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很多人而言,生活中潜藏的最大陷阱,莫过于过度依赖他人来保护自己。那句“让你依赖,让你依靠”的轻声细语,犹如伊甸园里狡黠的蛇,总在你蓄势待发、准备以赤诚之心奋力一搏之际,引诱你,诱使你偏离航道。
它低语诱惑:“何必费力,你本无需如此。瞧瞧,金钱充裕,娱乐与美食应有尽有,尽情享受便是……”
这些甜蜜的毒药,足以消磨一个人追求卓越的壮志与魄力,剥夺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价值、品味成功喜悦的机会。它们悄无声息地让你陷入日复一日的循环,如同静谧无波的湖面,看似平静却暗藏停滞不前的危机,让你在安逸中渐渐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一、管住依赖,没有谁能伤害你的尊严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战争的号角与战鼓的轰鸣中,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与其初出茅庐的儿子并肩踏上战场。将军手中紧握着一个古朴而庄严的箭囊,内藏一支意义非凡的箭矢,他神色凝重地对儿子说:“此乃家族世代相传之宝箭,携之同行,你将拥有不可估量的力量,但切记,万不可轻易将其取出。”这箭囊,以精选厚牛皮精心打造,边缘镶嵌着闪烁着幽光的铜饰,而那隐约可见的箭尾,分明是由珍稀孔雀羽毛编织而成,其华美令人叹为观止。儿子见状,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好奇的光芒,心中不禁构想出箭矢的全貌,耳畔似乎已响起利箭破空的呼啸,幻想着自己在战场上以一箭定乾坤的英勇场景。自此,佩戴着宝箭的儿子在战场上如虎添翼,英勇无畏,所向无敌。然而,当胜利的号角响起,胜利的喜悦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忘却了父亲的告诫,被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猛地拔出了那支被视为护身符的箭矢。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如坠冰窖——那并非他想象中的锋利长箭,而是一支早已断裂的箭镞。“我竟然一直依靠着一支断箭作战!”儿子震惊之余,心中那股支撑他前行的信念瞬间崩塌,如同大厦将倾,难以挽回。故事的结局不言而喻,失去了信念支撑的儿子,在混乱的战场上不幸死掉。硝烟散尽后,父亲默默拾起那支断箭,眼中满是痛惜与教诲:“若不能信赖自己的意志与力量,便永远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将军。”
故事中儿子的悲剧根源在于他错误地将生命的航向寄托于外界之物——父亲的宝箭,试图从中寻觅一种虚幻的安全感。这种依赖构筑的信念如同沙上之塔,一旦所依赖的基石——无论是人还是物——消失无踪,信念的大厦便轰然倒塌,导致他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的深渊。
要挣脱这份束缚,关键在于实现自我独立,学会自主行走于人生的道路上。这不仅仅是一种物理上的行走,更是心灵与意志的独立。它要求我们在面对抉择时,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依据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而不是一味依赖他人的意见或外界的喧嚣来左右自己的方向。
明代杰出思想家吕坤,正是深谙此道之人。他强烈批判那种缺乏主见、易受他人影响的行为,认为那些在行动之初便畏惧舆论,中途一遇异议便动摇退缩之人,不仅缺乏坚持己见的“定力”,更缺少明确目标与坚定信念的“定见”。
缺乏定见与定力,便难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人。
吕坤先生曾言,为人处世之要,首在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坚守正确的立场与观点。毕竟,世界多元,人心各异,无法强求他人思想与自己完全契合。因此,在行动之前,我们应聚焦于目标与成效,而非过分纠结于外界的议论纷纷。一旦成果显现,那些杂音自会消散。即便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只要所行之路正确无误,便值得我们去追求,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心理学家则指出,拥有健康人格之人,乃是自由之象征。这份自由,核心在于这个人能够自主、有选择地驾驭自身行为。这种自主意识的根基,往往深植于青少年时期对自由时间的掌控体验之中。为了构建个人的自主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遇事先自己拿主意。遇事先想该怎么办,自己做主,然后再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巧,这样才能使智力有所增长,从而培养自主的能力。尝试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允许自己独自在一定的限度内犯错误,甚至允许自己做错。当你充满信心去实践自己的主张时,不要太依赖外部的帮助。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向别人求援或接受他们的帮助,随着你的成长和成熟,你既要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又要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性。你可以逐渐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和对他们的约束和服从,你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去管理自己的事情。二、管住欲望,没有利益能轻易诱惑到你
欢迎关注我们,待粉丝过万更新剩余50%,或百度搜索百家号作者“遇见洞见”,点击专栏,提前阅读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