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顶级专家叛逃美国6年,1999年被当街射杀,8名保镖都没守住

历史求真所 2024-02-25 21:51:30

文|历史求知所

编辑|历史求知所

俄罗斯素有“战斗民族”的称号,但殊不知,俄罗斯人除了对付敌人不留情面外,对付背叛自己国家的叛徒同样毫不手软。

而俄罗斯顶尖科学家格罗琴科被当街射杀在美国就完全印证了这一点。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俄罗斯顶级专家格罗琴科的死亡之路。

«——【·顶尖战斗专家的成长之路·】——»

说起格罗琴科,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在前苏联人眼中,这是一位堪称“国宝”级别的顶尖战斗机专家,可以说是天生的科学家。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格罗琴科自小就出生在苏联一个十分富裕的家庭,更重要的是,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国内的军事科学家,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格罗琴科就已经注定了日后的科学之路。

小时候的格罗琴科便表现出了异常聪慧的潜力,不仅对于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十分出众,而且动手能力也非常强,尤其擅长在机械组装和军事武器方面。

而上述两点的要求正是成为一名顶级军事科学家的必备素质,而格罗琴科显然走在了一般人的前列,甚至刚起步的阶段就已经达到了普通人难以望尘莫及的程度。

在看到自己孩子在军事方面的兴趣之后,格罗琴科的父母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往军事研究方面发展,带着小格罗琴科接触到了常人无法接触到的军事研究院以及兵工厂等。

而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格罗琴科在军事方面的兴趣越来越浓,加上他原本就很出众的天赋,随后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苏联的顶尖学府——圣彼得堡大学。

而所学的专业也是最为喜欢的机械专业。可以说,格罗琴科完全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进入圣彼得堡机械专业之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展现出了杰出的机械研究天赋。

在几年的大学之中,格罗琴科系统地完善了自己在机械专业方面的知识,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学业上名列前茅,已经展现出了将来成为一名杰出科学家的潜力。

重要的是,格罗琴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书呆子”形象,他总是不乏脑海中出现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发明,这使得他是如此耀眼,任何教授过他的大学教授都相信这位年轻人将来的成就会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自然而言,像格罗琴科这类顶尖的潜力之星是备受关注的。于是,在他还没有毕业的时候,他就收到了全苏联最有声望,也是所有机械学生最为向往的机构——苏霍伊设计局递来的offer。

于是,格罗琴科这位天之骄子就此踏入了苏霍伊设计局,并开始了自己辉煌的科学研究之路,并一路兑现天赋,成为了苏联人心目中的顶尖军事科学家,国宝级别的大英雄。

«——【·顶尖科学家的“叛国”之路·】——»

格罗琴科进入苏霍伊设计局的年代,苏联正跟美国处于冷战时期,双方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军事竞赛,因此,苏美两国都十分重视顶尖科学家,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卓有成就的顶尖人才。

而格罗琴科就赶上了时代的好机遇,刚进入苏霍伊设计局,他就参与了苏联新式战斗机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这对于初出茅庐且富有才华的格罗琴科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于是,他全身心参与其中,并很快就做出了显眼的成绩,为新式战斗机的研发提出了不少创新的建议。

靠着自己的才华,格罗琴科很快就在苏霍伊设计局站稳了脚跟。而且,出于对他的重视,苏霍伊很快就对他委以重任,让其从一个小小研究员提升为主导者,负责某一个具体的攻关项目。

而格罗琴科也不负众望,相继主导了米格战斗系列飞机,以及上世纪惊爆西方眼球的苏—27战斗机,也由此奠定了他超一流的军事科学家地位。

相信对军事武器感兴趣的人在听到上述的一系列如雷贯耳的名字后,就知道格罗琴科有多么的厉害。

而凭借着辉煌的科学研究成就,格罗琴科成为了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希望引进的“香饽饽”,尤其是其竞争对手美国一直对其“垂涎三尺”,做梦都想将格罗琴科拉拢到自己的阵营。

事实上,当时的美国为了削弱苏联的研发实力,确实做出了不少明里暗里引诱苏联高级科学家前往美国的事情。

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可以为这些科学家提供丰厚的薪水,舒适体面的生活条件,以及完全自由和优越的科研环境。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在科学领域有作为的人来说,无疑都是无法抵挡的。而格罗琴科无疑就是美国人最想得到的那批顶尖科学家。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在格罗琴科的上下班路上,总是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士,暗中追踪格罗琴科的一举一动。

而某天在一次正常的上下班途中,格罗琴科再次遇到了这些男子,而这些人也大胆地靠近了他。

来人很快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即劝说格罗琴科投奔美国,对方保证可以为其提供比苏联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和科研环境。

当时的苏联靠着石油出口发了财,因此对于这些国宝级别的科学家,苏联并不吝啬,同样好吃好喝的供奉着,加上从小被灌输的“爱国教育思想”,因此格罗琴科想都没想就一口气拒绝了。

此时的格罗琴科当然有理由拒绝,他享受着苏联最优渥的生活条件,国宝级别的科学家地位也让他备受民众推崇,他完全不需要背叛自己的国家,跑到国外去搞科研,更何况还是死对头美国人那里。

但“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的是在1991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塌,而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新国家俄罗斯可谓是“风雨飘摇”,屁股下边背了一身的债,根本无力再满足国内科研人员的物质待遇。

而糟糕的国内环境也影响到了格罗琴科这位顶尖国宝科学家。

从前的他从来没有为物质发愁过,习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他自然不能忍受这种糟糕的生活条件,看到自己为国家做出如此重大贡献却无法为妻子儿女提供一个体面的生活后。

格罗琴科报效国家的念头有些动摇了。加上身边的一些不如自己的人跑到美国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格罗琴科也终于做出了出走俄罗斯的决定。

«——【·背叛祖国的下场·】——»

对于格罗琴科的到来,美国人也是十分体贴,不仅为他和家人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且还派出了足足8名保镖全天候保护他本人的安全,可以说格罗琴科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可以在美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但天下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人为格罗琴科提供了如此优越的生活,而格罗琴科也只能将俄罗斯的军事科研秘密透露给美国,而且其中不乏先进的苏—27战机资料,数据。

可以说,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或者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格罗琴科彻底背叛了自己的国家,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叛国者”。

尤其是像他这种地位的俄罗斯科学家的出走,无疑在国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受到他的鼓舞,不少其他优秀的科学家也都欲欲跃试,希望到美国去“享受人生”。

这对于俄罗斯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为了教训一下格罗琴科这个叛国者,也为了震慑那些图谋不轨的不安定分子,俄罗斯当局决定派出特工对格罗琴科施加惩罚,而目的也很直接,将他直接除掉。

1999年,这是格罗琴科叛逃到美国的第六个年头。他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经度过了最初的危险,可以全身心在美国工作生活,尽管他曾经狠狠背弃了自己的祖国。

但明面上,格罗琴科依旧受到了美国人全天候的保护,但他不可能无时无刻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于是在一次大街上露面后,他被迎面而来的2名特工直接射杀,当场抛尸于街头。

而事故发生的时候,身边的8名保镖全部没有任何反应,不免让外界感到讽刺。

可怜的格罗琴科,他本来可以成为俄罗斯人民的大英雄,受到后世民众顶礼膜拜。却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竟然投靠了国家的死敌,而且将自己国家的机密全部出卖给了对方。

最后他不仅毁了自己以往取得的辉煌成就,连他自己也暴尸街头,这不能不说是一起令人遗憾的悲剧。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难道不是格罗琴科本人的选择,他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们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任何一名科学家都不应该随意背弃自己的祖国,更不应该将国家重大机密泄露给他国,这应该是一名合格科学家最基本的素养。

24 阅读:17176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2:13

    中国需要这种手段

  • 2024-02-26 07:42

    历史的必然!所有叛徒的必然下场![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 xfl 8
    2024-03-01 12:06

    一个国家对奸贼的容忍就是对人民的伤害和无情。

  • 2024-02-27 11:51

    对叛徒监绝击的

  • 2024-02-28 23:43

    对自己国家都不忠,早晚落地成盒

  • 2024-03-03 22:04

    前苏联的克格勃确实厉害

  • 2024-02-28 09:15

    叛国者可耻一下场就是死亡

  • 2024-02-28 14:10

    我国也应对那些叛国者实施制裁!

  • 2024-02-26 09:25

    照片是车祸吧

  • 2024-03-02 08:52

    这才叫虽远必诛

  • 2024-03-02 01:07

    最近又一个俄军叛徒被杀,除奸没人反对[点赞]

  • 2024-03-19 12:06

    对判徒有什么可心柔的。

  • 2024-02-27 15:51

    保镖是领月薪的,特工是领终身的[点赞]

  • 2024-04-27 14:00

    暗杀是俄罗斯这个野蛮吞吐兽的惯用伎俩

  • 2024-05-23 11:13

    柳传志说的“科学没有国界”,实际上到处都是国界,美国处处压制中国

  • 2024-03-02 23:26

  • 2024-03-16 19:28

    叛徒凌迟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