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份,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这也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由于再生资源销售方多为自然人等,对外销售产品无法自行开具发票,需要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但现实情况是代开程序较为复杂,销售方也不愿意配合收购企业取得发票,导致收购企业在收购环节无法取得发票,而“反向开票”恰好能够有效解决无法取得发票的问题。
“反向开票”政策解决了行业“第一张票”的问题,将为“金税四期”全面上线扫清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再生资源行业“税收洼地”的问题,规范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化发展。
下游采购商从简易计税公司采购含3%专票的货源,可能需要支付3.1-3.8%的手续费,含税费成本和0.4%左右服务费。而钢厂接货户头收取的服务费将从现在的7.2%左右,升高到7.4-8.1%。但是能够争取到双返政策的工信部准入基地,税负成本不升反降,准入企业含金量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引导废钢铁加工企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推动废钢行业规范发展,加大加快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王方杰在大会上向数百家废钢铁加工企业和用废钢厂作了关于中国废钢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王方杰指出,2023年全国废钢铁资源总量约2.6亿吨,约战再生资源总量的2/3。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约为9万家,从业人员约1300万人,根据推算废钢行业回收企业数量约6万家,从业人员近千万人。
目前废钢铁工信部准入企业825家,总加工能力约1.7亿吨。而全国有一定规模的废钢加工企业超过2000家(按社会废钢量2亿吨,平均单个加工企业加工量10万吨测算),从业人员约几十万人。
进口再生钢铁原料方面,2023年再生钢铁原料累计进口53.32万吨,年同比降4.60%。整体上看,当前再生钢铁原料进口总量偏小,主要问题一个在于标准偏严格,达标的流通商品量小价高,其次海关严厉查处固废进口,容易造成误判误伤,增值税比例高,价格长期倒挂,进口时间窗口短。他建议:一、应尽快修订标准,增加品种,优化对夹杂物的要求。二、对于小幅超标的货物,以退运处理为主,谨慎启动固废鉴别和追究刑责。三、研究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相关政策,提高价格竞争力。
财税政策方面,钢协在有关部门召开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研讨会上重点汇报了促进废钢铁利用的建议,在有关协会的建议下,讨论通过了“反向开票”解决再生资源领域进项税票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重视。3月1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7号)明确,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做法。通过“反向开票”赋予废钢回收企业规范合法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为困扰废钢行业多年的“第一张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极大的推动了废钢铁规范化发展。
王方杰表示废钢铁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用废钢炼一吨钢与铁矿石相比可减少4.3吨原矿开采,节约350千克标准煤,减少1.6吨二氧化碳排放,并可减少3吨固体废物排放,废钢铁相关企业和用废钢厂应充分发挥废钢铁自身独有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优势,加大加快利用废钢资源,促进钢铁绿色低碳发展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保障国家资源供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需求大幅改善的可能性较小,废钢或将维持偏弱震荡格局一季度以来,国内废钢采购均价同比下降,走势整体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自2月份以来,螺废价差就一直维持在800元/吨上下,废钢的边际效益大幅下降,而这一指标表明我国当前的钢铁产品供给越来越充分,这也是国内钢铁市场价格疲软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地产降首付、降房贷利率、放开限购等政策持续加码,但现实层面改善依然较为有限,1-4月份前100房企累计实现权益销售额8157.8亿元,同比下降了47.97%。而国内钢铁企业经营利润方面则逐年下降,高景气度周期已过,钢厂进入存量市场博弈阶段,钢铁产能呈现结构性过剩。
(废钢行业加工产能过剩)
在这一过程中,废钢相关加工企业成为了夹心饼干,面临着下游钢厂压价、上游货源价格居高不下的窘境,行业内卷严重,废钢场地普遍开工负荷不足。
当前的核心矛盾仍然是钢铁产能和需求见顶回落的阶段性过剩,钢材产量只能通过低利润来压制,在钢企利润偏低的大趋势下,废钢需求大幅改善的可能性较小。但从供应端上看,考虑到反向开票政策的持续影响,以及7-8月份进入淡季,废钢资源相对来说还是略有偏紧,废钢会紧跟螺纹波动,螺废价差继续保持低位,6mm重废有望维持在含税2800-2900左右,不含税2700-28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