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他从不抱怨命运不公,而是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他做人坦坦荡荡,做事问心无愧。他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千古一圣一一孔子。
2,据历史记载,孔子出生后三年左右,父亲去世,孤苦的母亲把孔子养大。面对艰辛的童年和成长环境,孔子曾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面对命运的安排,并没有在抱怨中浪费时光。相反,他通过勤奋地读书,深入地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文化的精髓。

3,孔子曾经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力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4,孔子特别强调人生一世,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苦难和问题,都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责任和不足,而不是去指责别人,或者用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免责。这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享乐,而是一定要有所担当。尽管这个过程有风雨、有坎坷,任重道远,但士不可不弘毅。
6,孔子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做人坦坦荡荡,做事问心无愧。
7,孔子一个老人,带着学生行在中华的大地上,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土道上。为了心中的梦,无怨无悔,问心无愧,不怕苦,不怕饿,不怕流浪,不怕不认可。用赤诚之心,拥抱着每一天的太阳。

8,老人家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他曾经做鲁国的大司寇,即司法的最高长官,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矢志不移。
9,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有一次孔子,遭遇了南方吴、楚、陈、蔡等国混战,被围困在陈和蔡这个地方。据历史记载,曾经由于战争,导致七天没有饭吃。可孔子,照样坐在树下弹琴明志。这期间,学生子路,曾向孔子抱怨。对生活的苦难,落魄,颠沛流离,表示不满。孔子斩钉截铁对子路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0,君子在一生之中,无论多么艰难困苦,都矢志不移,都不改对人生和社会的承诺和担当;但小人则不是,一旦环境变得困穷,就会理想殆尽,胡作非为。多么振聋发聩,掷地有声。

11,现在多数人,好时,顺境时,志得意满,春风得意,谈笑风生,认为自己不可一世。
12,可稍微遇到点逆境,挫败,就受不了,寻死觅活,吃不下,睡不着,感觉天大的事。

13,在这孤苦和艰难之间,湮灭不了那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这是何等的伟大和震人心魄!孔子身上蕴含的这种精神力量,给自己内心加持了无穷的力量!
14,正如《哪吒2》里申公豹说:我单枪匹马走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苦我吃了,委屈我咽了,流言蜚语又能奈我何,这个世界人有万算,但却不如老天一算,做人要坦坦荡荡,做事要问心无愧。

15,人的一生,靠人不如靠己,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苦吃了,委屈咽了,前方无路,也要趟出一条路。
16,人生路漫漫,上下求索,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苦难挺过,事情总有转机,你会变得越来越好!
17,靠人不如靠己,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力争靠自己勤奋努力,做人本份坦荡,做事认真尽责,牢牢主宰自己的命运,欢喜活出自己喜欢的模样。

一切相遇皆是缘。友善评论。开心生活。觉醒人生。



作品声明:本文系原创。题目,文字内容,书法,严禁抄袭,套用,挪用,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