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会谈将在周四举行。”德国电视一台5日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三已抵达北京,随同访华的有4名部长和53名公司代表陪同。这是他三年多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访问前,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通话。冯德莱恩也是三年多前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以来首次访华。她希望提出一项“经济安全战略”,来限制中欧投资。
访华前夕,马克龙与美国总统拜登通了电话。美国政府在周二发表的简短声明称:双方谈了马克龙访华及乌克兰事宜,并重申,美国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对此,德国智库merics研究中心主任Mikko Huotari对德国电视二台称,马克龙对拜登的通话可以被认为,法国人在北京会谈之前发出了欧美团结的信号。此前有人猜测马克龙是否能够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更独立于美国的做法。
不过,马克龙办公室的声明明显要外交许多。法方的声明表示,通话显示出“法国和美国的共同意愿,即让中国加入进来,与我们一道加快结束乌克兰战争,实现持久和平”。办公室一名官员还向媒体表示,马克龙寄望于提供“另一条道路”,有别于华盛顿经常展示的直接对抗语调,与此同时,坚持法国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
马克龙到达北京后,他前往法国驻华大使馆,与在北京的法国各界驻华代表见面。马克龙表示:“我们不应当切断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法国会“主动地致力于继续与中国的商务关系”。马克龙还表示,“我们必须更大程度地消除我们的工业所面临的风险。”
路透社说,法国总统在大使馆还向媒体表示:“我们不断听到对于西方与中国未来关系的很大忧虑,担心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紧张关系加剧的螺旋。”还有一种印象是,与中国经济脱钩已经开始了,现在只是快慢的问题。“我不相信、无论如何我不愿意相信这一场景。”
周三晚上,马克龙还在北京红砖博物馆举行的中法文化之春开幕式发表讲话;随后,马克龙参观了展览。
中法正式会谈将于周四开始。马克龙将与中方高层会晤,并于晚间出席国宴。周五,马克龙将前往广州,与当地学生见面。此次陪同他访华有一个庞大经济代表团,其中包括空客、阿尔斯通和核电巨头EDF(法国电力公司)。空客正与中方就一项大规模飞机订单进行谈判。
虽然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希望通过联合飞行来展示团结,但冯德莱恩在中国的时间要少得多。而且,她与马克龙相比,对华态度展示了强硬。
本周一,冯德莱恩在巴黎与马克龙会面,协商共同访华事宜。上周,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的一次讲话中称,欧盟委员会将提出一项“经济安全战略”。具体来说,欧盟必须在与中国的关系中“降低风险”,其中包括限制中国获取敏感技术,以及减少对核心产品的依赖,比如关键矿石、电池、光伏板和其它清洁能源技术产品。同时,要对在中国投资的欧洲企业进行审查。但她也排除欧盟会与中国“脱钩”。
对此,德国《焦点》周刊评论说,冯德莱恩作为顶级欧洲政治家,首次采纳了经济干预主义的思想。 她在布鲁塞尔说,她这些做,是受到了拜登对华政策的启发。美国正计划与中国打“经济战”。显然,这名“德国的美国女粉丝”要给美国提供行政协助。
对此,德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问题专家埃尔斯纳教授认为,冯德莱恩赴华前的表态,忽视地缘政治现实,错把欧盟看作是未来崛起的超级大国。欧洲称霸亚洲的时代早已过去。
《法兰克福汇报》称,冯德莱恩表示,中欧关系是否紧密,与中方对俄罗斯的影响有关。在中方看来,欧洲人必须首先自己解决乌克兰战争: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一方”,但主张“和平解决”。 同时,中方期待欧盟展现出“战略自主性和政治智慧”。
搞清楚合作是双向的。是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