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4年的DENON数码录音说起

耳机带师小白 2024-11-08 11:04:39

日本DENON(日本哥伦比亚)早在1970年代就开始PCM数字录音,是这方面的先驱。西方主流唱片公司要到1980年代才开始逐渐运用数字录音技术。

下图这套唱片很有意思,因为它记录了1974年的录音技术转换——1974年5月的录音还是模拟方式录的,到了1974年11月就变成数字录音了。收录的是法国小提琴家Gerard Jarry演绎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双小提琴协奏曲等。录制于巴黎一所教堂,明显是日本人把当时还稀有的数字录音机搬到巴黎去的。

最终5首小协里,5月份录制的3/4/5是模拟录音,11月录制的1/2等是数字录音。有兴趣的可以对比两种不同的录音方式带来的声音差异——确实有差异,数字录音的小提琴音色稍稍尖一点点。应该说70年代已经是模拟录音高度成熟的时期,所以模拟录音品质已经很高,切换到当时新的数字录音,除了信噪比有所提高外,就音色而言并未有提高。

早期的数字录音,和当时已经高度成熟的模拟录音,哪个更好呢?我倾向于认为后者更好,虽然模拟录音会多一点点底噪。主要是好在声音的质感、音色质地,模拟录音更好听,而早期的数字录音还不够完善,出来的音色会有点小小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数码味”。其实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味”的问题基本是解决了,但这个词直到今天还挂在一些发烧友嘴边。其实,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的基本原理和方式不同,声音呈现出来有些小差异是正常的,两者大体也是各有千秋的关系,不必用贬义词来形容数字录音。

前面提到,1980年代欧美的主流唱片公司都逐渐转到数字录音了。背后的驱动力一方面这是“新技术”,另一方面是录音师都很喜欢新的数码录音,因为它COPY无失真、不会添加底噪,这是模拟录音所没有的优点。模拟录音在后期编辑时每COPY一次会多一层底噪,声音也会多一点染色,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也是令录音师们头疼了几十年的“痛点”。所以拷贝无失真、无底噪的数字录音一出现,录音师们第一个就热烈欢迎。

有意思的是,DENON开发PCM数字录音的时候其实CD都没有出来,所以数字录音没有数字形式的出版媒介,当时制作的数字录音最后还是以黑胶唱片出版发行的,只是在唱片上注明了PCM Digital。到后面1980年代CD普及了,DENON才以CD形式再次发行这些数字录音。具体到这个录音,是1975年DENON先出版了LP(下图),CD要到1987年才出头版。

当然,铁幕后的前苏联和东德在这方面反应慢一拍,80年代还在用模拟录音设备,要到近90年代才开始更新换代。所以我们现在仍可以听到前苏联的Melodiya、东德Eterna的80年代模拟录音。

(完)

0 阅读:5

耳机带师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