受的苦难。
朝廷权力斗争 士族门阀割据 胡人乘虚而入其实晋朝初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晋武帝司马炎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多项利民政策,中原迎来难得的和平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太康之治”。
随着司马炽上位之后,这位在史书上被嫌弃的晋怀帝,导致统治集团的权力斗争。
尤其和东海王司马越的斗争最为激烈,导致国家实力大不如前。各王室之间动不动就调动数十万军队内斗。
这对于北方胡人来说,无疑是攻击中原的绝佳机会,这种好事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说晋怀帝是五胡乱华的或许有些牵强,但他确实成为皇权争夺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毕竟谁愿意听命于一个10岁小孩的命令。于是朝廷内部开始出现大规模党羽之争。
除了朝廷之上的纷争,士族门阀招兵买马,争夺势力,一时间,中原地区出现大量割据势力。连年战乱导致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从一个藩国逃到另一个藩国,终日人心惶惶。
此时的中原,在北方胡人眼里宛如一块肥肉,准备“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胡人果断放弃地区间的争斗,共同结盟,整理军备,准备冲向中原。
后来就出现了“永嘉之乱”,匈奴人 刘曜、王弥集结大队人马攻入洛阳。
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大量汉人被胡人杀害,甚至出现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无论男女老少,凡是汉人,一律斩杀。
晋怀帝司马炽逃离洛阳,不幸被俘,被当做囚犯押至平阳。
公元313年,晋怀帝被杀,预示着中原地区彻底沦为胡人统治的“人间地狱”。
匈奴人刘曜并不满足统治中原,他开始把目光望向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相比,江南地区的发达程度更甚。
其实胡人攻入中原之后,曾经多次对江南发起攻击,无奈被长江这个天然屏障阻拦。
随着刘曜强行跨江,江南地区便成为刘曜蹄铁之下待宰的羔羊,他的目标非常明确,直取建康。
说个细节,当胡人攻入中原时,大量士族门阀逃离江南,江南地区本就雨水充沛、社会秩序稳定,再加上士族门阀聚集,因此五胡乱华期间,汉人与胡人的主要战场在江南地区,如杭州、建康等。
家仇国恨 大举反攻胡人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汉人祖逖面对胡人侵略,快速集结大量兵马,赶往胡人聚集地--江南。
祖逖出生名门,从出生起,他目睹晋朝社会的动荡,汉人的悲惨遭遇使其痛恨胡人。
此时攻入江南的刘曜并不消停,为了争夺地盘,他率领匈奴铁骑和羯族首领石勒正面相遇,双方人马打得昏天暗地。
此时祖逖看到可乘之机,选择各个击破。最终祖逖把刘曜赶到东燕(今河南延津)。
祖逖这颗星星之火,开始点燃汉人反抗胡人的“烈焰”,不少江南地区的士族门阀集结兵马,奋力抵抗胡人。
谁能想到,出生于北方的祖逖,却成为南方汉人的英雄。
祖逖对胡人,除了家仇,还有国恨。胡人侵略中原后,把祖逖的家人全部杀害,看着满是尸体的城市,祖逖深知,如果此时没人站出来,汉人的命运将彻底改变。
冉闵颁布杀胡令 全城追杀胡人在对抗胡人的英雄中,除了祖逖,冉闵也是其中一个。
相较于前者,冉闵作为后赵时期的子孙,不过并非亲生,而是抱养的,所以他可是纯正的汉族血统。
冉闵这个人,为了争夺皇权不择手段,后赵皇帝驾崩后,他凭借显赫战功,在朝廷站稳脚跟。
但他并不满足,他集结大队人马,长驱直入,很快便攻入宫中。大部分后赵皇亲贵族全都死在他刀下。
冉闵给皇族两个选择,要么服从他的统治,要么直接离开。
大部分胡人对冉闵这个汉人并不服气,纷纷选择逃离都城。就这样,羯赵帝国瞬间分崩瓦解。
不仅如此,冉闵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扶持石遵当上皇帝之后,要求其下令诛杀胡人。
与此同时,汉人大量涌入都城,为了彻底灭掉羯赵的残余势力,冉闵发布悬赏, 所有汉族官员诛杀胡人皆可升职。
汉人被胡人欺压残害多年,早就对起恨之入骨。“杀胡令”颁布后,汉人血脉彻底觉醒,有朝廷做靠山,他们对胡人可一点都不客气,见人就杀。
短短一天内,全城到处都在追杀胡人。根据史料记载,最终被杀的胡人超过20万人。
话说回来,冉闵对待胡人的手段如此残忍,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咎由自取。
要知道,但是羯赵帝国攻入中原之后,他们行军打仗从不带粮草,只带汉族女人。
晚上用来发泄肉欲,肚子饿了就把女人杀了吃,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导致汉人对胡人的仇恨与日俱增。
从历史角度看,冉闵执政时对胡人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保证保存了汉族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力,如若不让,汉人极有可能被胡人赶尽杀绝,中国历史将被彻底改写。
正因如此,即便冉闵手段残忍,但不可否认,在历史进程中,他是抗击胡人的英雄。
谢玄以少胜多 把胡人彻底赶出中原作为东晋时期第一功臣,谢玄的实力毋庸置疑。谢玄出自“诗酒风流”的江左高门家族。
在父亲谢安培养下,从小便立志振兴家族。后来在恒温的提携下,任监北征诸军事。
彼时,前秦觊觎东晋许久,多次派兵南下,希望一统中原。前秦君主苻坐拥数十万兵马,准备一举攻入建康。
这座“六朝古都”是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拿下建康,意味着掌控东晋命脉。
谢玄临危受命,率兵抗击前秦,虽然前秦军队规模远超东晋,但谢玄巧妙运用战场局势,在襄阳大败前秦军队。
随后几年,谢玄作为抗击前秦的重要将领,立下赫赫战功。
前秦多位将领全都死于谢玄刀下,其中包括邵保、都颜等。
苻坚震怒,率上百万军队大举进攻,苻坚部队所向披靡,所到之处,东晋守军丢盔弃甲,根本抵挡不住如此恐怖的攻势。
谢玄再次披挂上阵,此时东晋军队仅剩几万人,想要对抗前秦上百万军队,谈何容易。正因如此,更显谢玄的军事才能。于是便出现了历史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战”。
虽然谢玄手中只有几万兵力,但他们都是跟随谢玄征战沙场多年的精锐。前秦军队在淝水对岸,不敢过河。
谢玄早在战前便了解前秦军队不擅水战,他利用这个优势,对苻坚展开心理攻势。
谢玄和苻坚隔岸喊话,谢玄提议,让自己部队先过河再战,苻坚思考之后,认为这个提议可取,于是命令部队后退,当谢玄带领部队过河之后,趁着前秦军队后退之际,立刻发起进攻。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阵双方最忌边退边打,极易出现兵败如山倒局面。
谢玄正是利用这个优势,率领8万精兵强将对前秦军队穷追猛打。
通常在这种战役中,军队人数越多,反而对撤退不利。
排在后方的士兵不知道前方战局,而前方士兵招架不住对方攻势,无法快速撤离,导致前后夹击。
最关键的是,谢玄边打边派人大喊“苻坚已死!”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士兵听到己方将领阵亡的消息,心理瞬间奔溃,部队群龙无首,很快便被谢玄带领的精锐冲垮队形。
谢玄在“淝水之战”中打出气势,乘胜追击,连续攻占多个战略重地,其中包括豫州、青州等。
正当谢玄大举反攻时,朝廷部分官员认为,应当放缓追击步伐,回到洛阳养精蓄锐,更要命的是,皇帝居然听信这些官员的建议,于是放弃大好局势,下令谢玄带兵回城。
也许这是古代武将的悲哀之处,带兵打仗的功劳,远远比不上朝廷文官对皇帝说的话,甚至一句话就能决定武将的功过是非。
不管怎么说,淝水之战后,汉人开始反攻,逐渐把胡人赶回北方,这其中,谢玄功不可没。他是汉人抗击胡人的典范。
同时谢玄凭借卓越的战场指挥能力让后人记住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从历史进程来看,祖逖、冉闵、谢玄属于不同朝代,所处的社会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凭借卓越的作战能力抗击胡人,为汉人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汉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