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首宋朝七律,水平不逊色于经典唐诗,我不信有人全都读过

驶向一江诗词 2025-04-02 12:32:57

精挑细选,分享经典诗词给朋友们欣赏,弘扬传统诗词文化,善莫大焉。

本文是宋诗七律专题,分享精彩的6首宋朝七律,这些诗水平很高,不逊色于经典唐诗,但知名度不高,你未必读过。

到底是哪6首宋诗七律佳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

第1首 北宋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等执掌朝政,专整包括苏轼在内的元祐旧臣,结果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贬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长达七年之久。

哲宗病死后,苏轼才遇赦北还,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他从海南岛返回的途中写了这首诗。

此诗回顾了作者被流放到南方的经历,表达了他遇赦北归的兴奋,诗句间弥漫着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坚强自信、旷达豪放的襟怀,作者不屈不挠的品格和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第2首 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七律是北宋少有的佳作,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为赠给好友黄几复而写。

黄几复自少年起就是黄庭坚的好友,黄庭坚诗中盛赞黄几复廉正、干练、好学,对其垂老沉沦的处境表示惋惜,抒发作者对友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愤慨。

全诗用语自然,感情真挚,很能打动人心,“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更是诗意盎然,成为千古名句。

第3首 南宋陈与义的《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陈与义随同流亡的士人一起南下,几年后他流寓至岭南,其间辗转流徙于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地。陈与义在广东期间,写了不少怀念故国、哀伤国难的诗,这首就是其中之一。

此诗首联写登山楼后的所见所感,营造了一种忧伤国事的悲怆气氛;颔联写登楼所见的景象,但景语含情,飘摇的风雨象征国破家亡之后的悲痛和哀恨;颈联是写诗人登楼后的感慨,也是诗人对时局的忧思;尾联用典,作者希望能够有勇士复国,体现出他的爱国精神。

全诗风格雄浑悲壮,音节宏亮顿挫,气象浑厚,笔力遒健,有老杜《登高》之余响。

第4首 南宋陆游的《黄州》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受命为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作者目睹前代遗迹,想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名篇,他感慨万千而写此诗。

此诗是作者西行入蜀,见赤鼻矶旧迹触景即兴而作,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和渴望祖国统一的激情,表达他对于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悲愤情怀。

全词词意凄怆,感情真切深沉,悲痛低沉,哀惋悱恻,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佳作。

第5首 宋朝洪炎的《次韵公实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这首诗作于靖康之变(1127年)以后,当时汴京失守,中原沦陷,作者洪炎寄居客地,与其好友郑公实屡有唱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此诗由雷雨触发,从个人处境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灾难,感叹“田园荆棘”、“河洛腥膻”,有志上疏陈情,而又自恨人微才弱,遂将一腔忧国深情倾注诗中,全诗虚实结合,寓情于景,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6首 宋朝汪藻的《春日》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这首《春日》很有意境,是汪藻的成名作,但有几处失替,严格来说并不是七律。

作者当时官职闲置,无所事事,所以趁着春日出外踏青,将自己的所感入诗,用如椽大笔描绘出如此一幅富有诗情的田园风光美图。

全诗用语自然流畅,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作者的心理活动贯穿全篇,全诗看上去似断实连,令人称道。

宋朝很精彩的6首七律分享完了,这些诗水平极高,值得推荐给朋友们欣赏,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回味。

朋友们,欢迎欣赏好诗,文中这6首七律你曾经读过几首?欢迎分享高见。

0 阅读:23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