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说历史
洞察人性阴暗,洞悉人心不堪
人生如战场,办公室斗争必读
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

接着说。
“夏,四月,戊申,立子奭shì为皇肽子,以丙吉为太傅,太中大夫疏广为少傅。封肽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又封霍光兄孙中郎将(霍)云为冠阳侯。——资治通鉴”
还是-67年。
这年四月,宣帝立儿子刘奭为皇肽子,以邴吉为太傅、疏广为少傅……霍光是上一年死的,转过年来,就立许皇后生的儿子为肽子,半隐斋主人的意思,如果老霍吊着口气,就是不死,宣帝会不会这个时间点立肽子?老夫以为,绝对不会,这个时间立、立许后之子,是迫不及待向天下人表达一种态度。
另外,封许后之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大家有没有会心一笑?……当时宣帝刚上来,大家张罗着立皇后,纷纷推荐老霍女儿,宣帝下诏寻微时故剑,扭转局面,最后如愿立了许后。然后要给老许封侯,被霍光驳回,理由嘛,不能叫理由,完全就是侮辱人,老霍说许广汉是刑余之人,不能为侯,失朝廷体面——老许在武帝那会儿,因为啥事儿,被腐刑,就是跟司马迁儿一样,割了jj,因为这个原因,老霍死活不同意给他封侯。
宣帝毕竟刚上来,根基不稳,没敢正面硬刚。上一年老霍走了,宣帝终于可以独立自主了,现在就着册立肽子的节点,给老许封侯——你们,谁有意见?谁敢逼逼?……这个时候但凡眼尖一点的都能看出,以皇帝性格,收拾霍家是早晚的事。
当然,宣帝也没把事情搞得很难看,封了老丈人许广汉,作为平衡,另一个老丈人家族,霍光也是宣帝老丈人,霍家的霍云,这是霍去病的后代,宣帝也给封了侯,冠阳侯——你别说,宣帝年纪不大,这会儿也就二十来岁,打一下揉一下,心眼儿可不少。
“夏四月戊申,立皇肽子,大赦天下。赐御史大夫爵关内侯,中二千石爵右庶长,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赐广陵王黄金千斤,诸侯王十五人黄金各百斤,列侯在国者八十七人黄金各二十斤。——汉书”
材料要参照着看才有意思。
这是汉书的记载,看得出宣帝非常高兴,心情大好,借着立肽子,不仅大赦,还大肆封赏了百官——
1、赐御史大夫爵关内侯,这会儿御史大夫是魏相,宣帝一手提拔滴,在宣帝跟霍光明着暗着掰手腕的过程中,始终坚定支持宣帝,这里给了关内侯,皇帝尽力了,没有军功实在给不了列侯;
2、中二千石爵右庶长,西汉的爵位承秦制,略微修改了一下,分二十等,右庶长是第十一等,算是比较高的……对比着看,商鞅变法最初的时候,咱商哥还只是左庶长,放在汉代秩序里,是第十级,次于右庶长,当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秦汉还是有点区别的;
3、天下当为父后者爵一级,按传统,父亲的爵位,死后会让众多儿子中的一个继承,这里,赐爵给将会继承老爹爵位的那个儿子,赐一级……虽然都是儿子,但地位、待遇是不同的;
4、赐广陵王黄金千斤,广陵王是武帝目前唯一在世的儿子,叫作刘胥,这哥们一直觊觎皇位,在封地不停画圈圈,诅咒、巫蛊,指望皇帝死了能轮到自己,却总是可望不可及。刘胥这些行为宣帝不可能一点不知道,但对于这个分量的诸侯王(宣帝号皇曾孙,是武帝的曾孙,刘胥是武帝儿子、刘据的兄嘚,宣帝是刘胥孙辈),没有实锤不能用强,就算有实锤,也得捏着鼻子假装仁厚,不能轻易用强,所以厚赐之,给他的比给别人的,多多了去!
5、诸侯王十五人黄金各百斤,刘胥给了千斤,其他15个诸侯王,各给了百斤,区别很大滴;
6、列侯在国者八十七人黄金各二十斤,社会发展不平衡,不是今天才有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当是时,都城长安是繁华大都市,逛街shopping、下馆子、泡澡、飙个歌、斗鸡走狗的,啥啥都方便,所以大家都愿意猫在长安。但贵人们多了,免不了难以管理,所以每代皇帝都督促列侯之国,就是回到自己封国去,有些没后台、关系不硬的就之国了,这里,皇帝不亏待他们,一共87个,每人给了20斤黄金;
逼逼一句,西汉的赏赐简单粗暴,经常都是直接给黄金,楚汉相争那会儿,陈平说动刘邦,老刘一拍桌子,给了四万斤黄金,让他拿去搞反间,而且不用报告、不用审计。
所以,有人认为,当今中国为何黄金那么少,就是因为从西汉开始都拿去赏人了,这些赏赐好些都被陪葬,比如,被废掉的昌邑王,后来被贬为海昏侯,早几年他的墓被挖出来,里面好多好多好多马蹄金。
有学者专门做了统计,仅西汉皇帝封赏给王公大臣的黄金,就高达二百五十吨——
汉高祖刘邦赐金四万两千五百五十斤;
汉惠帝刘盈六十八斤;
吕后一万一千零九斤;
汉文帝赏赐一万二千斤;
汉景帝一千一百零二斤;
汉昭帝两千四百二十斤;
汉宣帝六百八十斤;
汉元帝五百四十斤;
汉成帝三千六百六十斤;
汉哀帝六百八十斤;
汉平帝二百斤;
王莽篡位后聘皇后,一次性给了3万斤;
“霍显闻立太子,怒恚huì不食,欧血,曰:“此乃民间时子,安得立!即(皇)后有子,反为王邪?”——资治通鉴”
霍显,霍光遗孀,一个寡妇,养养小白脸,乐呵乐呵,日子不挺好嘛,折腾啥呢?宣帝立许后之子为肽子,她非常生气,因为宣帝在老霍死后,几乎第一时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了肽子,抢先将名分定下来,打乱了她的计划——她的计划很简单,就是自己女儿赶紧生一个,霍家外孙做肽子。
宣帝年纪不大急着立肽子,就是不肯给机会,用实际行动示天下,自己跟霍家尿不到一个壶里,眼尖的、心思活络的、胆儿肥滴、想搏一把的,可以启动啦。
在霍显眼里,宣帝这是过河拆桥,不守信用,这个看法不能说不对,但谁叫你男人死得早呢,再挺几年等到小外孙生下来,逼宫,立为肽子再走多好。
霍显气得肝儿疼,不吃饭,根本吃不下,还吐血,到处咋呼,这是他流落民间那会儿生的儿子,怎么能当肽子呢,丫没有这个资格,皇后(霍女)如果有了儿子,难道反而做诸侯王吗?——霍显老奶,你滴心情半隐斋主人能够理解,然而但是,可是but,你让皇后赶紧生一个呀,光气没毛用啊!
所以老夫一直说,大人物富贵久了,智商容易退化,变得愚蠢,霍显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不是霍光原配,史料上没啥记载,大约是原配的侍女,原配死了后,她上位,可见当初还是有点本事的。
“复教皇后令毒肽子。皇后数召肽子赐食,保、阿辄先尝之;(皇)后挟毒不得行。——资治通鉴”
霍显内心不平衡,抹不直,于是教唆皇后,毒他,毒死他——历史真相是不是确实如此,已经不可考了,但不少学者认为,两汉尤其西汉流传下来的很多资料是有问题的,直白说,未必是真的,必须辩证、批判地看。
半隐斋主人以为,人不可能蠢到这个地步……但是,万一呢,高端的斗争,往往使用最朴素的方法,史料记载,霍皇后听了老娘的话,当真就抖擞精神动手了。大约宣帝在许后死后就意识到问题所在,肽子这会儿年纪不大,身边的保姆、奶妈们一大堆,且非常负责,啥食物都得自己先尝尝。霍皇后不高兴,你们连我也防?身边人会心一笑,脸上皱纹蹙在一起,形成几个大字,防的就是你哟!
于是,这一轮没能得手。
“五月,甲申,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致仕自(韦)贤始。——资治通鉴”
五月二十九,丞相韦贤提出辞职,理由是年纪大了,身体不行了,跟不上皇帝节奏啦……韦贤是学者出身,祖上是汉初楚元王刘交的师傅,几代都是读书人,邹鲁大儒,当丞相那会儿已经七十多岁高龄——霍光选丞相就喜欢这类人。
这老爷子前后差不多干了五年,现在老霍死了,大约是嗅到朝廷气氛有点异样,感觉皇帝似乎,不用似乎,真的就是不大喜欢自己……人要识趣,自己走和别人下逐客令赶你走,是有巨大区别滴。读书人、体面人,不能将事情搞到那一步。
宣帝很高兴,这老头识相,文化人就是聪明,准其辞职,给了很多赏赐,让其体面退休——之前宰相都是死在位子上,相当于终身制,退休一说,是从韦贤这里开始的,客观讲,开了个好头。
这老头,学问高,寿命也高,似乎八十多岁走的,在当时,相当高寿,而且儿子也给力,后来也做了丞相。
“六月,壬辰,以魏相为丞相。辛丑,丙吉为御史大夫,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兄子(疏)受为少傅。——资治通鉴”
韦贤是五月二十九辞职,转过月来——
六月初七,御史大夫魏相进位丞相;
六月十六,邴吉被提拔为御史大夫;
疏广、疏受叔侄俩,分别担任肽子太傅、少傅。
前文说了,魏相是抱了许广汉的大腿,通过老许这个顶级外戚的渠道直达天听,得到皇帝信任,所以丞相这个位置,真的是手拿把掐,计划当中的!
“肽子外祖父平恩侯许伯……”
这时候,宣帝的老岳丈、肽子的外祖父,许广汉,提出了一个建议……
用古人智慧
武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