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黄芩】
柴胡治疗胃肠病,有行气消积和胃之效;黄芩清肝,疏泄有常,水谷乃化。两药相伍,疏肝理气,清泄湿热,升降脾胃,使肝胆条达,胃肠气畅,脾升胃降。
【蔡淦经验】取小柴胡汤之意。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脾、肺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柴胡者,肠胃之药也”,“气味轻清,能于顽土中疏理滞气”;黄芩味苦,性寒,人肺、胆、胃、大肠经,性善沉降,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柴胡、黄芩相配,一升清阳,一降浊阴,疏解中有清泻,相辅相成,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见胃脘部痞满、疼痛、干呕、口苦、咽于、默默不欲饮食等症状者,常应手奏效。{郑亚江,马赵青,洪蔚蔚,王文艳.蔡淦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的临证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2):2436-2439}。
【喻斌经验】柴胡 - 黄芩,调和表里。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脾、胃、胆、大肠、小肠经。 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 《本草求真》 云:“书载味苦入心,又载入肺泻火,入脾除湿、入大肠以治肠澼腹痛……入小肠、膀胱以治淋闭,且治中焦实火,及邪入少阳胆经……一药而上下表里皆治”。 柴胡黄芩药对多见于《伤寒论》柴胡类方,柴胡、黄芩均味苦,柴胡解经热,黄芩清腑热,共清少阳之热,是和解少阳的代表配伍药对。 现代研究表明,柴胡黄芩药对具有护肝、抗病毒、解热抗炎、利胆等作用,故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 喻斌教授临床常用柴胡、黄芩各 10 g 配伍,两药合用既能疏解半表半里之邪,又能清泻少阳阳明之郁火,寓一表一里、一升一降之义,使表里调和,升降协调。 临床可用于肝胃郁热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宁状状,喻斌.喻斌教授柴胡药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浅析[J].光明中医,2021,36(9):1411-1413}.
【汪龙德经验】柴胡,微寒,苦、辛,归肝、胆经,为疏肝解郁要 药。 黄芩,寒,苦,归肺、胆、脾、大肠和小肠经,有清 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柴胡与黄芩合 用首见于《伤寒杂病论》的小柴胡汤方中,为和解少 阳最具代表意义的配伍。 汪师指出:当今社会人们 压力较大,忧思伤脾,易导致或加重脾胃系统疾病。 伴情志抑郁的脾胃系疾病患者往往症见胃脘胀满疼 痛,甚则痛连胁背,嗳气痛减,气怒痛增,善叹息,舌 红,苔黄,脉弦,其辨证多为肝胃不和。 汪师在临床 治疗伴有情志不畅甚则气郁日久化热的脾胃疾病, 常佐以柴胡 6 ~ 12 g、黄芩 10 ~ 12 g,收效良多。{吴亚娜,石贺,任培培,吴红莉,杨博,毛兰芳,杜晓娟.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举隅[J].中医研究,2019,32(7):30-34}
【吴新欲经验】柴胡泻半表半里之外邪; 黄芩泻半表半里之里邪;柴胡升清阳,黄芩泻浊火,两者合用,有疏肝清热、调节脾胃升降之功效,用于临床中情志不遂,肝气横逆克抑脾胃,郁而化热之证。{唐虹.吴新欲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经验[J].河北中医,2010,32(12):1770-1771}
【刘启泉经验】柴胡味辛能散,苦能降,功在通阳解郁和胃。黄芩味苦寒,功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药相伍,既可疏调胃肠道的气滞,又能清泄內蕴之湿热。用于胃病由于阳郁不达而致的胃脘冷凉或四末清冷,胃痛以夜间发作以及伴发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者有极好的疗效。{刘启泉,王志坤。刘启泉胃病临症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90}。
【柴胡-龙胆草】
【姜树民经验】柴胡,龙胆草清肝胆之郁火《长沙药解》记载,柴胡,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经,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甚灵,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玉揪药解》记载,龙胆,味苦,大寒,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清肝退热,凉胆泻火。龙胆草除肝胆郁热,治眼肿刺痛,胬肉高起,疗臌疸发黄,膀胱热涩,除咽喉肿痛诸证。二药合用,清肝胆之火,除经络郁热,效力更甚。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柴胡皂苷d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可通过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纤维化、抗病毒、抗肿瘤、抗炎和增强免疫等途径发挥药效作用。龙胆草的主要成分龙胆总苷具有提高胃排空活动、促进小肠推进活动、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及增加胃蛋白酶排出量的作用,可以认为龙胆总苷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及便秘等胃肠道疾病。{常晓利,姜树民.姜树民教授从肝论治脾胃病临证撷菁[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2):14-17}
【柴胡-牛膝】
【李吉彦经验】《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 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 《临证指南医案》 也指出“肝和脾 升,胆和胃降”。 盖肝升则胃降,通过疏肝解郁可达到脾升 胃降目的。 二者伍用,疏肝气、升清气、理脾气、降气血、泄火 热,用以肝郁犯胃、胃失和降、脾不升清为病机的高血压患者 的腹泻、便秘、呕吐,或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不足的闭经、月经 量少。 柴胡味薄气升,透表泄热,振奋中气,疏肝解郁,引清 气上升,故可用于肝气郁结、阻滞气机、气虚下陷之证,柴胡 劫肝阴,阴虚患者需配合白芍共用。 牛膝苦平降泄,性善下 行,能使颅脑及上半身血液“下行”,又能活血化瘀,对肝阳 偏亢而致的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 柴胡主升,牛膝主降,一 升一降,一补一降,升中寓降,疏肝升提而不至于太过,不引 起血压升高,引火(血)下行而不耗正气,相互制约,相反相 成,共助脾胃发挥升清降浊之效。{高奎亮,赵庆高,焦福智。等。李吉彦相反相成对药治疗脾胃疾病经验[J]。环球中医药,2020,13(6:) 1071-1074}。
【柴胡 - 升麻】
【喻斌经验】柴胡 - 升麻,相辅相成。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之效。《本草备要》 云: “升发火郁,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 本品性能升散,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 可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诸症。柴胡亦具有升阳举陷之作用,但其升提之力不及升麻。《药品化义》云:“柴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麻具有抑制肠管痉挛、抗炎等作用,对消化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喻斌教授指出,柴胡升麻同用,疏散升举兼具,升麻可发阳明脾胃之气,柴胡擅生少阳春生之气。,二药相合,肝胆脾胃皆顾,补气升阳,助复其本位。 临床常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脘腹重坠作胀,食少倦怠,久泻脱肛等症,常见于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方剂。{宁状状,喻斌.喻斌教授柴胡药对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浅析[J].光明中医,2021,36(9):1411-1413}
【柴胡-枳壳-白芍】
治肝理气者柴胡枳壳合用其力强,作用可及胃肠而用于脾胃病,加用白芍制约之。
【葛文津经验】脾胃病虽病位在脾胃,但与肝脏密切相关,疏调肝气为治疗脾胃科诸多疾病的关键。柴胡长于疏肝理气,主行胃肠气滞,枳壳能宽中行气,破气除痞,和胃止痛,二者配伍,一升一降,加强解郁调肝、顺气和胃之功。白芍补血养阴柔肝,与柴胡合用调畅肝气,升散却不伤阴血,刚柔相济,不耗肝阴,柔养不碍滞。三药共奏疏柔肝气,安和五脏之功。临床葛主任尤喜用此三药,治疗肝气郁结不舒、或肝气疏泄横逆太过所致诸证,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胆石症、胆囊炎等辨证属于肝胃不和、肝气不舒、肝脾不调者,常用量:柴胡6-9 g、枳壳10-15 g、白芍10-15 g。{李媛媛。葛文津教授运用对药治疗脾胃病九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24),293-294}。
【柴胡-黄芩-半夏】
【杨晋翔经验】三药为小柴胡汤的主要药物,本为和解少阳,治疗少阳的半表半里证。 而杨师将其疏肝和胃清热,用于肝胃郁热,气机郁滞之胃脘灼热胀痛,反酸不适等症。 此巧取于小柴胡,巧用于疏肝和胃清热,巧合于肝喜疏泄而不过,胃喜清润而不燥,是以取效奇焉。{刘婷,贺梅娟,胡建庆,闫红霞,赵汉甫,安静,刑恩龙.杨晋翔教授应用“清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6,(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