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姨,我憋屈啊!
我是老张,今年62岁,是一名退休教师。儿子儿媳在城里打拼,将5岁的小孙子托付给我和老伴照顾。本以为含饴弄孙是福气,可如今家里却天天乱作一团,简直是鸡飞狗跳。
儿媳妇属于“科学育儿派”,她每天都要视频查岗:辅食得用电子秤称出精确的克数;玩具一定要用酒精棉片至少擦拭三遍;只要孩子稍微咳嗽上那么几声,她就要把把孩子送往医院。我和老伴是以传统方式养育了四个孩子的,现如今我们却被抨击“不卫生”“固执守旧”。上个月小孙子受凉发烧,我用艾草煮水给孩子擦身,儿媳知晓后,赶忙赶回,大声指责我:“爸您这是迷信!”
儿子夹在中间只会和稀泥:“爸,您就依着我们年轻人吧。”我心中好似堵了一团棉花;我们出钱又出力,竟然反而遭到埋怨?现在带孙子就像走钢丝一样,多说一句话或许就会引发争吵,可不管又会心疼孩子。
梅姨,这个年代当爷爷奶奶怎么如此艰难呢?
——憋屈的老张

憋屈的老张:
老张啊,你这不是带孙子,是捧着个“火药罐子”哟!
先给你讲个道理:育儿就像种树,儿子种是白杨,而孙子则要当盆景来养。你们那代人在育苗的时候都“接地气”,就算遭遇风吹雨打,依旧能够好好长大;但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养孩子就好像雕琢玉石一样,特别害怕孩子受到哪怕一丁点儿的磕碰。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其实都是出于爱,不过却偏偏存在着理念上的矛盾和冲突!
你说憋屈,我信。但我们得明白,儿女越是紧张,其实就说明他们越害怕自己当不好爹娘。你瞧儿媳盯着电子秤的那股劲儿,哪里是嫌你啊?分明是新手妈妈内心慌乱,把刻度盘当作救命绳呢!你当年抱第一个娃的时候,不也会在半夜三更去摸孩子的鼻息吗?
老法子用不得?咱换一种说法!用艾草擦拭身体,别只是说“偏方”而要称作“古法物理降温”;追着给娃喂饭,不要提“多吃长个”,而是改成说“爷奶牌爱心能量补充”。说话拐个弯,年轻人或许就能听进去了。
儿子那一句“听我们年轻人的”,你别生气呀。其实这是在给你找个台阶下呢!下回见到儿媳的时候,你可以拍拍胸脯,说你们来指挥,我就当个后勤部长!”接着呢悄悄给小孙子塞一块糖,对他眨眨眼,说这可是咱们俩的革命友谊哟。”隔辈亲嘛,讲究个心照不宣。
最后送你三字诀:
一“退”——洗澡喂药让儿女管,咱只管讲故事、扎风筝;
二“守”——孩子磕碰时拦着别家老人说“你妈不要你”;
三“笑”——他们较真时,你就乐:“现在养孩子比造卫星还精细!”
记住喽,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你把那醋味儿,慢慢地熬成了糖浆,他们总有一天会咂摸出其中的甜来。
等着听你和小孙子放风筝的乐呵事!
梅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