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经验集】脾胃病对药经验(十四)

王世杰的备忘录 2024-12-16 20:44:32
【木香-砂仁】 木香,《日华子本草》载“治心腹一切气,止泻,霍乱,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疗赢劣,膀胱冷痛,呕逆反胃”。《景岳全书》谓其“行肝脾肺气滞如神, 止心腹胁气痛甚捷”。《本草纲目》云:“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 能升降诸气。”常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实证,《简便验方》单用本品,以广木香磨浓汁,入热酒调服。亦常或配砂仁等同用。其与砂仁皆有行气止痛效能,木香长于健脾理气,砂仁长于开胃消食。合用则和中理气、消食化滞的功效更好。治气滞、食停所致的脘腹痞满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吐泻及痢疾里急后重。 【杨牧祥经验】用以统治脾胃、肝胆、大肠、三焦之气滞。认为该药对于脾胃、肝胆、大肠等气滞夹湿者最宜。砂仁专主中焦, 可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止泻。木香,辛可散可行, 温可通, 苦能泄、能降、能燥, 故专主行气止痛, 常用于脾胃气滞证。其归大肠经, 故善行大肠之滞气, 常用于湿热痢、食滞。归胆经, 可疏理肝胆, 常用于肝胆湿热等。两者相伍, 可统治脾胃、肝胆、大肠、三焦之气滞, 如气滞夹湿, 更为相宜。{田元祥,李进龙。杨牧祥教授运用对药经验举隅[J]。河北中医,2004,(12),887-888}。 【王珂经验】治疗脾胃病主治脾胃、肝胆、大肠等气滞夹湿者。木香, 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其味辛可行可散, 苦则能泄、能降、能燥, 温则可通。木香功专行气止痛, 乃三焦气分之药, 常用之调理脾胃气滞之证;因其归大肠经, 故善行大肠之滞气, 又可用于治疗食滞、湿热痢等证;因其归胆经, 可疏理肝胆, 常用于肝胆湿热之证。砂仁, 辛温, 归脾胃经, 专主中焦, 可化湿行气, 又能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常用于湿困脾土、脾胃气滞以及脾胃虚寒吐泻、气滞妊娠恶阻与胎动不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砂仁含挥发油, 具有芳香健胃之功, 可以促进胃液分泌、行气消胀, 排出消化道积气。二药配合应用, 统治脾胃、肝胆、大肠、三焦之气滞, 如夹湿邪, 则更为相宜。{王亮,王珂.王珂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07):1155-1156.} 【刘华一经验】巧用木香、砂仁治疗腹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脾不能 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刘教 授总结指出,治疗痞满腹胀的基本原则在 于调理脾胃升降,行气消满。根据腹胀的寒、 热、虚、实、兼夹证,具体用药,遵循“虚 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法总纲,扶正祛 邪,益气养阴,从而疏理中焦,除痞消满。 刘教授提示我们,临床治疗痞满腹胀应重 视醒脾健脾,而不是一味消胀。处方时灵 活巧妙运用砂仁、木香、厚朴、法半夏等 芳香辛散之品有助于醒脾运脾,可使腹胀 的治疗事半功倍。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导滞。朱震 亨云:“调气用木香。其味辛,气能上升, 如气郁不达者宜之。若阴火冲上者,则反 助火邪,当用黄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 之。”《本草求真》:“木香,下气宽中, 为三焦气分要药。然三焦则又以中为要。 故凡脾胃虚寒凝滞,而见吐泻停食;肝虚 寒入,而见气郁气逆,服此辛香味苦,则 能下气而宽中矣。中宽则上下皆通,是以 号为三焦宣滞要剂。”足见木香调理气机 升降之功不俗。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和胃, 擅治腹痛痞胀,纳呆食滞。《药品化义》“: 砂 仁,辛散苦降,气味俱厚。主散结导滞, 行气下气,取其香气能和五脏,随所引药 通行诸经。若呕吐恶心,寒湿冷泻,腹中 虚痛,以此温中调气;若脾虚饱闷,宿食 不消,酒毒伤胃,以此散滞化气;若胎气 腹痛,恶阻食少,胎胀不安,以此运行和 气。”刘教授经验总结表明,木香升降皆可, 善调中焦脾胃之气机,砂仁辛香善于醒脾, 和胃化滞,宣导气机,二药合用,醒脾健脾畅导三焦气机,使脾气健运,恢复升清降 浊之功用,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痞满腹胀, 使患者远离胀满带来的痛苦。{王雪,刘华一.刘华一教授巧用木香、砂仁治疗腹胀经验[J].现代养生B,2016,(3):174-174.} 【沉香-枳壳】 【徐经世经验】用治不完全幽门梗阻。沉香性味温、辛、苦,入 。肾、脾、胃,并人于肺,其气香、色黄、质坚,沉水不 浮,故名沉香。《本经逢原》云:“沉水香专于化气,诸 气郁结不伸者宜之。”枳壳性苦辛,味微寒,归脾、 胃、大肠经,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按“六腑以通 为用”之原则,徐老在治疗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不完 全幽门梗阻时,取枳壳159,沉香69,合力使气得降, 而梗阻可解。另外,徐老在治疗此症时往往结合外 治法,内外结合,双管齐下,起效甚殊。然沉香性温 易燥,每证取用不宜过量,以6一10g为度。{卓思源,陶永,王化猛,张国梁,韩宁林,侯浩彬.徐经世常用药对拾撷[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4):39-40} 【代代花-厚朴花-佛手花】 【毛德西经验】治脾胃病将其称为芳香三花汤。三花均为芳香理气化滞药。代代花偏于开胃宽胸, 厚朴花偏于理气消胀, 佛手花偏于疏解肝胃之郁。3味合用对肝胃气郁于胸胁、脘腹, 出现痞闷、胀痛、食后有堵塞不消化之感者投之必效。3味泡水代茶饮, 还有消胀减肥之效。{张海杰,孙巧玲,毛德西.毛德西治疗脾胃病“三味”方简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09):1249-1250.} 【藿梗-苏梗】 【聂惠民经验】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饥 饱失常、冷热不适等因素都会损伤脾胃功能,致脾 胃失和,从而出现纳呆、胃胀、胃痛、腹胀、泄泻等 症。聂老师认为藿梗的作用偏于醒脾化湿,苏梗的 作用偏于调胃和中。藿梗和苏梗作为对药一起使 用,具有有良好的醒脾快胃、宣行郁滞的作用。在没 有藿梗的情况下,用藿香代替也可。《别录》中记载: 藉香“疗霍乱、心痛”。《本草纲目》中记载:苏梗“苏 从酥,音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能“和血 温中止痛”。聂老师在治疗时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 加减:脾胃虚弱者合用党参、炙黄芪、炒三仙、炒自 术、茯苓、炙甘草以健脾益气;痰湿壅阻者合用法半 夏、陈皮、竹茹以燥湿化痰;脾胃郁热者合用黄芩、 栀子、丹皮以清解胃热;胃脘疼痛者合用炒枳壳、木 香、砂仁以行气止痛;肝气郁滞者合用柴胡、郁金、 白梅花以疏肝解郁。{姜峰.聂惠民教授联用藿梗苏梗经验举隅[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6,13(1):37.}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