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式批复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东北振兴画出新蓝图。三省份明确定位各有侧重:吉林要做东北亚开放门户,辽宁扛起东北振兴大旗,黑龙江既要当"粮仓"又得守国门。其中最受关注的辽宁是辽宁省肩负重担,既要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又要带动整个东北经济突围。
吉林:东北亚开放桥头堡
国家给吉林的定位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地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这个定位里藏着三把"金钥匙":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坐镇中俄朝三国交界,珲春口岸每天有上百辆货车往返俄罗斯,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今年刚签下30亿的新能源项目。

黑土地上的黄金玉米带每年产出800亿斤粮食,足够全国人民吃两个月。长春一汽的红旗车间里,机器人正在组装最新款新能源车,老工业基地正在"智造"新名片。
黑龙江:大国粮仓与生态屏障
黑龙江的定位最实在:"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向北开放新高地"。

五句话对应五个硬核担当:北大荒集团3000万亩耕地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一圈半,哈尔滨电气集团的水电机组点亮了白鹤滩水电站,大庆油田60年累计产油25亿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5%,像给华北平原撑起绿色保护伞。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这里入境,绥芬河口岸的跨境电商包裹堆成小山。
辽宁:东北振兴排头兵
辽宁的定位最吃劲:"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地区"。沈阳铁西区的铸造车间里,老师傅带着徒弟调试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连船舶重工的船坞中,超大型油轮正在焊接第10万个焊点。

但真正让辽宁担子重的是"东北全面振兴"六个字——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超过6000家,东北三省经济总量40%在这,可去年装备制造业利润率只有3.2%。既要解决"铁锈地带"转型阵痛,又要给吉林黑龙江打样,这个老大哥当得不容易。
辽宁为何挑大梁
辽宁扛重担有三层原因:首先是工业底子厚,沈阳机床、新松机器人、沈鼓集团这些"国之重器"扎堆,全国41个工业大类这里占了39个。但2022年数据显示,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才1.5%,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其次是区位关键,渤海湾畔的大连港承担着东北9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比内地省分节省3天时间。但港口现代服务业占比才35%,临港产业亟待升级。最关键是政策连环套,去年中央给辽宁批了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今年又给沈阳都市圈升级国家级,可地方债余额已突破万亿。

走在沈阳浑南新区,东软医疗的CT机生产线正在赶制出口订单,隔壁的宝马铁西工厂每55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但往西20公里,原沈阳冶炼厂的烟囱还矗立在废墟中。这种新旧交替的撕裂感,正是辽宁必须破解的转型密码。国家给的定位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当老工业基地闯过智能升级的关隘,当"投资不过山海关"变成"机遇就在渤海湾",东北全面振兴才能真正破局。未来十五年,这片黑土地上的每个焊接火花,都可能迸发出振兴的新希望。
是一篇不错的文字作品!
东北如果不讲人情事故还有得发展,但改不了这个陋习那就彻底拉倒了!
免税十年就好了
黑龙江只有对外输血吗?
大把的补贴,只能眼看着领不到[晕]
吉林省三大工业:汽车(一汽)、化工(吉化)、制药(修正、金马、万通等)
东北三省经济总量百分之五十五在辽宁才对,黑吉加一起也没有辽宁多
定位没有用,给资源给政策才行
东北加油!
对外输血的三省
文中说:“北大荒集团3000万亩耕地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一圈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都能换算了吗???
再有10年还是这样,可能还不如,有不少企业都不行了
吉林省地图是2020年以前的
都说宝马也不景气了?
东北还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说能源和人才储备?比如说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