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农场介绍开始之前,小编温馨提醒大家,对于正在吃东西的朋友请酌情慎重观看。没错,乡村集结号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家“屎”无前例的农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有多振“粪”人心吧。
这家“屎”农场位于意大利皮亚琴察(Piacenza)省卡斯特博斯科(Castelbosco)小镇,是一家中世纪乡村风格的农场,古旧而斑驳。曾经它并不知名,如今却因“牛粪”名声大噪。
中世纪乡村风格的农场
农场是一座奶牛场,主要为闻名意大利的格拉娜•帕达诺奶酪生产牛奶。农场采用集约化养殖策略,包括七个生产单元,有3500头特选奶牛,一边吃草,一边造粪。这些奶牛每天在生产出约 50,000 升牛奶的同时,也产出了近150,000 公斤(150吨)的粪便。这些粪便并不生态,令人头疼。
奶牛场
奶牛场
粪便并不生态,令人头疼
一、变粪为宝,“屎”农场零废弃(生态循环)(资源再利用)
但在农场主洛卡特利(Locatelli)的管理下,他思考将这些牛的排泄物开始转化为未来的生态、生产和文化项目。于是,他便修建了一整套处理系统,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从牛粪中提取沼气,并进一步转化成电能,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在生活中。发酵发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热能,把这些热能收集起来,一方面能为农场建筑物和办公室供暖,另一方面则为处理牛粪提供必要的温度。当然提取沼气后的沼渣沼液还可以制成生产肥料。今天,农场每小时发电量可高达 3 兆瓦(即3000度),不仅满足了农场用电需求,甚至可以支持附近村民的用电需求,这座“屎”农场真正做到了可持续零废弃。
二、建立“屎”博物馆(Shit Museum)(打造特色)
仅是这样,洛卡特利(Locatelli)并不满足,他认为还并发挥出“屎”的全部价值。于是,洛卡特利(Locatelli)以自己20 多年来围绕改造的概念和实践进行工作和反思,也通过自身对艺术作品的研究,他开始聚集朋友和艺术家,就这样开始了想在城堡里建立“屎”博物馆。并于2015 年 4 月,“屎”博物馆(Shit Museum)正式成立了。
“屎”博物馆(Shit Museum)
当然,博物馆的供暖,靠的依然是牛粪发酵、生产沼气过程中收集的热能,而照明则依靠沼气发电。在博物馆入口处就一目了然地展示着正在运转的供热管道。屎”博物馆的氛围可谓是相当“浓郁”,认真欣赏博物馆内的展品,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不俗的当代艺术展。合作艺术家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探讨的话题涉及到科学、技术与艺术,相当前卫。
博物馆入口正在运转的供热管道
例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套绿莹莹的发光装置,在满墙玻璃瓶内注入以沼气为生的转基因荧光细菌,只要源源不断地用沼气喂养这些细菌,便能实现100%生物发光,是不是很生态?
一套绿莹莹的发光装置
又如,德国艺术家Michael Badura曾创作了一幅装置作品。在多个试管里混合了水与不同物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与颜色,表达对人性“纯真”与“污染”的思考。而牛屎博物馆则利用水与不同生物的粪便,设计了一个全新的版本。
再如,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他的名作《自然史》中记载了许多与动物粪便有关的医疗制剂。牛屎博物馆根据这些记载制作了若干瓶“粪便药剂”,并以装置艺术的形式展示在公众面前。
若干瓶“粪便药剂”
不仅是这些与“屎”有关的艺术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是一块恐龙粪便的化石,甚至博物馆的品牌标志也是一只屎壳郎的形象,寓意他们像屎壳郎一样,为粪便找到了循环再生的利用途径。这座博物馆真的是一个当代的“珍品柜”,它在科学和艺术改造中找到了自身发展的方向。
品牌标志
博物馆的品牌标志
三、创意的屎制品——屎陶(Merdacotta)(创造双重特色)
虽然博物馆对“屎”艺术的追求已经前无古人了,但是从一开始“屎”博物馆(Shit Museum)就被设计为不仅是创意和展览的生产中心,也是物品和项目的生产中心。这也是关键所在,事实便是:没有生产就没有转型。因此,在建筑师朋友Luca Cipelletti的帮助下,遗存的部分沼渣沼液,又经过发酵、净化等过程,牛粪实际上变成了某种无毒无害的泥浆,将这种泥浆里混入黏土,烧制成特殊的材料,就这样更具创意的屎制品——屎陶(Merdacotta)便产生了。
说到屎陶“Merdacotta”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它由意大利语“merda”(屎)与“cotta”(熟的)两个单词合并而成,字面意思就是“烧熟的屎”。经过几次提炼的屎陶已经完全没有臭味,利用这种特殊的材料,农场制作了大量的陶制品,既有建筑用的方砖瓷砖,也有生活中常用的花盆花瓶。他们并不奢望创造替代传统建材及“白色垃圾”的方案,只想为这每日存积量巨大的牛粪找到更完满的归宿。
这时你以为屎被利用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两位“艺术家”居然用屎陶制作了大量餐具——吃饭的碗、盛菜的碟、喝水的杯……,在博物馆里农场主和他的建筑师朋友把屎陶马桶当做椅子,屎陶桌子上放着屎陶餐具,他们谈笑风生,当众展示着屎陶生活品。看的出来他们真的对农场的未来,对可持续零废弃的生活理念充满信心。他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传递可持续、零废弃、循环再生、热爱自然的生活理念,想让屎陶进入人们的寻常生活里。
用屎陶制作了大量餐具——吃饭的碗、盛菜的碟、喝水的杯
设计摒弃了所有的装饰,这些略带泥土与青草气息的制品呈现原始粗犷的砖红色,回归了古老的原则,颇有质朴的乡村风味。这些物品在良性循环中重新设计了自然循环,构成了当代生活的基本要素。所以使用屎陶餐具并不考验勇气,反而是很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呢!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宣传这种生活理念,农场的“屎陶艺术”在 2016 年米兰家具展期间首次展出,并赢得了一等奖。展览上,农场主和他的建筑师朋友依然在屎陶构建的“会客厅”里谈论些许,一边的屎陶马桶甚至成了参观者拍照留念的热门艺术品。
屎陶马桶
四、农场牛粪艺术景观(农场艺术升华)
参观“屎”农场,博物馆只是一部分。农场主更希望人们了解“牛粪循环再生”的整个过程,所以讲解员会带领游客游览整个农场,亲眼目睹从牛粪到能源再到屎陶的整个转化过程。为了增强农场的景观性,他们在农场入口处塑造了玉米叶形状的花坛,与城堡中央展厅内的玉米叶形地毯相呼应,寓意天然元素的转化与循环。农场围墙与工厂外墙上的几何壁画的创作也是受到了农场自然与工业环境的启发。干草垛前摆放着的是屎陶制作的茶几和方凳,还有不远处废弃的电力塔,也被建筑师改造成了艺术小品。所以参观你会发现,这个农场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确是在牛屎味中弥漫着的当代艺术气氛,实现了艺术化的重生。
玉米叶形状的花坛
博物馆中巨型屎雕塑
五、案例总结与启示
介绍了这么多,你对这座“屎”农场是不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要是对想要打造一个农场的你来说,这座农场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经验启示呢?
首先,生态循环发展已然成为根本。先从我国国家政策层面来说,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全国各地形成了以沼气、排泄物、秸秆等为纽带的“自循环”“链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禽畜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也就是说农场的发展,不在只是要考虑我的产品,更要考虑农场制造出来的废弃物上。不管你是种植上产生的秸秆、还是养殖上产生的粪污,都必须考虑这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果能使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化处理和肥料化利用,便能为农业提供新能源和有机化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轻生态系统负荷,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的发展。正如,“屎”农场,将奶牛所产出的粪污,提取出了沼气,并转化成了电能。
其次,剑走偏锋,开辟自身另类特色。在打造一个农场最初的理念里,特色是极重要的。他是你区别于其他所有的同类农场的风格和形式,是你农场独有的,也是最值得大肆宣传的标签,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是特色。
那何谓剑走偏锋呢?就拿“屎”农场来说,他为什么从“屎”上做文章呢?小编斗胆站在农场主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首先这我是一座奶牛场,产品是牛奶,虽然我为加工厂提供原料,牛奶不愁销售,但是我要是自己生产出更好的奶制品是不是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呢?可是,我依然还得为那每天产出的百吨牛粪找到好的处理方式?招人拉走吗?那人力、物力不是那么划算。诶,既然我的牛奶不愁卖,那我为何不在我的“牛粪”上做一下文章,这正好也是别人没有做过的,说不定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现在看来,果然不一样, “屎”在我这变得充满阳光,有积极的意义,我把“屎”变成了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如今,能玩转“粪便”的,我是全世界唯一的!
再次,大胆创意,“特色”也要有“特色”。听着像绕口令,但无非也是要找到农场发展特色,并创意打造特色产品。这样在双重特色的加持下,想不火都不行。这个时候,最考验的就是你的想法究竟有多“飞”!有句话不是说“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而且现在的社会,对于有创意的新的想法,包容度是很大的,它可以接受任何“荒诞”的东西。说回“屎”农场,在剑走偏锋下,选择玩转“粪便”,但并不限于把“屎”做最简单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而是通过不可多得的创意,实现了多重的跨界,让农场实现艺术升华。
最后,特色回归生活。回归生活说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双重特色的升华固然新鲜,但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可能只是“走马观花”、“昙花一现”,而产品的最终追求也得是让客人看的见、摸得着、带的走。正如“屎”农场,它要是做“屎”产品,肯定是不能真的让客人带走一包“屎”、一度“电”甚至是一点“热”吧。带不走不说,生活中也不是那么适用。因此“屎”农场发明了“屎陶”,而由“屎陶”成为生产我们现代生活用品的原始材料,由它做成的花瓶、花盆、瓷砖、盘子、碗、壶和杯子,这些都可以让客人带走。应用在生活里,实现了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又能够服务人类。
(完)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
乡村集结号: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北京壹度创意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自办媒体。肩负“破解乡村振兴之惑,探索产业融合之道,塑造乡土田园之美”使命,深耕乡村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融合等领域,传播世界乡村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模式。为致力乡村发展的建设者提供快速、有效的知识传递服务。搭建全面赋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自媒体信息交流平台、智慧创新讲台、乡村产业舞台,宣传推介展台。
北京城乡策略研究院:二十载专注乡村发展,聚合多领域、多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全球化视野、在地化经验 (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在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升级、乡村产业协同、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城乡融合提供专业化、系统化、全域化的发展策略及解决方案。
心壹度创意规划设计研究中: 拥有精良的品牌策划、规划、设计团队,在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共享农庄、乡村民宿、森林康养等项目上积累了大量策划、设计的实践经验。可为政府、企业及提供:商业策划、区域规划、创意设计、品牌包装、管理咨询、整合营销等全方位服务。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