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已久,今日终于踏入。“退思园”为江南名园,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来同里古镇旅者趋之若鹜的游览参观的景点,
它师承苏州园林之精华,园主任兰生不愿露富,秉承“退”字理念,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建筑古朴精美,花园以水为中心,叠石为峰、遍植名木奇花,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长卷,被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称为"贴水园"。



走过不大简朴的门厅,就是退思园的茶厅,这里是接待一般客人的场所,布置较为简朴。


“荫余堂”是退思园的主要建筑,上下两层成回字型住宅。荫余堂则为接待贵客和办理家族大事的场所。






上图是“旱船”,它是建在陆地上的石舫。









“退思草堂”为花园的临水大型建筑,古朴素雅,是退思园的主题所在,站在堂前南侧临水平台可环顾花园全景。





退思园的长廊围着花园,为人遮阳挡雨之用,也是园林建筑一景。


“菰雨生凉”轩,取宋姜夔《念奴娇》词“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句意。此轩背临荷池,轩前水中遍植荷花菰蒲,轩中置一镜面,每逢夏秋季节,轩内凉风习习,躺在湘妃榻上就能观赏园中水景。

这上下两张图片是退思园的镇园之宝——石人峰,它是整块巨石,峰顶有一昂头的龟。








上下几张照片就是在花园西北角的二楼一个半圆形的楼房所拍,其名为“揽胜阁”,推窗所见,花园之景均在眼下。这是旧时为女眷不方便进园赏春揽景是专门修筑的观景楼台,可见园主心思之细。






我在退思园的一楼一屋的建筑中、一草一木的园景中,看到了晚清时期那是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年代。看到了园主任兰生,在官场仕途的挫折让他回到故乡吴江同里,开始建造私宅花园取“退思”二字”的用意,“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这不仅是他对自己仕途经历的一种反思,也反映出当时传统士大夫阶层在遭遇仕途坎坷后的一种退世避世求宁静安顺的心态。
岁月流转,退思园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保存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座精美的园林,也是一段历史风云的记载。它像是一位历史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供后人游览、凭吊,让人们在欣赏江南园林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气息和人们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