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象艺术风格问世后,大批的油画家、壁画家、陶艺家,在受到抽象艺术的影响下,也创作出了许多带有“冷抽象”风格与“热抽象”风格的陶瓷壁画作品,这批陶瓷壁画作品从视觉特征层面就含有“冷抽象”与“热抽象”绘画的特点。
抽象艺术通过对点、线、面、几何形体的运用来表达自身的视觉特征,各个要素通过形式多样的组合方式能够呈现出秩序化、节奏化、韵律化的视觉感受和某种情感的体现,它是与对自然物象进行具象表达的形式相背离的。
“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延续了冷抽象风格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它在视觉效果上是几何化、结构化的,给人以冷漠之感,直线的抽象,冷抽象是非常理性的,具有定义化特征的抽象。而这种抽象是不会基于自然形象形成的,通常情况下,主要的构成元素就是几何图形。对于陶瓷壁画作品而言,主要包含水平线以及垂直线等一些符号化的元素,关于这些元素开展构思工作,以强烈的大色块装饰刺激着观众的视觉感受,其“规律化”的造型语言和“秩序化”的视觉效果,能体现出画面的和谐与稳定。
在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艺术表现中,冷抽象风格艺术家创作的陶瓷壁画不描绘客观的自然形态,用单纯的点、线、面等造型元素组合表达符号化的装饰。画面空间中的几何形符号分布严谨细致,甚至需要运用数学计算使得画面的空间规划更加合理。
冷抽象风格艺术家们擅长利用平面化的几何符号来表达抽象的空间,此外他们会将几何符号去阴影化的处理。在平面几何的装饰下,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体现出来强烈的装饰趣味,相比于将自然物象抽象化却保留原有意象的作品,几何符号化装饰的作品则更具有装饰趣味。
早在原始时期的彩陶文化中,这种夸张变形和高度提炼的几何符号已经运用在彩陶的装饰之中,几何纹也是彩陶装饰的主要纹样之一。正是由于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上述装饰特征,使作品具有更加秩序化的美感,在美化人类居住空间上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符号化的装饰元素,一般情况下再进行壁画主题表现的过程中,不只是通过图案来彰显其视觉体验,同时还包含着较为深厚的文化价值。
通过对有规律的点、线、面在画面中进行有机的构成,或是通过不同的肌理相互交错,不同形状的符号规则构图等。例如美国艺术家勃尼·卡索在纽约设计制作的瓷砖壁画以红、黄、蓝三色的不规则几何形瓷砖,组合成来抽象性的画面,画面主要以线条构成的方形、菱形的装饰元素,采用重复拼接的手段,将几何形体组合起来。
画面除了几何形体以外,没有任何自然界的装饰元素,似乎只有这种接近于用刻度尺比划出来的线条才能表达画面的“秩序感”和“冷静感”,看画面,这些仅有的颜色似乎在有节奏的跳动,这幅瓷砖壁画以冷抽象的艺术创作作为独特语言,是一种超脱自然的表达,给人清新、爽朗、秩序之感。“冷抽象”风格的壁画,不会使人感受到符号棱角带来的尖锐感,而是在此之下蕴含的冷调美。
在现代陶瓷壁画的创作中,创作者们逐渐对几何形图案进行了改造,不再是纯粹的几何形体,艺术家们针对特定的空间,结合自身的情感表达,创作出新的图示,使它们都具有新的意义。在壁画创作中,艺术家们探索符号化几何形体的改造与融合,不仅能让观众体会到新的视觉体验,不同的几何形体也给人以截然不同的视觉性。
除此之外,艺术家对符号化的几何符号探索与创作的理念与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看似简洁的符号实则是由艺术家将每一个迸发的灵感展现出来的,将他们精神化的理念通过壁画创造的手法使其物质化、可视化。“冷抽象”风格的陶瓷壁画,在“符号化”元素的表达下,还兼具了一些情感的诉说,和哲学层面的表达,种种符号到最后都归位一种秩序、厚重的“冷之美”。
在装饰元素的构成上,“冷抽象”风格的陶瓷壁画利用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表现出来的几何符号,将抽象艺术的理念与自身的创作情感与思想通过工艺手段转化成一个个的视觉形象,最终呈现的视觉形象也是艺术家抽象化的情感表现。
然而并非只有西方国家拥有几何符号,几何符号应是由世界化的,西方一些艺术家根据自身的探索和艺术经验,对于一些新的图像进行了创作,同时对于这些新图像赋予了一定的内涵,使得出现了新的视觉特点。根据这个方面,我国的艺术家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立场上,追溯国家千年来的装饰元素,将具有创造意义的元素进行创新性表达,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
例如古老的图腾纹样、几何纹样、各朝的汉字等都是最好的装饰选择,通过将这些装饰元素的解构与重组,成为一种具有美感的抽象符号,在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有浓厚情感的基础上,这些符号运用在壁画创作中更能够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
二、“纯色化”的色彩运用陶瓷壁画中的色彩是装饰元素中最重要的表达之一,色彩也是光在空间内产生的来源,空间、色彩、光本是融为一体的,色彩因其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它对于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也可以称为“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灵魂。
蒙德里安表示“新的造型手段,要求体现在所有形式与色彩的抽象之中,需要基于其原始色彩进行表现”7。因此他研究的形式要素是垂直线和单纯色。所以蒙德里安采取三原色和水平线等方式进行图画创作,使得整个的作品更加舒适。蒙德里安将他对世界、对自然万物的看法,通过抽象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抽象表达是不以具象事物为基础的,而是在无限的空间中,通过理性的表现方式将不同的内容基于自身的理念表达出来。
抽象风格陶瓷壁画所呈现出来的色彩,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实现良好的协调,这样才能够呈现出其独特的美感。色彩在抽象风格陶瓷壁画方面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张力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针对“冷抽象”风格这个方面而言,色彩的表达一般情况下需要实现大色块的互相组合,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以点、线、面等方式对这些色块之间进行组合,一个封闭区间采用一种色彩,很少会出现渐变色的运用。壁画《哈林顿公园之十五》采用来红黄蓝绿的单纯色进行设计创作,在原始色彩中构建出来哈林顿公园的水域风景。并且注重了色彩的平面效果,使得壁画与建筑空间界面形态上与建筑既定的功能性保持一致,更加突出了壁画所具有的装饰性功能。
法国艺术家丹尼尔·伯恩为托特纳姆法院路地铁站设计制作的陶瓷壁画《钻石和圆圈》以黑白色的竖直条纹为基础,运用矩形、圆圈基础的图形符号,赋予其鲜艳明亮的色彩,整个画面的对比是最高纯度的色彩对比,在色彩的映衬下,整个画面内容并不使人感到呆板,而是使人感受到规律化的符号造型下的当代性的美感。
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延续了冷抽象绘画作品的色彩运用,只需要将色彩在画面中“平涂”就可以了,在陶瓷壁画的创作技法中,只需要进行色釉装饰或是贴花处理,不需其他的手绘技法做基础,这种看似简易的绘画方式其实也体现来冷抽象艺术家们崇尚简洁、理性的艺术理念。
“冷抽象”艺术的画面效果追求整体结构,而不是单个绘画元素的特征。“冷抽象”艺术家们的作品一般情况下会将“和谐”要素放大,无论是创造一个形象还是多个形象,都能将不同色彩的形象的组合协调完善,权衡元素在空间中的组合关系。
正是由于艺术家们重视清楚、精确、明晰、单纯等特质,“冷抽象”陶瓷壁画中的元素大多是几何形或接近几何形的形体。分析“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时,我们会发现“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中多采用直线,表达理性冷静的个性,直线的构图处理会产生稳定感,还有纵深的空间感。
例如松本佐一于 1982 年设计制作的陶瓷壁画作品《融合》,现位于石川县金泽市高冈町金泽市文化中心,画面平衡的感觉取决于规律的装饰元素,这是一幅运用方、圆、三角等几何形浮雕以及黑白直线底纹元素拼构等颇具理性色彩的作品。
《融合》以其规律化的几何造型分割,营造出了一种给人以平静和谐的视觉感,使人在壁画中看不出创作者的任何情绪表达,即使身处于繁华的闹市之中,在无比喧嚣的氛围之下,“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也“泰然处之”,仿佛与外部世界隔绝一般,毫无干系。画面中的垂直线条与纯色在画面中形成了一种平衡关系,以此来表现宇宙的秩序。
“冷抽象”艺术的早期作品大多都拒绝其他造型元素,仅仅使用生硬的直线进行造型的表达,因此人们在观看“冷抽象”风格作品时,常常感受到生硬的冷漠感,如同机械设备般的冰冷。在线条的使用上,利用象征速度的直线条,仿佛让人坐在机车上感受从脸庞刮过的刺冷寒风,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冰凉。
因此,“冷抽象”艺术在过去往往被认为是不具备情感表现性的。然而在 1990 年杉江淳平为三重县大学物资部设计的《创生》,却改变了人们对“冷抽象”风格的传统看法。壁画通过直线被划分为若干的几何区域,整体画面呈现放射状的布局,以不规则的白色瓷板通过色彩的渲染,呈现出富有层次的浮雕效果。画面中央太阳的部位明快的彩色点缀,左右两边用小块彩砖铺垫或衬托,表现出太阳照射下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古至今,艺术的表达方式都与几何学有关,古埃及人在墙上作画是,先在墙面上划出直线,再沿着线条的分布绘出不同的形象,因此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几何式的规律。随着艺术家们对陶艺技法的逐渐了解,艺术家们也将几何学运用到陶瓷壁画的创作中。
此外,画面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以白色瓷砖为底面,在此之上仅仅采用明亮色的红色与黄色在画面中进行碰撞,在距离其百米处便能看到该建筑,给人以十分醒目的视觉效果。正如蒙德里安的创作方式一样,许多“冷抽象”风格艺术家在创作陶瓷壁画时,在不断地排除曲线。
最后,其作品只包括直线与横线元素,各种线条之间互相分隔。直线和横线本是两股相互对立的力量,但在冷抽象风格作品中,却组合的异常和谐,在这股平衡力量之下,冷抽象风格作品不会使人感受到突兀。在“冷抽象”艺术理论与绘画作品的影响之下,现代艺术家们在无论是绘画作品或是陶瓷壁画,艺术们都在通过理性的直线,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寻求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也以此来追求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追求绝对的境界。除去芜杂,简化颜色,使得整个的形式更加纯洁,同时也象征着智慧与现代的特点。
四、“秩序感”的视觉效果在公元前 1000 年时,我国正处于黑陶文化时期,当时的陶器主要用于实际生活之需,但人们会在陶器上用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这种组合方式,就像是在整个的宇宙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将这些几何体进行结合,同时,又遵循了自然法则。基于这种法则,宇宙中的所有元素都能够实现和谐运转,从而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画卷。这幅画卷使得各种要素间的节奏与平衡感都恰到好处。
让视觉在享受美感的同时,也是在追寻宇宙的构成规律。早期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仰,意图通过秩序化的几何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景与祈福,通过把握高度智能意识凝练而成的几何元素,显示出现代人类对世界的主导权地位,从更高层次的方面看,这也代表着人类可以创造新的事物,掌握普遍的秩序。
根据现代抽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个方面进行考虑,“冷抽象”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基于一定的科学性,采取数学思维模式来开展创作工作。在该项艺术发展初期,蒙德里安基于严密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并创作了几何艺术,指出主观情绪与意志会不利于表达,不过在整个的过程中他还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找寻最佳的画面比例。
陶瓷壁画作品《彩潮》,以大海为主题,使用 33 块三角形的大型陶板与不锈钢材料进行组合而成的。将海浪简化为几何形,所有的造型要素都被直线、斜线所控制。作品中所创作的线段和实际的海浪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关系,而那种稠密的图像,只是将复杂的自然形状进行了简化,一个个不同的矩形构成了一张疏密聚散变化有致的网格,从而产生了某种奇妙的韵律、节奏,沿着直线分布的每块“浪潮”,都具有几何式的秩序感,倾斜的走势强化来画面的动感,很好地表现出海浪不停翻滚和流光溢彩般的水色变化。
以“理性的秩序”揭示出自然表象下的内在本质,探索“永恒的真理”,这不但会对传统抽象艺术的相关创作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抽象艺术的表现方式。日本陶艺家多田美波在使用陶瓷壁画表现彩虹景象时,将 22块大型陶板进行三段式的组合构成制作成了陶瓷壁画《虹彩》,柔和温暖的色彩和半圆形浮雕构成的巨大彩虹,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整体而言,多田美波的陶壁一般不在形象上做过多的细节描绘,而是使用简洁的几何形或抽象形态,利用井然有序的线条以及完美的构图来进行对自然的简单再现,通过梦幻般的色彩变化来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并致力于极致的简化与超越自然。
与此类似的还有日本艺术家澄川喜一设计制作的陶瓷壁画《日·月》,利用简单的绘画语言将太阳、月亮、彩虹以及飞来飞去的小的形态抽象到极致,预示着生活在青濑市的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梦想。这面陶瓷壁画初看上去仿佛是建筑工程师的建筑作品,而不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
因为无论是在装饰元素还是色彩,都使人感受到创作者的精心计算,横平竖直的线条就像是进行支持绘制,同时红、黄、蓝、绿、等色彩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的递进关系,这个时候不需要采取什么绘画技巧,而是以陶瓷镶铺的地方为图,以陶瓷没有铺到的地方为底,像中国画留白构图那样,通过强化图形与背景在形态、色彩、质感上的对比,在使画面呈现出轻松透气之感的同时,也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在“冷抽象”风格影响下的陶瓷壁画,无论是在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上,还是作品自身呈现的视觉特征上,理性思维产生的秩序化是这类陶瓷壁画的最大特点。“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几何符号具有独特的美感,在人们日常公共艺术的装饰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也早已融入到广大群众的生活空间中。
“冷抽象”陶瓷壁画作品的视觉性表达问题的要点在于视觉。其次,从上文的各个案例分析来看,不难发现“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的创作过程也是呈现出理性化,数学计算,空间严谨,结构秩序的特点。平面化的几何图形本身带有秩序感和严肃感,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容易掌握此类技法。在对画面元素的形态、位置等层面进行设计时,艺术家们也呈现出十分理智的状态,这一点与“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截然不同,因此在视觉特征上,“冷抽象”风格陶瓷壁画与“热抽象”风格陶瓷壁画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