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合乎情理,不要绝对理性

崔哥商业说 2024-06-30 13:48:38

投资理财活动中,不要试图做到绝对理性,而要做到对你来说合乎情理的决策。后者在现实中更容易做到,也就更容易坚持,而坚持对理财而言是至关重要。

金融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从数学角度找出投资策略中的最佳方案,而在真实的世界中,单纯从数学角度出发的最佳方案未必会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实中的最佳投资方案一定是能让我们晚上睡得安稳的方案。

比如当我们看到这个图时,从长期视角来看,绝对理性的选择一定选择股票型基金,因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股票型基金创造收益率是债券或货币基金的十倍甚至更多。到时在真实世界里,如果你真的把全部资金放在股票基金里的话,过程中面对最高50%的回撤时要想做的从容淡定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你大概率可能会在跌了20%-30%的时候顶不住就全部赎回了。

在大部分情况下做出合乎情理的决策,比追求绝对理性的效果更好。因为你不是一个电子程序,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经常头脑发昏的人,在面临市场波动时的,很难处变不惊,坚持行动。

“选择合乎情理的,而非绝对理性的”

哈里·马科维茨凭借对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数学均衡关系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有记者询问他是如何做投资时,他的表述大概是这样的:“我能想象到,如果股市持续上行而我并没有身在其中,或者股市持续下跌而我又把钱全部投入其中,我的心情会有多糟糕。我的投资原则就是把未来的后悔降到最低,所以我用一半钱买债券,一半钱买股票了。”

人既不是绝对理性的,也不是非理性的。我们只不过是凡人而已。在不需要思考的时候,我们是懒得思考的,毕竟世界上有那么多事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资源。

从这点看,我们就无须惊讶这位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创始人在最初几乎没有遵照自己的理论进行投资配置了,而他后来对投资组合做出调整这件事就更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了。

马科维茨既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也不是一个非理性主义者。他只不过是一个现实的投资者,做出了对他而言合乎情理的决策罢了。

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本土企业,而不会考虑在地球上占95%的其他国家的企业。这自然是不理性的表现,但你要知道,投资本质上是一种把钱交给陌生人并希望尽可能赚取回报的行为。如果熟悉感能为你提供坚持把钱交到陌生人手里的信任感,那么这件不够理性的事就是合乎情理的。

日内交易和选择个股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够理性的表现,毕竟亏钱的概率比赚钱的高得多。但如果这两类投资行为只占据很小的部分,不会影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那么它们就是合乎情理的。

大多数对经济和股市走向的预测都极不靠谱,但是做预测这种行为本身是合乎情理的。你很难接受在早晨醒来后告诉自己,你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尽管这是事实。根据投资预测来交易是很危险的,但我能理解人们为什么都喜欢预测下一年会发生什么,这是发自人性的,因此是合乎情理的。

先锋领航集团已故的创始人杰克·博格尔在其职业生涯中一直致力于推广低成本的被动指数基金,所以当他的儿子谋得一份主动性、高收费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经理的工作时,很多人都感到很惊讶。博格尔,这个曾说高收费基金违背了“无情的简单算术法则”的人,将自己的一部分钱投到了儿子负责的基金中。这该如何解释呢?

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寻找自己的合乎情理,构建自己可接受的投资组合,只要你的组合能让你安然入眠,长期坚持且符合预期,对你来说就是对的。

所以本质而言投资理财这件事是很私人的,是千人千面的,你需要对自己的风险偏好有个基础的认知,而理财师的工作只是引导你认识自己的投资风格,并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投资工具组合上。

0 阅读:2

崔哥商业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