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适合普通人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简单易懂个性化

崔哥商业说 2024-05-12 10:26:55

说起投资策略,各种理论五花八门,像美林时钟,桥水全天候,CPPI,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目标风险,目标生命周期策略等等。

不同的策略都有特定的优势,也有适合的群体,但是对于最普通的投资人而言,哪一种策略最简单,容易理解,能最快建立起一个初步的策略思路呢,我觉得: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是首选

这个策略有什么特点:

一,资产简单:策略只涉及股票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不会有那么庞杂的资产类别,理解难度不高,资产的可获取性也非常强。

二,个性化:这个策略会根据个人的实际家庭情况得出一个策略思路,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模型,能一定程度实现千人千面,个性化适配。

什么是生命周期策略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就是根据公式:

「100-家庭成员平均年龄」

来分配股票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

例如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为45岁:

• 配置55%的家庭资产到股票类资产;

• 配置45%的家庭资产到债券类资产。

另外,通常到了70岁之后,股票比例就不再下降了。也就是说,家庭资产里,至少保持有30%及以上的股票资产,是比较合适的。

目标生命周期策略的核心理念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承受风险的能力相应降低。因此,该策略建议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高风险资产(如股票)的配置比例,同时增加相对安全的资产(如债券)的比例。

策略的投资效果如何呢?

我们可以看一个统计数据:我们把股票型资产配置品类用沪深300全收益做测算,债券类资产配置品类用中债新综合做测算,不同股债配置比例下的收益和回撤数据如下

那如果我们去优选一下管理人的话,投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比如如下的股债4:6组合。

总收益194%,是沪深300指数的9.7倍。最大回撤21%,沪深300的一半。我能自设比例吗?

看到这你可能会问:既然不同的股债比例的收益波动都有长期参考数据,那我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设定一个确定的比例不好吗?

当然可以,

如果你忽略家庭平均年龄这个因素,只看收益风险属性去选择比例,这种策略就叫:

目标风险策略

这种选择一般适合风险偏好比较稳定,长期视角也能接受一定风险的投资人,通过设定比例,定期再平衡,也能做到低买高卖的效果。

但是,选择这种固定的比例需要思考一个问题:

人们往往会过度自信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确定自己的风险偏好时,觉得自己能承受更高的风险,但实际情况可能未必。

心理学上有个经典案例:大多数司机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比如4:6组合的最大回撤是21%左右,虽然这个回撤只有市场的一半,但是在自己持有的组合真的出现20%的回撤的时候,你是否能真的像当初选择这个组合的时候那样自信坚定持有,不做出不理性的逃离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你觉得自己适合哪种比例的组合呢,评论区告诉我

0 阅读:0

崔哥商业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