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不痛不痒,若出现“3黄1红”,别拖了,早查肝CT

科学探索号 2021-09-25 12:05:37
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肝脏上的感觉神经分布较少,肝脏病变,也不会引起太过明显的反应,因此经常被人们忽略。

目前我国确诊肝脏疾病的人数已超4亿,庞大的肝病患者,严重影响着周围人的生活,常言道,养护肝脏就是养护生命,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一切都不好,一旦肝脏病变,大量毒素垃圾也将无法正常排出体外,长时间堆积在体内,也会影响其他器官的健康,导致各组织各机能功能性损伤。

肝脏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一般来说,只要肝脏受损程度不算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可自行修复,但如今确诊肝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归根结底还是与人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有关,若不能及早改掉不良的坏习惯,患肝病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01

为什么我国患肝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1、黄曲霉素滋生

黄曲霉素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致癌物,早在1993年,黄曲霉素就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具有极强的毒物反应,国内外先后发生过多起关于黄曲霉素的中毒伤亡事件,比如我国黑龙江地区,一家九口因误食含黄曲霉素高的酸汤子,导致7人死亡2人昏迷。

长期摄入过多含黄曲霉素较高的食物,会使肝脏陷入永久性损伤的状态,黄曲霉素还可致肝癌的发生,大约每20克黄曲霉素就可致人死亡。

含黄曲霉素高的食物有:变质的花生和坚果、发霉的粗粮食物、久泡的木耳等。

2、喜欢喝酒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我国大多数成年男性都有长期饮酒的习惯,无论是聚会还是应酬,人们总会拿出珍藏的美酒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酒虽好,但如果过量食用可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酒喝多了会导致体内乙醇含量升高,这种物质具有极强的致癌性,也会损伤肝脏健康,给肝脏带来非常强大的负担,人体摄入的酒精中大约有90%以上,都会流入肝脏代谢分解,饮酒影响肝脏健康,最终诱发酒精肝和肝癌的发生。

3、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压力也逐渐增大,再加上饮食严重不规律导致多数人的生活作息混乱,长期摄入油腻辛辣的食物或其他含盐含糖较高的食物,都会给肝脏带来非常强大的伤害。

民以食为天,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长期饮食不规律,到最后只能让自己的身体买单。

4、憋尿憋便

不少人会有憋尿憋便的坏习惯,或许是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无论任何一种理由都不应该长时间憋尿和憋便,这种习惯对健康非常不利,无形中伤害了肝脏健康,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在身体中破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环境。

02

肝癌早期不痛不痒,若出现“3黄1红”,别拖了,早查肝CT

【眼白发黄】

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白是白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白的颜色可逐渐发黄,但与肝病导致的眼白发黄有着较大的差异。

肝脏病变后,会使大量的胆红素游离在血液和各个组织之间,当胆红素顺着血液的流动输送至视网膜周围处,就会导致眼白发黄。

一旦发现自己的眼白颜色呈现焦黄色,并伴随眼干眼涩的表现,就要考虑是否是肝脏病变引起的,千万不要忽视。

【脸色发黄】

肝脏病变后,也会使人的脸色发黄,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小孩出现了黄疸,病理性的黄疸就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肝脏病变后无法抑制胆红素,大量胆红素游离至面部就会使面色发黄,也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尿液发黄】

正常成年人的尿液为透明色或淡黄色,无明显异味,晨起后由于长时间未排尿颜色略微发黄,当肝脏病变后,也会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由于肾脏的主要作用是生成尿液,肾脏一旦病变就会影响尿液的排出和颜色。

肝病患者的尿液颜色呈深黄色,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酱油色的尿,这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紊乱分泌增多导致的,部分肝病患者的尿液,甚至会出现起泡的表现,并伴随一股浓郁的味道,一旦发现请尽早检查肝CT,不要再拖了。

【手掌发红】

正常人的手掌都是肉色透着一点淡粉色,而肝病患者的手掌成焦黄的颜色,毫无血色,跟患者的手掌大小鱼际处,还会出现明显的红色斑点,这种斑点又被称为肝掌,是肝脏病变后的主要临床反应。

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以上几种不适,尽早检查治疗才是最关键的。

肝脏作为身体中最大的代谢器官,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养护肝脏就是养护生命,屏幕前的各位朋友,如果你还有其他养肝护肝的好方法,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肝病的困扰。

养肝护肝需要你的付出和努力,一起来加入到养生的行列中,共同享受健康的生活吧!

8 阅读:12135
评论列表
  • 2021-09-27 07:43

    我命休己[笑着哭]

  • 6
    2021-09-26 09:39

    完了,命不久矣

  • 2021-09-26 06:29

    我全部占

  • 2021-09-26 10:00

    [得瑟]尿有点黄 还起泡 还有救吗?

    慧新 回复:
    快完蛋了
  • 2021-09-26 21:54

    快要死了

  • 2021-09-26 00:00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2021-09-27 00:15

    胡说八道

科学探索号

简介:了解更多科普知识,欢迎关注科学探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