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冷门美诗词,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美了眼醉了心

长风文 2025-04-12 04:16:51

【1】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李商隐出门寻花,他沉浸在烂漫的花丛中,不知不觉就像喝了美酒般靠着树沉沉睡去,等他醒来时,太阳已经西斜。深夜宾客散尽酒也彻底清醒,兴致不减的自己独自持红烛静赏残花。

李商隐以“醉”写痴,借“残花”喻人生暮年。深夜持烛赏花的执拗,是对美好消逝的深情挽留,更是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2】

《答人》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偶然来到松树下,便以石头为枕头舒舒服服地睡下,在这深山之中,没有日历来记录时间,甚至都不知道又过了一年。

这种对时间的淡化,让我们感受到在松树下高枕而眠隐者远离尘世喧嚣的惬意与洒脱。

【3】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在山与天相接的地方,有烟雾袅袅升起,透过茂密的竹林,窥视到那渐渐落下的夕阳,鸟儿飞向屋檐,白云从窗中飘出。

一个 “窥” 字,仿佛我们也跟着诗人一同透过竹叶的缝隙,看到那一抹余晖。云朵竟然从窗户里飘出来,这奇特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山中的清幽与神秘。

【4】

《清溪泛舟》

张旭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旅人倚靠在远行的船桨上,在暮色之时唱起了劳动的歌谣,笑着伸手去揽那水中月,怎么看也看不够这清冷的月光。

劳顿旅途因月光而治愈。诗人将孤独化为诗意,以“笑揽”二字点破:真正丰盈的心,连寂寞都能酿成浪漫。

【5】

《江楼夜话》

白玉蟾

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

楼阁在江面雾气的笼罩中呈现一片白色,屋内的灯花在夜雨中闪烁着青色的光,九重天上没有梦境,这份心境只能托付给黎明前的孤星。

整首诗通过对江雾、灯花、夜雨、晨星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而又充满希望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守内心信念的执着。

【6】

《又自赞》

杨万里

江风索我吟,山月唤我饮。

醉倒落花前,天地为衾枕。

江风催我吟诗,山月邀我饮酒。醉倒在落花前,把天地当作被褥枕头。

整首诗营造出一种自由、洒脱、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放浪形骸的豪放情怀。

【7】

《答陆澧》

张九龄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松叶可以用来酿酒,春天来了,不知道酿了多少这样的酒。我不害怕山路遥远,即使是踏着积雪,也要去看望友人。

以松叶酿酒的奇想,“踏雪相过的行为,写尽友情的纯粹。风雪无阻的奔赴,只为共饮一杯春意,这友情十分动人。

【8】

《寄远》

杜牧

前山极远碧云合,清夜一声白雪微。

欲寄相思千里月,溪边残照雨霏霏。

远山隐没在碧云中,寒夜传来一声雪落的声音。想借明月寄托相思,却只见溪边夕阳与细雨交织。

杜甫将思念之情与凄清的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凄美、惆怅的意境,让我们深刻体会他那深深的思念和无法排解的忧愁。

【9】

《梅花绝句二首》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听闻梅花在清晨的微风中绽放,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梅花像雪堆一样洁白。面对如此美景,不禁感叹怎样才能将自己化作千千万万个,让每一棵梅树前都有一个自己。

诗人恨不能分身千万,独赏每一株梅花。这种“贪心”背后,充分表达了陆游对梅花的极度喜爱之情。

【10】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清晨起来打开门,看到满山都是积雪,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后初晴,云层淡薄,阳光虽然照耀着,但依然透着寒意。屋檐冰棱未化,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

郑板桥以画竹笔法写梅:檐冰未滴、寒梅凝霜的“定格画面”,让“清孤”二字有了具象。

这是文人风骨的自我写照——冷处偏佳,别有根芽。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