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不断涌现,诗歌的题材也日趋丰富,送别诗作为其中的一个题材,也被这些唐朝诗人们推向了一个高峰。

王维在《送沈子福之江东》一诗里深情地写道:“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李白在《赠汪伦》一诗中诚挚地感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里感慨重逢的不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白居易在《南浦别》一诗中暖心地安慰友人:“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郑谷在《淮上与友人别》一诗里黯然地道别:“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为方便好友了解这些送别诗,笔者精心选取了20位诗人最负盛名的20首送别唐诗,这20首诗风格不一,有的格调豪放乐观、有的委婉含蓄、还有的言浅而情深,但都是感情真挚、意境优美的最负盛名之作。现在呈献给好友们,请您来为这20首诗一判高下吧:

1、《明月夜留别》
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
离别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对你的思念就像月光一样,能追踪到你,不管是在天涯海角,还是在天上宫阙。
唐朝四大才女之一的李冶曾经邂逅一位隐居的名士朱放,两人一见钟情,后来朱放前往江西为官,这段恋情留给李冶的只能是肝肠寸断。这首诗就是李冶对朱放表达的相思之情,可谓是诉尽了天下相思之苦。
2、《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水国之夜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月色与深青的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谁说千里之别就从今晚开始了?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
薛涛字洪度,唐代“四大才女”之一,人称“女校书”。薛涛博学多识,在这首诗里她化用了《诗经》、曹丕《燕歌行》等的名句,用“水国”、“蒹葭”、“霜”、“月寒”、“苍苍”、“离梦”等清丽婉转的语言营造了苍茫、凄凉的意境,真挚细腻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恋之情。

3、《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的码头边,杨柳青青,漫天飞舞的柳絮牵动了渡江人的离愁。暮色中,离亭里,微风传来了一阵幽咽的笛声,我们就此告别,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要奔向西秦。
晚唐著名诗人郑谷因《鹧鸪》一诗被誉为“郑鹧鸪”,他的这首送别诗寓情于景,深沉含蓄。明朝的文学家王鏊在《震泽长语》称赞道:"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
4、《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听罢一曲送别之歌,朋友解缆乘舟出发。举头四望,两岸重重青山之间,层林尽染,红叶夺目,一江碧水水流湍急。傍晚酒醒之后,朋友早已走远。在漫天风雨之中,我独自走下西楼。
谢亭,又叫谢公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眺在宣州的北郭外所建,他曾在这儿为著名的文学家范云设宴送别,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知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就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劳亭是当时南京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有一首写《劳劳亭》的诗:“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许浑的诗中多写“水”,人们把他与杜甫并称,“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在谢亭送别一位友人后,许浑写出这首送别诗,诗的前二句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离情,后二句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别绪,表达了许浑送别友人后的惆怅与孤独。“满天风雨下西楼”这一句,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被誉为千古名句。

5、《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在柳絮纷飞的春天,我被贬离开了洛阳,经过千里跋涉,在梅花开放的寒冬到了三湘。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盛衰荣辱,如同浮云一样转眼飘散,可是,那离情别恨却像江水一样连绵悠长。
这是贾至和王八员外两位同病相怜的被贬之人的悲情离歌。
6、《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经常往来唱和,而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两人是忘年交。因此,在这首送别诗里,李颀语重心长地劝告魏万:长安虽然是行乐之处,但请不要把宝贵的时光白白地消磨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7、《和练秀才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朝而盛于唐朝,折柳与行人赠别,或曰为祝颂平安,或曰“柳”与“留”字相谐音,取其眷恋不舍、殷勤挽留之义。
诗的前二句道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过程以及杨柳枝的色泽,后二句独具神韵,以新颖别致的比喻,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
8、《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杜晃(排行十四)是孟浩然的朋友,他要离开荆州前往东吴,孟浩然为好友送行而写下这首送别诗。诗的最后一句展示了孟浩然对朋友情谊的诚挚和自己的无限离愁。

9、《赠李白》
唐: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作为李白的小迷弟,杜甫一共为李白写了15首诗,李白仅回了二首,这比孟浩然好一些,孟浩然一首也没给李白回。
这首诗是杜甫与李白、高适结伴漫游齐鲁之后,写给李白的赠别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一句非常传神地描绘了李白的性格特征。
10、《赠别》其二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在扬州的时候,结识了一位十三、四岁的美丽少女,他赞美这位少女:“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后来杜牧高升要离开扬州了,他去少女那里辞别,写下两首赠别诗,这是第二首。
蜡烛仿佛都知道了杜牧他们依依不舍 的心意,它替离别的人儿流泪一直到天明。

11、《别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五言长城”刘长卿有一位朋友曾任员外郎之职,他就是严士元,两人互为知己。758年初,刘长卿因“不护细行”被贬为南巴县尉,好友亲自在苏州城为他送行,刘长卿写出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宦海沉浮、朋友伤别的感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前途渺茫的黯然心情。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句清新雅致、如诗如画,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苏州春天烟雨迷人的景致特征,尤为人们所赞叹。
12、《赋得古草原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写下这首试帖诗的习作,按照当时科考的规矩,科考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这时白居易才十六岁。
当白居易第一次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他特意携带自己的诗卷,前去著名诗人顾况的家里拜访。顾况一看小白是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就拿他的名字开涮了,他幽幽地说道:“长安米贵,居可不易啊。”
当顾况读完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后,他不禁拍案叫绝,一脸歉意地对白居易说道:“我刚才开了个玩笑,依你才华,莫说是长安,就是在全国,居都很容易啊!”
13、《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暮春季节,落花缤纷,在湖北宜昌市的西陵峡,“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在送别一位友人,两人依依不舍,泪水连连,司空曙安慰朋友道:“来的时候,我们都是来自万里之外的旅客,如今,你要回去了,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你这个朋友了。”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一职,武判官就是他的前任,在送别武判官回长安的宴会后,岑参写下了他的这首代表作。
在这首送别诗中,岑参以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冬季的壮丽景色,记述了军营中送别武判官宴会上的热烈场面,展现了大唐将士们的爱国热情,抒发了战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诗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奇特,色彩瑰丽,被誉为千古名句。
15、《晓出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辛渐是王昌龄的一位挚友,天宝元年(742年),他要离开南京,北上洛阳。王昌龄时任江宁(今南京)县丞,他得知消息后,立刻告假,亲自陪同辛溅冒着寒雨,从南京连夜赶到了镇江的芙蓉楼。
第二天清晨,在送别辛溅时,王昌龄特意地嘱托好友:“如果你到了洛阳,亲朋好友们问起我的情况来,就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如同玉壶中的冰一样冰清玉洁,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

16、《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在江淮一带任职刺史的时候,有一天,他惊喜地遇到了一位老朋友,十年前,他俩客居在江汉,经常一起相聚,每次都是喝得大醉而归。
如今一见,两人都已白发彬彬,他们欢笑着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老朋友劝他:别干这劳心费神的差事了,跟我一起回家归隐,寄情于山水,多舒坦啊。
韦应物微笑着拒绝了朋友的美意:不行啊,江淮一带有秀美的风景,还有勤劳质朴的百姓,我这个刺史得继续为民作主啊。
17、《别董大》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冬日的一天,太阳黯淡无光,北方呼啸,卷起了漫天的黄沙。高适在睢阳惊喜地遇到了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尽管当时的高适还没有发达起来,依然处在贫困之中,他却豪爽地请董庭兰去馆子搓了一顿。
傍晚的时候,大雪纷纷飘下,两人酒足饭饱,董庭兰要走了,高适豪迈地与他道别:“好朋友,前途漫漫,不要担心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认识您呢?”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千古名句,豪迈豁达、乐观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盛唐精神。

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来拱卫,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那五津。与君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是宦海中的浮沉人。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即使远在天涯也感觉在比邻。在分手的岔路口上,让我们不要像小儿女那样泪湿佩巾。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他要到四川去做少府(官名),临别时,写了这首诗赠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在离别的时候,有谁不会脱口而出呢?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杨柳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你乘船顺流而下去了扬州。我目送着孤独的帆影在碧空尽头渐渐消失,只剩下滚滚不尽的长江向天际奔流。
作为孟浩然的铁粉,在得知老大哥要去扬州的消息后,李白在黄鹤楼设宴相送,写下这首意境开阔、感情真挚、忧而不伤的送别诗。
20、《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元二是王维的一位好友,他奉命要出使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库车市)。安西距离长安有万里之遥,况且那里是兵荒马乱的战斗前线,这一别之后能否在见面还真说不定啊。
王维非常珍视这次送别,他一路陪着元二,即使到了传统的送别之地——灞桥,他也不肯离去,就这样王维从长安陪着元二来到了渭城(今咸阳),在驿馆里住了一宿。
第二天的清晨,一场春雨湿润了地面上的灰尘,雨水将旅舍冲刷地干干净净,两旁的垂柳长出了新的嫩芽。仆人摆上了送别酒,王维端起一杯递给了元二,伤感地说道:“我的好朋友,请你再干了这一杯美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难以遇到故旧亲人了。”
王维写出的这首送别诗,立刻引起了轰动,传遍了全国。乐师们敏锐地捕捉到这首诗的价值,他们立刻谱上曲子,取名为《阳关三叠》,传唱不息,成为当时的流行金曲。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20位诗人最负盛名的20首送别唐诗,现在请您来为这20首诗一判高下吧。欢迎好友们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