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肛肠专家彭联明主任谈:了解排便知识,关注健康的“晴雨表”

老彭提醒您 2024-09-19 04:09:12

(彭联明 宁波市第九医院肛肠外科 主任医师,擅长结直肠癌、混合痔、内痔、外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便秘、肛门瘙痒、直肠脱垂、肛门痛、藏毛窦、直肠息肉、直肠阴道瘘等疾病的微创、无痛治疗)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每个人都越来越注重饮食习惯和健康问题。俗话说——有进就有出,您有关注过自己每天排出来的大便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吗?什么样的大便状态才是健康的呢?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大便形成的过程

口:人体在摄入食物之后,先在口腔内初步消化,被唾液浸润和混合的食团经吞咽动作通过食管进入胃内。

胃: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形成食糜,逐次、少量地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

小肠: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大部分营养成分被小肠吸收,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

大肠: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被大肠黏膜进一步吸收,可吸收食物残渣中水、Na+和Cl-。剩余部分经结肠内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后形成粪便。

排泄:粪便中除食物残渣外,还包括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大量细菌和某些代谢产物,一起排出体外。

大便形态的区分

✅1型、2型表示有便秘,可能是水分与膳食纤维摄取不足,或肠道蠕动功能较差所致。

✅3型、4型是最理想的便形。

✅5型表示有腹泻,肠道吸收的大部分是食物的水分及养分

✅6型可能是蛋白质消化、吸收不正常。

✅7型常见于细菌、病毒感染发炎所导致的腹泻,也可能是乳糖不耐症或对某些蛋白质所引起的过敏反应所引致的腹泻。

观察大便的情况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量与次数

一般成人每日排便1-3次 (婴幼儿3-5次),平均量约100-300g。

2.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成形软便,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气味和混合物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而产生,气味因食物的种类而异。粪便中会含有少量粘液,有时可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二)异常粪便的观察

1.次数:成人每日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且形状改变。

2.形状:粪便呈糊状或水样,见于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干结坚硬呈栗子样,见于便秘;扁平状或带状,见于直肠、肛门狭窄或肠道部分梗阻。

3.颜色: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白色陶土色便,见于胆道梗阻;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粪便表面有鲜血或便后滴血,见于直肠息肉、肛裂或痔疮;白色“米泔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

4.气味:消化不良粪便呈酸败味;直肠溃疡、直肠癌呈腐败味;上消化道出血呈腥臭味。

5.混合物:粪便中混有大量粘液常见于肠炎;粪便中伴有脓血常见于直肠癌、痢疾;肠道寄生虫感染粪便中可见蛔虫、蛲虫等。

影响排便的因素

生理因素:年龄、个人习惯等

心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饮食与活动:食物与液体摄入、活动等

与疾病有关的因素:疾病、药物、治疗和检查等

排便异常的护理

1、腹泻:

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肠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不成形。

去除病因,肠道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

膳食调理,清淡流食、半流食,多饮水

防止水和电解质紊乱

维持皮肤完整性

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2、排便失禁:

排便失禁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排便。

心理护理,树立信心

保护皮肤,预防失禁性皮炎

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日摄入足量的液体,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及时清理污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定时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

3、便秘:

便秘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減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

行为改善: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与适当的排便姿势

物理疗法:腹部环形按摩、针灸推拿、生物反馈训练等

药物治疗:在医生建议下口服缓泻剂,或药物灌肠

手术治疗:个别因肿物压迫或肠道异常冗长所致的便秘,需要手术治疗。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也对身体的“晴雨表”有了初步的了解,大便可以说是我们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信号,排便不正常会引发身体的各种异常症状。

当然,想要维持排便系统规律运作,还必须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宵夜,以免制造肠胃负担、扰乱消化节奏。

0 阅读:2

老彭提醒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