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朝子亥
近年来,日本国内表示不欢迎外来移民,但是却打开国门,大量接纳中国人,事实上,在日本人的民意调查里,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不欢迎中国人,并且明确的表示“我不喜欢中国人在我们国家。”
可是现在,日本每年却大量接纳中国人,中日矛盾在历史舞台上一直都存在,可是也并没有影响日本接纳中国人,这是为什么呢?

阴谋论?腐化我国知识分子?
日本近几年不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我国人才前往日本,有人会发出疑问:这些优惠政策看似是一块儿肥肉,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想要同化人才,让他们接受日本的文化思想,好为他们的社会服务。事实证明,这种现象也确实存在。

不过,由于我国和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有很大的隔阂,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日本在吸引国外人才的政策上也是很保守,大多保守的对象就是我国的人才。
不过现实情况是,在大量去往日本的人才中,一半以上为中国青年。例如:中国优秀青年就任了山口县和三重县的国际交流员,以及勇闯日本环保业界的青年创业者胡浩。他们在日本也有着不错的发展。
这样的怀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早在抗日时期便有了类似的行为。到了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的思想也还是会存在,虽不像当初那么暴力那样的无所顾忌,但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的。

如果我说原始的思想已经消耗殆尽,大概也没有人会相信吧。比如在中国的日本演员回国以后,被日本公民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甚至有很多人对他大打出手,并且恶语相加警告他以后不许再回到日本。
就在这样的事件中看出来,那些原始的思想还是在日本人的心里,资本主义的思想并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殆尽,就是这样的日本人,居然为了抢占人才资源,实施各项人才政策,甚至引进了大量的中国人,这种情况确实不常见。
到如今,在台湾还能看到很多日本文字,这些年强调的历史教育,逐渐显露出来,社会在发展,教育和文学也在发展,由此可见,历史留下的印记深刻而明显,这些东西依旧蛰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那么国内人才逐渐流入日本到底是不是在腐化我国的知识分子呢,在历史上,日本人曾经进行奴化教育,在军事,教育以及经济上都存在文化的侵略。这些教育当然也包括宣扬帝国主义,哪怕知识渊博,哪怕文学造诣高深,也难免存在这样的思想。
但是,无论日本是什么意图,对外开放也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日本的人才引进到底是阴谋还是另有隐情?

日本的“抢人大战”更加专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严重,而日本作为亚洲第一老人国,在这种局势下,一定会更加“着急”。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各国开始进行注重人才的培养,而日本当然也不例外。本世纪初,日本便开始大量引进各国人才,毕竟,人才多才能使国家更好的发展。人力作为发展的主要来源,高端人才往往能坚守住国家的半壁江山。

再加上前几年疫情突如其来,导致日本国内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几年疫情开始缓和,各国对于人才的引进日益增长。例如:美国对拥有STEM专业博士学位的外籍申请人,取消了绿卡年度国别限制,以及新加坡在政策上最大的为引进人才“谋好处”。
日本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入了这场“抢人”大战。他们抓住了现代人更加注重利益的心理,制定了对于他们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好处。
2008年,日本扬言,要引进三十万留学生!修改各类入境政策,以及在各个领域企业陈立海外办事处,考虑到很多人不会日文,在生活和学业上有困难,日本政府特意帮助他们学习日文,为了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事实证明,日本在人才引进上,煞费苦心为海外青年大开方便之门。

日本政府修改了对外国留学生的工作限制,帮助了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在日本就业,希望他们能够长期留在日本。
日本新增加了“特别高度人才制度”。这项制度是专门针对外国人的,对于“各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机构”的高端外国人才,仅仅只需要工作一年就可以获得在日本永久居住的资格。
这对在日本的打工人们来说是件极其开心的事情,要知道,如果要是换做以前,拿到永久居住区至少要居住十年以上,大幅度的放低门槛,就是为了引进更多的海外人才,把他们留在日本,确实也很有成效。

在高端人才市场的抢占中,适宜的机会和未来的发展是吸引每一个海外人才的主要因素,而日本在这方面恰到好处的开展了一系列渠道,给了更多人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不但如此,还在政策上提供了帮助。
这样恰到好处的改革,无异于是敞开大门欢迎高端人才的加入。在国内错失的机会,现在有了新的选择,为什么不抓住呢?
当代年轻人,对于未来和自身利益有着很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诱惑”,难免有很多人选择到日本发展。

在去年日本的高端人才引入中,总计有1.7万人,其中,中国大陆占60%,远远高出了第二名的印度,印度仅仅只占有6%,这组数据说明,日本的政策对于中国人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日本“抢”人,是否造成我国人才紧缺?
众所周知,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但是他们国内现在最紧迫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特别突出,所以为了保障国内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国外吸引人才来为本国创造价值无疑就是最好的方法。
事实上,我国大量人才逐渐流向日本,除了因为日本的政策吸引人,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一是日本距离我国很近,交通也很便利;二是因为在小语种中,攻读日语专业的大学生较多,他们大多有语言基础,这也是一个优势;三是我国是人口大国,专业性的人才自然就比较多。
因为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年轻人又较少,接受教育的更加少,在日本,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仅仅占25%,在研究生人才这方面就会比较稀缺,所以,国内的大学生在日本就会被当作宝贝。
虽然,日本会接纳大量的中国高端人才,但是国内人才跑到日本也并非就是人才的流失。倘若在国内没有合适的发展道路,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他们也只能换一个地方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发展,获得更高的成就,大多数科技人才最后还是会选择回到祖国,在国内发展,选择在祖国继续深造。

最近几年,虽然我国大量人才流入日本,但其一直秉持中日共同发展,在日本进行科研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中国。其次,我国也在日本“抢”了不少顶尖科学家,他们每一个在学术界都是不可缺少的领军人物。
例如:东京理科大学原校长藤岛昭,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上海理工大学,藤教授是光催化之父,拥有较高的学术威望,多次被提名诺贝尔奖,所以,藤教授的到来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藤教授在我国化学人才的培养上做出很多成就,帮助过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学术上,他有非常犀利敏锐的判断力。过去的十年里,他培养的留学生,其中三位已经成为我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脑神经科学家御子柴克彦在日本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在日本最有能力拿到诺贝尔生理学奖的人,这样有能力的人,在19年加入了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
纳米机器人之父福田敏,加入了北京理工大学,他研究出的纳米机器人在癌症的治疗有这很大的作用,是医学领域上一个很大的突破。
然而,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只有在顶尖名校毕业,有着较为突出的学术造诣,在行业里具有领头的能力或者是行业里的专家才能被称为高端人才。

日本对于引进人才推行了很多福利政策,而我国当然也从来不示弱,对于科技发展的需求,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条件。对于人才的待遇,我国也愿意花费几个亿为其组建材料,建造学院。所有的科研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在这方面,国家从来都不会吝啬。
由于日本政府的经济紧张,所以钱只能投到短期可以见到效果和收益的小项目。像这种项目一般都是带不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而我国拥有更加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撑得起更为庞大的项目,在科研上的发展也更为可观。

在中日“抢人”大战里面,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占了上风,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实力,给了科学家更多的支持,提供了更好的科研条件。
面对这样的局势,日本人也束手无策,他们也只能看着。所以,我国目前的人才流失现状还较为乐观,没有这么糟糕,我们反而会培养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奋斗!

我国始终坚守高端人才的半壁江山
众所周知,中日关系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但在这个注重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化发展,这些微妙的关系逐渐弱化,更多人愿意选择在合作中得到共赢。

而在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和引进这方面,我国作为人数大国,从来都拥有高端人才的半壁江山。中华民族都拥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以及对于自己追求事物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主要有科技部的深入实施,鼓励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中科院建立特聘研究员,以及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如今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在不断创新中成长,在一次次突破自我,挑战自我中学会更多的东西,这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生存的经验之谈,表明了人才在一个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的我们要发展,就要在研究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面对社会新局面,我们要努力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朝着国家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而努力,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求学精神要有,国家荣誉感,归属感也要有。

时代在发展,在这个阶段,我们想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更要深入的学习科技,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一定的成就,而无论面对怎样的形式政策,无论面对国外的如何加压,我们都将坚定不移的为我国的发展而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
通过中日“抢人”大战这一现象也说明,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培养人才,以及如何留住人才?是我们今后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坚定不移的为国家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资料:
1.藤岛昭.百度百科.
2.《中日开始抢人大战》今日看盘.
中国人去日本,都是干苦力活,日本人到中国有干苦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