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有人再次叫我“妈妈”。自从女儿去世后,我的世界就像是一座荒废的老宅,被厚厚的尘埃掩埋,没有生机,也没有光。我每天都活在回忆里,睁眼闭眼都是她的笑脸,耳边总是回响着她小时候奶声奶气地喊我“妈妈”的声音。那种痛苦像是一根钝钝的锥子,日日夜夜扎在心上,让我连呼吸都觉得沉重。这些年,我没怎么和外界联系,甚至连我的女婿——也就是前女婿,联系都少了许多。他还年轻,日子总归是要往前走的,我能理解。所以当他打电话说要带人来看我时,我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心里并没有太多期待。门铃响起的那一刻,我的手微微一抖,扶着门框站了几秒,才缓缓去开门。门口站着我的前女婿,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沉稳又礼貌,手里拎着一篮水果,目光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他身旁站着一个女人,年轻、温婉,脸上挂着一抹礼貌的笑容。“妈,您好。”她微微弯腰,声音柔和又真诚。我怔住了。“妈?”这个词好像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地扫在我早已干涸的心上,带起一丝陌生的悸动。她见我不说话,神色有些紧张,连忙又补了一句:“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想这样叫您。”我回过神来,嘴角动了动,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我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前女婿,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丝不安。我心里复杂得很。说实话,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女孩。我曾经以为,除了女儿,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这样叫我“妈妈”了。可当这两个字从她口中说出来的时候,我竟然没有抗拒,甚至……有那么一丝温暖。他们进了屋,女孩主动接过我手里的茶壶,说要帮我泡茶。她熟练地取茶、洗杯、倒水,动作干净利落,像是早已做过千百遍。“以前我妈总是这样泡茶给我喝。”她轻轻地笑了笑,把一杯热腾腾的茶递给我。我接过茶,低头看着茶叶在水里翻滚的样子,眼睛有些发酸。她对我很尊重,说话轻声细语的,眼神里透着善意。她主动找话题,问我平时一个人住习不习惯,喜不喜欢养花,要不要常去公园走走。她问得很自然,不是客套,是真的关心。而我的前女婿,也很自然地陪着她,偶尔帮她夹菜,提醒她饭菜合不合口味。他们的相处很舒服,不是那种刻意讨好,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饭吃到一半,她突然放下筷子,认认真真地看着我,说:“妈,其实我很早就想来看您了,但怕您不愿意见我。”我愣了愣,手指下意识地收紧了筷子。“我知道,我不是她……”她的声音轻了下来,眼里有些歉意,“我没办法代替她,可是,我是真的想照顾您。”我的鼻子猛地一酸。她怎么会不知道呢?我当然知道,她不是我的女儿,谁也代替不了我的女儿。可她的眼神是那么真诚,语气是那么小心翼翼,好像生怕我抗拒,生怕我伤心。我放下筷子,轻轻地叹了口气。“孩子,我没有不愿意见你。”我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哽咽,“只是……我有点不习惯。”她的眼睛亮了一下,嘴角缓缓扬起一抹笑意。“那……以后我可以常来看您吗?”我点了点头。那一刻,我的心里竟然有一种许久未有的温暖。后来,她真的常常来看我,给我带我爱吃的点心,陪我聊天,拉着我去公园散步。有时候,她也会在厨房忙碌,做几道她母亲教她的家常菜。她像是在用她的方式,悄悄地填补我心里的空缺。我还是会想女儿,还是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默默流泪。可是在某些时刻,当我听到她喊我“妈”,当我看到她笑着为我端上一碗热汤,我的心里,竟然不再是满满的疼痛,而是多了一点点温暖。有些人,虽然不是亲生的,却能用心意和善意,填补我们心里的空缺。原来,家人不一定是血缘决定的。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妈”字,就能把两个原本陌生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