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义军出道的王审潮三兄弟为何会千里迢迢转战福建闽地立足?

和运超 2023-03-16 18:55:46

在吴越历史上关系颇为密切的除了比较敌对的南唐,反而要说南面的闽地王氏,最初创始者是王审潮、王审邽和王审知三兄弟,同样来自中原河南。

王氏兄弟是光州固始县人,早年也算是响应王仙芝、黄巢,加入地方上的一支义军。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寿春屠户王绪和妹夫刘行全啸聚五百多人攻占寿州(今安徽寿县,光州虽然地理上属于河南地区,但在唐宋阶段的管理上一向视为淮南辖区,所以义军起事会攻寿州),很快参加者达万余人。一个月后又攻陷光州,王绪自称将军,招募了王家兄弟三人,命王审潮任军正,主管粮秣。

五代闽王三兄弟的塑像

当时,蔡州(今河南汝南)节度使秦宗权要聚集兵力对付黄巢,授王绪为光州刺史,负责筹办粮饷。王绪未能按期完成,秦宗权反而领军攻打光州,王绪力量弱小,不敢与秦宗权硬碰硬,就撤离南逃,命刘行全任前锋,王审潮任副前锋,率五千人马出浔阳郡(治今江西九江),到南康郡(治今江西赣州),过章水,取汀州(今福建长汀),于光启元年(885)夏入漳州(这一行动路线见《旧五代史》)。

更详细的路线是据说从浔阳进洪州(今南昌市),沿江到吉州(今吉安市)再下虔州,即南康郡赣州境内,当时遇到地方首领卢光稠和谭全播的阻击,为了避免在此耽误消耗,他们改为翻武夷山进入福建,于是进取闽西地区的汀州。

这一路不仅长途跋涉,而且确实危机重重,王绪为轻车简从,争取效率,就想要甩包袱,下令除掉一些跟随义军的老人孩子,王氏兄弟的老母就在军中,王审潮同王绪争辩,才免王氏母亲一死。

王绪此时就暴露出为人的各种问题和缺点,史书称他嫉贤妒能,转而形容王家三兄弟一个比一个相貌魁梧,加上大家矛盾显现,都担心会受到王绪的毒害。王审潮寻到一个机会暗地劝其妹夫刘行全:“我们这些人背弃祖宗妻儿做盗,都是被王绪胁迫,难道是本心如此吗?今王绪多疑,将吏中有才能的都惨遭杀害,我们这些人不在朝夕间自保,还想要成大事吗?”

刘行全被说动,二人于是定计,选几十名心腹勇士隐蔽在茂密的竹林中,等王绪骑马经过,众壮士突然跃出活捉王绪,将其软禁于军中,过后王绪却离奇自杀。这是欧阳修《新五代史》的说法,但王绪如何会寻死很有疑点。新史认为过后众人义愤填膺地对王绪进行指责,他出于羞愧而自尽,虽然有些道理,但不太像一伙草莽豪杰的表现。尤其王氏兄弟依照承诺推举刘行全为主帅,刘行全又谦让改推王审潮,显然颇为修饰众人的道德修养。

其实整个王氏兄弟这一路的大转折一幕都颇为诡异,具体在哪里发生的,王绪如何死的,王审潮如何越过刘行全上位的都有着重重迷雾,梳理起来颇为不易。

以《新五代史》的记录颇为神奇,既然大家都过分谦让,然后王审潮建议他和刘行全拜剑,连下三拜后剑动的话就当主帅,王审潮果然拜剑而动,更加证明他有天赋,然后刘行全和众兄弟当然心甘情愿推他做了主帅,王审知为副帅,然后刘行全出任先锋,众人领军继续南下。

厦门北辰山风景区拜剑台

这一段情节颇为小说化,可信度实在不高(这个故事有传言是后来王审知接位以后为了神化王氏兄弟成为闽地之主编造的,传说这个拜剑的地方是今厦门同安的北辰山,后来有拜剑台作为一处古迹景点)。

因为,刘行全很快就在王氏兄弟进入福建闽地的活动中神秘消失了,一说是光启二年(886),一说是景福二年(893,该年王审潮被唐朝正式任命为福建观察使,略低于节度使,但实际王氏已基本占据整个福建),感觉前者更可信。史料只提到一笔王氏为感念刘行全做先锋的功劳,为他在晋江县(今泉州市所辖晋江市)建庙纪念。因光启二年秋八月,王审潮攻下泉州就决定在城中为刘行全建一座庙,当时命名保安庙。但是刘行全到底怎么死的,是在泉州攻城身亡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居然没有记载,实在有些云山雾罩。

后来宋代把刘氏庙宇不断修整后又流传,刘行全本来也是三兄弟,另外有刘德全、刘侍全二人,庙宇寓意也称“三刘尊王”,更加体现刘氏为王氏攻占闽地的功劳,可能是后来附会的说法。

再看《旧五代史》所记,当时就是草莽豪杰的套路,认为大家埋伏针对王绪,在众人一哄而上之际,王审潮当场就杀死王绪,然后被大家推选为首领。但这样表现有些对不住好容易说服的刘行全,不过在王绪死后,王氏兄弟在军中势力相对占优势,刘氏未必如传说一样也有三兄弟,否则王氏三兄弟就未必敢说动他对付王绪进行吞并计划。正如后来的事实,刘行全毕竟以先锋大将身份作为安抚,他可能的确是在攻泉州时,作为先锋遭遇不测,因为泉州一战进行了一年多,难度的确不小。

但是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王审潮和王绪的这一番动荡变化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矛盾?史书指王绪觉得队伍臃肿庞大,行进速度太慢担心会被秦宗权的人马追上,可当时他们已经深入江西,甚至福建,按说早已经甩开位于河南、湖北范围的秦宗权势力,王绪的说辞究竟有几分真实?

笔者分析这一幕的问题,推测应该是当时在江西赣南再次发生卢光稠、谭全播的阻击,王绪觉得带着诸多妇孺老幼行动不便,且前途未卜,决定大甩包袱。这一路王绪缺乏大计方针,带着大军有点像丧家之犬,为此引起王氏兄弟不满,就起了吞并对方,另做主张的心思。实际应该是翻过武夷山进入闽地之后,但是在汀州还是在接下来的漳州,却很难厘清。笔者倒偏向刚入闽地不久的汀州一带,因为漳州已经是闽南地区,还位于泉州以南,恐怕已经是王审潮有了逐步占据全闽计划后的所为,如果是与王绪一起,整个队伍内部矛盾横生,按说不会这般顺利和有章法。

闽王三兄弟的画像

关于王审潮继续在闽地南下也有过一丝波折。因为他之所以想取代王绪,是对其带着大军漫无目的逃跑产生不满。王审潮成为首领后,为了凝聚人心,他原本提出想法是离开福建前往成都勤王(实际唐僖宗已经于光启元年春车驾返回长安,王审潮等人当时远在东南,并不清楚西南的情况)。他在福建的行动也不顺利,比如刘行全的确可能在前期攻城略地时身殁,军心受挫,为此就想离开闽地,改投西南。

按说这符合一般草莽所为,至少希望获得朝廷认可身份,洗清先前的污点,这对身边手下人员好歹是一个鼓舞激励,也有在危难中团结大家的作用。据说在回程途中遇到一个从泉州赶来的张延鲁率领乡绅耆宿,携带牛酒跪在路上请求王审潮驱逐贪婪凶暴的泉州(今福建泉州)刺史廖彦若,这就刺激王审潮发生了巨大的思想转变。张延鲁为泉州大户,带着一帮乡绅象征着闽地百姓的心声。

王审潮等人此前所在晋江县(即为刘行全建庙之地)原本正是泉州的州治,张延鲁等乡绅可能早揣测出王审潮有攻取泉州之志,但是一战受挫,王氏等人即打算离开,张延鲁等乡绅为抓住救命稻草,所以成群结队追上王氏兄弟表达诉求。

王审潮等人颇感意外,为树立自己队伍有顺从闽地百姓愿望的正面形象,也可能通过张延鲁等人得到不少闽地情报,决定继续南下先取闽南漳州,然后回师围攻泉州。借助福建地方官员陈岩疏通,为王审潮等人争取朝廷认可,就此摆脱过去的草莽身份。

陈岩本为福建建州本地人,身为李唐任命的官员,在黄巢领军骚扰南方时,就组织地方百姓建了一支数千人的九龙军守卫乡里。唐僖宗中和四年(884)提拔为福建团练副使兼领泉州刺史,自然是对他前面组织百姓练兵守护家乡的肯定,实际任职在福州。受到唐僖宗任命时,朝廷也派来新的人手相助,这就是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傅实领军入闽,成为陈岩的一个重要辅助人员,也是福建傅氏一脉的祖先(以泉州为起点,后绵延漳州、福州、晋江、南安、仙游等多地)。

当时泉州的官员似乎都很骄横暴戾,左厢都虞侯李连接到陈岩警告不以为然,陈岩从福州带兵打败李连(此役即有傅实领军参加,李连不敌逃入山中),回头驱赶福建观察使郑镒(一说郑镒看到苗头不对,主动让位),自己当了观察使,地位陡增。

随后光启元年秋八月,王审潮再次开始攻打泉州,刺史廖彦若坚守抵抗。廖彦若名声很差,可他的事迹也非常少,以任职泉州接替陈岩做刺史来说,他应该原本就是陈岩的手下,受到陈岩提拔才当上刺史。没想到他步了李连后尘,也是一个骄横暴戾之人,对乡里百姓很不好。

纪念闽王王审知的塑像

由于接连出现糟糕的官员,当地乡绅受够了苦日子,这才对王审潮一伙外来人视为希望,似乎福建地方出身的官员将领上位后都只会摇身一变欺压老乡。

但是廖彦若是陈岩训练出来的,战斗力的确不差,双方在泉州相持一年多,王审潮终于攻破城池,杀廖彦若,占领泉州。随后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光启二年(886)下半年,福建观察使陈岩承认王审潮,表荐他任泉州刺史(推测应该是陈岩为廖彦若在泉州所为毕竟面上无光)。

于是,王审潮在泉州励精图治,召集离散乡民,鼓励生产,整饬部属,创筑子城,减轻徭役,放宽赋税,兴办义学,总之,王审潮非常有能力,也确实得到百姓拥护。

到大顺二年(891),陈岩患病,派使者召王审潮到福州接管职权。此事虽然有一些匪夷所思,但当时中原内板荡,陈岩作为资深官员,起初虽然对王审潮有一些瞧不起,但身为“观察使”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恐怕确实对王审潮有了改观,所以临终之前确实有过要交代后事的念头,不一定完全不可信。

但是使者未到泉州,陈岩就已去世,陈岩的妻弟(清代乾隆《泉州府志》认为是其婿)、护军都将范晖自称留后,陈兵列阵,抗拒王审潮接管福州。

范晖和之前廖彦若相似,都是跟随陈岩的元老心腹,还是沾亲带故之辈。在陈岩起家的九龙军中自然拥有不少亲信,所谓自称留后无非形容其跋扈,实际意味着他肯定得到不少陈岩老班底支持拥戴,明显排斥王审潮等外来户,所以王审潮入福州不得不通过武力解决。

景福元年(893),王审潮命堂弟王彦复任都统,三弟王审知任都监,发兵攻打福州。福建各路百姓居然纷纷请求送米以供军需,平湖洞以及沿海各地方武装也都以兵船相资助,这一段出自《资治通鉴》,显然对王氏进驻福建以后的作为,确实得到很大变化,这些也是令陈岩对王审潮兄弟改观的重要契机,多少有一些说服力。

另一方面,史书也故意形容范晖和廖彦若一样为人嚣张,待士卒百姓等底层人员很不好,似乎刻意为王审潮等人得到闽地渲染一些合理因素,陈岩是不是真的那么眼瞎,所用所亲之人全是这种不靠谱的货色,后人已经无法考证。

总之出身九龙军的范晖指挥手下坚守城池还是很得力(福州城其实还不算多坚固,陈岩到此才刚开始加固了一下,仅有子城而已),王彦复、王审知带着士气旺盛的王氏大军又是久攻不克(王审潮的人马从王绪、刘行全和他们南下进入闽地前后折损不少,虽然沿途获得一些招募,此时又要驻守泉州、漳州,前往攻取福州恐怕不足万人)。

有关王审知的书籍

范晖也及时向陈岩的另一姻亲、威胜军节度使董昌求援(威胜军在唐代本来是北方军镇,先设在辽东,后在陕西关中。这里的威胜军实际是改义胜军而来,位于浙江越州、温州、明州、衢州等地,董昌就是最初提携钱镠的上司),董昌调温、台、婺三州将兵五千人火速南下驰援。

当时王彦复、王审知耗在福州城下数月,董昌援军赶到就受到前后夹击,死伤颇多,飞报王审潮请求暂时罢兵,王审潮不许。王审潮对福州志在必得,打败范晖这个顽固之徒,就意味着王氏掌握全闽的胜利,回书激他们说:“兵尽添兵,将尽添将,兵将俱尽,我当自来。”王彦复、王审知不得已只得身先士卒,对福州继续猛攻。

景福二年(894)五月,福州城内粮尽,范晖见大势已去,仓皇逃走,途中被士兵杀死,董昌的援军也迅速撤退。王审潮顺利迁官署至此,自称福建留后,又着素服安葬陈岩,将女儿嫁给陈岩之子陈延晦为妻,厚待其家。由此声威远播,汀州刺史钟全慕、建州刺史徐归范携带户丁田粮册籍,亲赴福州请归节制,山岭海岛也有二十余股地方武装闻风来降。

这一年秋季,唐昭宗任命王审潮为福建观察使。三年后升福建为威武军,任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史书称王审潮理政精明,对外实行交好,对内鼓励生产。

王氏得到全闽已经是事实,像最先跟着陈岩的傅实这种老人,后来自然顺应大势,唯有看淡一切,例如虔心向佛,甚至舍掉家宅换成寺庙。这是一个在福建傅氏子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本来当地武荣一座小寺庙的老僧妙应和傅实有交情(武荣本是唐代设立的边地军州,也在泉州附近,曾辖仙游、南安、龙溪等地),看中了他在泉州的大宅院,提出“寺宅互换”。

说来感觉这个买卖很不公道,但妙应暗示傅实退避赋闲之意,傅实便爽快同意,带着家族前往南安居住,此后他活到后唐庄宗的同光四年(926),的确算是安享了晚年。而妙应禅师是当时高僧,他圆寂于昭宗光化元年(898),刚接替兄长主事的王审知还奏请朝廷赐禅师称号。

乾宁四年(897)冬,王审潮病重。尽管他有四个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二弟王审邽也在世,但他选择了最有才干及威望的三弟王审知接管事务,不久病故,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其为司空、秦公,《墓志铭》称赐谥号广武,还说百姓在泉州南门崇阳楼为其建广武王祠,但早已不存。

王审潮要比王审知大十六岁,比王审邽也要大十二岁。王审知接替了王审潮,但是王审邽也没有说不受重用,实际王审邽一直在王氏发迹的重镇泉州,任刺史约十二年,并非是王审潮和王审知交接后做的变动。

王审邽出任泉州刺史是王审潮入福州时的安排,泉州经过之前多年动荡,没有得力之人继续安抚,显然是不行的,这原本就是王审潮对王审邽能力的认可,也是将根本之地交托给二弟的一种看重。史书称王审邽“为人喜儒术,通《春秋》,善吏治。”

换一个角度看,当年王审潮在泉州实行很多宽柔的策略,也都通过王审邽具体操办,遣人将背井离乡的泉州籍百姓从流散各地陆续吸引和征召回乡,凡从外地返泉者均借给其耕牛及犁耙等农具,帮助和鼓励其到小溪场(今安溪县)、归德场(今德化县)等山区开垦梯田,重事农桑,发展经济。

对家宅房屋损坏不能栖身者,还协助他们修筑新居。这些举措,显然体现了儒家思想,促进了泉州的农业,使当地“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王审邽还在泉州创设招贤院,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里程碑式举措。当时的中原战事频仍,而王氏三兄弟治理下的福建,经历唐末裘甫、黄巢前后十几二十年的折腾,终于趋于大体安定,与中原在五代继续折腾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

王审知二哥王审邽的陵墓

王审知和王审邽年纪稍近,史书称自幼好读书,这一点可能是后来的美化。要知道王氏三兄弟可是中原穷苦人家出身(后来称他们是王翦、王导这种名人后裔更像无稽之谈,有记载的五世祖王晔不过区区固始县令,所以他们居家于此,之前显然也没有出过什么达官显宦,否则不会没有记载),他们三兄弟迫于无奈,沦落到要一起参加王绪义军为“盗”的程度,很难想象王审邽和王审知会自幼好学读书。若是王氏门阀后裔,又满腹儒家诗书却选择义军出身,这种奇葩反差实在是不可想象。

王审知作为小兄弟,早期年少时在军中没有架子,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这个倒是可信,“凡部伍劳逸,王(审知)皆陌视,士未食,不亲匙筋;士未饮,不近杯水”。他入福建时才二十来岁,很快攻福州一战表现出杰出的能力。由于王审知一向平易近人,关心士卒,这支本来经过长时间攻城未果,士气颇为涣散的队伍,才变得“弯弧而兔伏窘惊,举刃而冰消瓦解”,最后攻下福州,王审知在军中多年,且最后在攻坚之战中表现出色,自然磨练出很高的威信。

光化元年(898)春,王审知被唐昭宗册封为威武军节度留后、检校太保、刑部尚书。到冬天,正式授尚书省右仆射、威武军节度使兼任三司发运使。兄长王审潮有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一共四个儿子,王审知都善待笼络,高官厚禄,但不会参加实际事务。

王审知起初命王延兴为福建观察副使,暗示有可能将来让王延兴为接班人,但只是权宜之计。当时老母亲董氏仍然健在,王氏三兄弟一直以孝顺出名,不要说老二王审邽、老三王审知推崇儒学,就王审潮虽然武勇,但首领王绪为了避祸,要在途中抛弃老人小孩,王审潮不仅争辩,最后还成为对抗的导火线。王审知因立下大功,大哥王审潮格外欣赏他虽是事实,但为了稳稳当当的成为接班人,王审知另外还是搞了不少小动作,后人不能为一些史料的表面描述所迷惑。

前面提过,王审潮要大王审知十六岁,换句话说,王审潮的长子王延兴可能也就比王审知小三五岁,王审潮传位于弟,和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在母亲杜太后的干涉下许诺传弟的情况极为相似(甚至王氏兄弟案例正是杜太后会有这种念头的主要参照),根本不是什么儿子年幼的问题,主要害怕地位和地盘给不合适的晚辈多半守不住。

这种情况的根本出发点一般并不是什么接班人年龄问题,由于晚唐五代十国各地藩镇林立,武人各自凭借武力争夺基业,随时随处会产生冲突和变数,一般情况下虽然传子更有说服力,除非子嗣确实能力十分突出的人物,否则的确是希望才干更突出的长辈才能把家族的事业巩固下去。

王审知的画像

当时另一个典型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父亲老晋王李克用看重他的能力和潜质,本来继位之初确实危机四伏,也遇到过叔父李克宁被人怂恿对抗,李存勖就凭借出色的能力平定危局,然后建功立业。但李存勖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他接位时已经年过二十,尚且遇到凶险,假如不是年龄和能力具备条件,显然沙陀李氏的历史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王审知论实际年纪比同时代的李存勖要大很多,可算是他的长辈,母亲董氏跟着他们远走边地,自然是靠自身经历来提醒儿子们守业的艰巨。王审知在接任前夕已经三十多岁,王审潮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等按说也可能三十上下,小一些也应该二十左右,早已成年,年长的王延兴恐怕都有子嗣了,真是他们的才干远远不如叔父吗?

王审知显然在自身能力水平之外,还费尽心机使出手腕。这也体现他确实很不一般,当时流传一首童谣:“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目的是为王审知顺利接位造势。“潮水来,岩头没”的关系是倒过来的,说的是由于陈岩没了,王审潮才来到福州接替陈岩福建观察使的位置。

“潮水去,矢口出”中的“矢口”就是“知”字,说的就是王审潮去世,应该由王审知继位。这个小手腕在边远沿海地区很有鼓动性,王审潮在世之际,王审知显然不敢搞这种有谶纬性质的童谣,显然是在离世过后,凑巧在大家要遵照遗命拥戴王审知,但又可能有一些人心怀疑虑,比如要不要提出甚至暗中撺掇王延兴等子侄接班的时候,这种童谣一般都是人为的,但又具有某种神秘色彩,在一些官吏和百姓心目中有很大影响。

之所以笔者认为会有人暗中倾向王审潮的儿子王延兴等人,实际可以看王审知本人也一样不绝对自信,比如他一样假意要让二哥王审邽继位,王审邽当然有自知之明,就以王审知功高的名义坚决推辞,王审知于是顺利继位。

1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