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十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完结)

永凤分享 2024-07-24 04:42:28

经典真题

16

第十六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都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 C 本题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C.“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错误,图表中显示的是博物馆数量比上一年增加218家,而非免费开放的数量。

2.答案 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题干中“成长的烦恼”筛选出答题区间,即材料二和材料三。根据材料二提出的要“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观众对博物馆评分最低的三项和材料三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3.答案 (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鲜明,容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冷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道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式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足,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示例3)我选择C。标题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讲“故事”仍是博物馆的短板,今后应该在讲解方式、互动体验等方面作出努力。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题干给出三个主标题,选其一进行阐述即可。答题时,首先表明所选的主标题,然后说明理由。作答时,分析概括的内容要与所选的主标题相对应。

12

第十二篇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

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能力。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明确的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2014.09A,有删改)

[链接材料1]

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下大量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

[链接材料2]

学霸何晓羽作息时间表(部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真正的“理解”需要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

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

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

2.“链接材料1”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选文中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指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链接材料2”,具体分析学霸何晓羽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要求背诵《桃花源记》,小峰大为苦恼,请你根据选文,推荐两种方法帮助他背诵。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作简要阐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 D 本题考查辨析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在文章中找到每一个选项的具体位置并进行比对。D.其表述在原文第六段,由“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可知,“交叉学习法是在思维转换中对知识进行明确区分”,选项“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的表述有误。

2.答案 心理意象法。(1分)相同点:两者都是将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1分)不同点:心理意象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1分)而罗马房间记忆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1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与分析能力。细读“链接材料1”的内容,“罗马房间记忆法”的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结起来”。再结合选文看,与选文“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说法一致,进而可以判断出是“心理意象法”。最后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可知,其相同点是都要建立联系,不同点在于“心理意象法”提到“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说明该方法建立联系的事物范围很广;“罗马房间记忆法”提到“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档案柜’”,说明该方法建立联系的事物仅限于房间中的事物。

3.答案 ①分散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午餐、午休前后的3个10分钟和2个20分钟的时间来分散学习语文、英语、数学;(1分)②交叉学习法,(1分)利用早餐后的20分钟,交叉学习了英语和数学;(1分)③习题检测法,(1分)挑战数学错题。(1分)(意合即可,每点2分,答到3点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与探究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何晓羽的作息时间表。其作息时间表上按时间段进行学习规划,与原文“分散学习法”当中“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分散学习法”。7:30—7:50时间段做了两件事,和原文“交叉学习法”中的“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交叉学习法”。从时间表里看到何晓羽“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与原文“习题检测法”里的“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相对应,所以何晓羽用了“习题检测法”。

4.答案 ①详尽发问法。(1分)通过用“为什么”提问加深对《桃花源记》的结构、思路、关键性语句的理解,背诵起来会记得更牢。(2分)②心理意向法。(1分)想象自己是“桃花源”的游人,将游人的行踪变成一幅幅图画(或变成一个游人探险的故事),把内容串联起来。(2分)③分散学习法。(1分)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分散时间来背诵。(2分)(意合即可,每点3分,只需答2点)

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延伸的能力。题目要求推荐背诵《桃花源记》的方法,首先要分析文章中适合背诵课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详尽发问法、心理意象法、分散学习法。然后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结合文言文《桃花源记》的文章内容进行具体阐述。

13

第十三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

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所以早在2016年5月出台的“土十条”中,就明确要求强化工业废物处置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处置危废行为。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固废和垃圾处置。

固体废物处置分类处理流程图

(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

[材料三] 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

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废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人工成本。

(摘编自蒙天宇《“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11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2分) (  )

A.“无废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

B.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要努力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周全。

C.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D.多数发达国家建立“无废城市”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我国也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中的固体废物处置分类处理流程图。(不超过8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三],说说我国应该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中汲取哪些宝贵经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 D 我国将农业废弃物纳入了“无废”目标体系,参见材料一中的2020年任务完成项目“规模养殖场粪污……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所以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2.答案 对于城市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可资源化处理;对于大件和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后再利用;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可运往转运站集中处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明确固体废物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然后写清城市生活垃圾有的可以资源化处理,有的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最后写清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运到转运站做集中处理。注意语言通顺。

3.答案 ①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生产者责任制。②注重信息传播、培训,增强公众意识。③充分调动市场资本及专业技术管理。④探索、研究与应用处理废弃物的新技术。

解析 根据“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得出: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生产者责任制。根据“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得出:注重信息传播、培训,增强公众意识。根据“整体来看……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得出:充分调动市场资本及专业技术管理。根据“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了运输效率,也减少了人工成本”得出:探索、研究与应用处理废弃物的新技术。

14

第十四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史的伟大国家,历史上建造了大量桥梁,距今1400多年的赵州桥就是中国古代桥梁的杰出代表之一。但是进入近代,由于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社会动荡,中国建桥数量大幅度减少,建桥技术也逐渐落后,仅有的几座大桥都是外国人主持建造的。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是近代第一座由中国工程师主持建造的大跨径桥梁,但总体水平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桥梁建设的需求日趋旺盛。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建设,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①________________。最近十多年,我国完成了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等一批代表性建筑工程。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各类型桥梁,中国均占据半数以上。世界主跨排名前十的斜拉桥,中国就占了7座。事实证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公路桥梁发展速度一览

[材料二] 在建的沪通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全长11 072米,主桥长2296米,主跨1092米,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斜拉桥,也是世界上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工程所用钢材约48万吨,相当于12个“鸟巢”所用钢材;混凝土约230万立方米,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的用量。

斜拉桥的主要结构包括索塔、主梁、斜拉索等。其中,索塔是斜拉桥的关键受力结构,斜拉桥跨度越大就要求索塔建筑越高,这样才能牵拉起更大跨度的主梁。为满足主航道通航需求,沪通长江大桥主跨设计为1092米,主索塔高度也随之攀升到330米,相当于110层高楼,是世界公铁桥中最高的主塔。大桥桥址河段受潮流和径流的叠加影响较大,而且河床全部由粉细砂、细沙和淤泥等构成,    [甲]    大桥设计团队选择了沉井式主塔基础,沉井深70米,以确保桥梁稳固。

大桥主航道桥采用伸缩量2000毫米级的桥梁轨道温度调节器和梁端伸缩装置,为世界首次。同时桥梁还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Q500qE高强度钢、2000MPa级平行钢丝斜拉索等新材料。

沪通长江大桥    [乙]    、科技创新之多,创造了世界桥梁的多个之最,代表着当前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最高水平。

[材料三] 2000年后,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开始突破2000亿元,并进入快速增长期。近几年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中,道路桥梁占比最高,一般在40%~50%左右。例如,2016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17 460亿元,其中道路桥梁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3%。

2017年12月,成立了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焦大跨度、大宽度、深水域及外海桥梁建设亟需的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提升了我国桥梁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1.阅读[材料一]中的图表,将获取的信息补写在横线①处;根据[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将得出的有意义的结论补写在横线②处。(2分)

2.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的[甲][乙]处依次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因此 施工难度之高、工程规模之大

B.但是 施工难度之高、工程规模之大

C.但是 工程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高

D.因此 工程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高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是推动我国桥梁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 (示例)①桥梁总数和总长也随之增加 ②中国桥梁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解析 [材料一]主要说明的是中国的桥梁建筑取得的进展,图表从桥梁总数和总长两方面介绍了中国公路桥梁的发展速度,故①处可填“桥梁总数和总长也随之增加”;材料和图表都表明中国桥梁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故②处可填“中国桥梁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方法技巧 图表转换题答题技巧

(1)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表标题、表头,把握图表大的主题或方向。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饼状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

(2)归纳认读结果。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关键处,也是得出结论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表信息,才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归纳概括。

2.答案 D “大桥桥址河段受潮流和径流的叠加影响较大,而且河床全部由粉细砂、细沙和淤泥等构成”是“设计团队选择了沉井式主塔基础”的原因,故甲处应填“因此”。[材料二]第1段“相当于12个‘鸟巢’所用钢材”“相当于8个国家大剧院的用量”说明工程规模大;第2段“斜拉桥跨度越大就要求索塔建筑越高,这样才能牵拉起更大跨度的主梁”说明施工难度高;第3段“同时桥梁还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Q500qE高强度钢、2000MPa级平行钢丝斜拉索等新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多,最后一段总结语应照应前文内容,顺序应为“工程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高、科技创新之多”。

3.答案 (示例)①经济发展需要 ②科技创新支撑 ③政策资金支持

解析 从[材料一]“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桥梁建设的需求日趋旺盛”可看出我国桥梁事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材料二]“采用伸缩量2000毫米级的桥梁轨道温度调节器和梁端伸缩装置,为世界首次”“还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Q500qE高强度钢、2000MPa级平行钢丝斜拉索等新材料”可看出我国桥梁事业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从[材料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中,道路桥梁占比最高”“道路桥梁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3%”可看出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可少。据此概括答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15

第十五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AI)不仅能“读图”识别影像,还能“识字”读懂病历,理解患者病情并推荐临床诊断,准确度甚至超过医生,可媲美经验丰富的专家……如今,这一幕极具科幻感的场景,已经迈入现实。

据悉,目前,该AI系统的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获取患者或家长口述文本,包括主诉、症状、疾病史、用药史等信息,做出粗略诊断,给出可能的疾病范围;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医生当面问诊或互联网远程问诊,获取详细病情及鉴别诊断特征,模型据此重新运算,给出具体的精确诊断。此外,如果有实验室检验或影像检查数据,AI模型还可以进一步确认其诊断结果。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利用AI,流媒体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推荐他要看的电影,发送他可能很快就会在线下单的商品,它还能帮着识别照片中的人物甚至花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人工智能市场应用

[材料二]

科幻感十足的AI形象,开始渐渐引发人们的恐惧。其中部分恐惧,可能源于机器竟拥有与人差别不大的认知。另外,对AI研究的报道方式,也可能引起恐慌。譬如2017年6月,“脸书”(Facebook)的AI研究人员称有两个聊天机器人开始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研究人员为免事态失控,匆忙终止实验。

但1997年,IBM的“深蓝”打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展示了强大的计算力,其纯粹的暴力破解法就被用于机器学习,在看似具有无数种招式的游戏中轻松获胜。

现在,AI不断击败人类的消息,可能会给人这样一种印象:计算机在认知能力方面已堪比人类。但实际上,两者之间仍存在一条鸿沟。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专家格雷格·霍兰德告诉人们,人脑可以解决AI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而设计的。

(节选自2019年1月30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目前,强人工智能领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展。它能够做那些可量化的、机械重复的以及具有特定范式的工作,但难以洞察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威胁到人类。

业内人士还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场合,很多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数据训练出来的,而数据分布本身就带有不均衡性,因为分布不均衡的数据,训练模型本身就会带来一些偏见。而且,数据在采集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造成隐私的泄露。对此,法律应建立一个问责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找谁去追责。

(节选自2019年1月21日《新华日报》,有删改)

1.材料一中的两张图表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中谈到科幻感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南南消除疑虑。(3分)

材料链接:中国第一个由AI(人工智能)选出来的小说排行榜近日诞生!一到六十的排名榜在《思南文学选刊》2019年1月号上揭晓。位列榜首的是陈楸帆让人工智能参与创作而共同完成的《出神状态》(原载《小说界》2018年第4期)。选出的小说有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批,但AI也面无表情地选出了语言乏味、思路简单、情节俗套等存在问题的小说。

(节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初三文学爱好者南南:人工智能写作都这么厉害了,我那点写作水平哪还有用武之地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述人工智能的兴起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答案 不能。因为这两张图表更直观地说明了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

解析 本题考查思考判断引用材料与说明内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首先解读两张图表分别是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和人工智能市场应用涉及领域,有力地展现了上文“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十分广泛”一句,因而得出不能删去的结论。

2.答案 材料一说明人工智能运用于医疗发挥了神奇的功能;材料二说明人工智能研究由于离奇、失真的报道,引起人们恐慌。

解析 解答本题,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联系上下文分析即可。首先找到“科幻感”所在段落,材料一中描述的科幻感场景是医疗中的运用,说明AI系统功能强大,发挥了神奇的功能;材料二中描述的聊天机器人在对话中使用代码字的新闻报道,以及终止聊天机器人实验研究,说明AI引发了人们的恐慌。

3.答案 南南,不必担心。人工智能只能解决特定写作问题,而人脑可以创新写作解决其前所未见的问题;人工智能可以解决那些具有特定范式的写作,但难以洞察并深入体现人类的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数据训练出来的,而数据分布本身就带有不均衡性,这会导致其写作时出现偏见。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的能力。首先分析得到链接材料的中的主要内容是人工智能选出来的小说排行榜诞生,人工智能参与创作的作品名列榜首,但也有问题小说入围。文学爱好者南南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与写作前景产生了怀疑。根据题意,要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南南消除疑虑,在文中找到人工智能的特点有条理地回答即可。

4.答案 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利用其使生活更便捷,学习和工作更高效;人工智能拘于特定范式,训练模型带有偏见,目前还无法替代人脑,我们要在情感、道德和价值判断、思维的独创性等方面发挥优势;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可能造成隐私泄露,对此法律应建立问责机制。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内容写启示的能力。首先分别总结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应用面广泛;人工智能形象引发人们的恐惧,但机器学习只是针对特定问题设计的;人工智能模型是通过数据训练的,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可能造成隐私泄露。针对这些内容写出启示即可。

16

第十六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都是朗读者

[《朗读者》简介]: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脱口秀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由《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主持人董卿称《朗读者》不仅是朗诵节目和语言节目,更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涉及的人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还有很多普通人。

[第二季内容节选]:

《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节目以“生命”为主题,下文节选其中三个片段。

片段一:胡歌12年后再忆车祸事件。胡歌经历过命运的至暗时刻,而后又与陡然失控的生命,重新相约。他说:我能够留下来,应该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做。每一个和这个世界要告别的人,都会有机会,向别人来讲述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既然你活下来了,就不能白白活着。你这一生中的谜,一定要用其他的谜才能解开,就像有的梦,必须穿过其他的梦才能醒来。你必须一个一个地走过,才能走出这场连环梦。胡歌朗读《哈姆雷特》献给在迷雾中砥砺前进的朋友们:“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是哈姆雷特思考的问题。“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而是在荣誉遭遇危险的时候,即使为了一根稻秆之微,也要慷慨力争。”

片段二:作家阿乙讲述他的人生故事。说他在上初中时,就有当作家的梦想,能把自己的小说出版出来,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此,他朗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在实现当作家的梦想的过程中,阿乙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他在被病魔严重折磨时,还在坚持写作。他不想死掉,想活下去,因为他要写小说,最后他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且真的创作出被读者喜欢的小说。

阿乙说:“我的内心中,久久以来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阿乙有了一个想当作家的梦想,但刚开始投稿的时候,也是常常不能发表,可他还是继续写,继续投稿,最后总算有编辑承认它,并且出版了好多部小说。

片段三:曾孝濂是一位近八十岁的老人,是一位植物学家,也是一位画家,为《中国植物志》画插图。在《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中,他朗读了贾平凹的《落叶》。《中国植物志》的出版,用了四十五年时间。

董卿问老人:“那怎么……要用整整四十五年才能完成?”

……

老人说:“四十五年我认为都是快的。”

老人讲了有多少人采录植物标本,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

老人为各类植物画的插图,完全可以说是精美的画作。老人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画画,都是自学,自己摸索。老人说了一句学习艺术的通用语:“以勤补拙。”

[豆瓣影视网页]

[短评区]

@漫步:5★,值得一看!能丰富内心,阅读会使人内心强大,我得多补补墨水了。

@灰色堡垒:4★,现在国内还有哪个节目能让胡德夫来唱片尾曲,李云迪伴奏,毕淑敏做讲解,还能请到许渊冲这样的人,真是个好节目。

@胡桃夹子:2★,这个人人称道的节目,它太过煽情,把文化挤到小角落;它太过央视,仪式感、殿堂感爆棚,却忽略了文字本身。

_________(填数字)★短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结合上述材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朗读者》以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感受文字背后的价值,来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情感之美。

B.《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节目以“生命”为主题,这里涉及的人全部是社会名人。

C.《朗读者》不仅是朗诵节目和语言节目,更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

D.《朗读者》在豆瓣网上的评价很高。

2.[第二季内容节选]中,哪一个片段的内容最令你感动?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现在让你在豆瓣网上给《朗读者》评价,你会评几星(最高为5星),请在[短评区]跟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朗读者》给我们呈现出了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你还想在这节目中听到由谁来朗读哪篇作品(文章、书信、诗等皆可)?给节目组提建议,并结合你的阅读和生活体验阐述理由。(不能重复本题材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5

永凤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