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传奇——周邦彦:梦中神作《瑞鹤仙》,一曲新词话余生

智者聊过去 2024-07-30 03:43:42

宋代的词作者中,周邦彦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过去有人称他为“词家之冠”,王国维尊崇他为“词中老杜”,是公认的“负一代词名”的作者,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周邦彦虽然才学出众,但是仕途却十分坎坷,晚年受蔡京排挤被逐出朝廷,四处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直至去世。神奇的是,周邦彦自己的一曲词作《瑞鹤仙》,恰恰概括了他晚年余生的经历。

宣和二年(1120年),周邦彦又一再被贬官,最后以侍制提举南京鸿庆宫,需要注明的是,宋代的南京指的是河南商丘。此时的周邦彦,早过花甲之年,人生已近风烛残年,多年的外任地方官已让他疲惫不堪。周邦彦并不急着去上任,而是住在杭州治下的睦州。这一天夜里,周邦彦在睡梦中依然不忘作词,写了一首《瑞鹤仙》,醒来时这首词还念念不忘,于是他提笔将这首词抄录了下来——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写完之后,周邦彦习惯性地将全词默念了一遍,依稀记得是一次酒后送别的场面,但有些词句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语言精雅,曲韵清丽,意境幽远,他一时之间也觉得改无可改。

没过多久,方腊起兵造反,江南动乱。周邦彦居住的睦州时常受到义军骚扰,很不安全,周邦彦历经艰险,这才回到杭州旧居。一路之上,满眼疮痍萧条,到处兵荒马乱,周邦彦心中很是悲凉。可是杭州城这时也危在旦夕,周邦彦从钱塘门进杭州城的时候,只看到城中的百姓也都纷纷仓惶出逃,拥堵在城门前如同蜂蚁一般。周邦彦抬头看到午后的斜阳映照在城楼鼓角楼檐前,不禁让他回想起《瑞鹤仙》中的句子:“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眼前的景象岂不正是这句词描绘的情景?

这个时候谣言四起,都说方腊的义军势力不断壮大,眼看着就会直捣苏杭,占领整个江浙地区。江浙地区的人听了都惊恐不已,各自想着逃亡。周邦彦住在杭州,举目无亲,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这天周邦彦在外面转了一天,也没有找到混到饭吃,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忽然听到人群中有人叫他:“侍制何往?”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同乡家的仆人,周邦彦也认识这个人,那人对周邦彦说道:“天色已晚,大人还没吃饭吧,不如跟我一道去酒家喝两杯吧。”周邦彦当然求之不得,就跟着那人去了。两杯酒下了肚,顿时也不觉得饥饿了。周邦彦想起自己《瑞鹤仙》中的句子:“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正好应验了眼前的情景。

吃喝之后,周邦彦觉得有点微醉,头有些晕沉沉的,他也不好再停留,便一个人出了城北。城外到外都是逃避战乱的人,无法驻足,周邦彦找了好久,才来到一处小寺庙的藏经阁,那里没有人,周邦彦便住在那里。朦胧之中,他头脑中又浮现出《瑞鹤仙》中的句子:“上马谁扶,醉眠朱阁。”

局势越来越危急,浙江杭州的百姓全都逃难去了,周邦彦也离开了杭州前往扬州。不久杭州失陷,传言义军将渡江北上,扬州也不安全了。周邦彦想着与其在外漂泊,不如接受南京鸿庆宫的任职,至少在那里有房住有饭吃,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于是周邦彦带着全家前往河南。走在路上,周邦彦又觉得眼前的情景正照应了《瑞鹤仙》中的句子“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

一路辗转,周邦彦终于到了河南,就任侍制提举鸿庆宫,可是到任后不久,他就身染重病,医治罔效,又照应了《瑞鹤仙》中的尾句“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这句还有另一个版本:“任流光过却,归去洞天自乐。”)周邦彦一生作词无数,没想到临死之前,却在梦中得到这首词,写尽了他的晚年残生。

0 阅读:6

智者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