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手机影像能力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即使外围参数也很关键,淡是传感器技术逐渐成为决定成像质量的核心要素。
尤其是近几年,索尼与豪威(OmniVision)两大传感器巨头相继推出旗舰级产品——索尼LYT-900和豪威OV50X,分别代表了当前行业的技术天花板与国产高端传感器的突破。
其中前者已经被许多手机厂商进行采用,后者大概率会被小米16 Pro与荣耀Magic8 Pro系列进行首发采用。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先耐心期待下具体的发展,但为了更详细的了解,笔者给大家汇总了两颗传感器的差距,一起来看看有多少区别吧。
从基础规格来说, 基础规格豪威OV50X拥有1英寸大底,5000万像素,单像素尺寸1.6μm,支持四合一像素合并(输出1250万像素)。
动态范围:110dB HDR(单次曝光),支持三通道HDR技术;视频能力支持8K裁切变焦、全分辨率60帧/秒、1250万像素模式下180帧/秒高帧率。
对焦技术支持100%覆盖率的四相位检测(QPD),提升全场景对焦速度与精度;且拥有PureCel Plus-S堆叠技术、双模拟增益(DAG)HDR、TheiaCel™单次曝光高动态范围。
可以看出来,豪威传感器强调高帧率视频与全场景对焦,对于常规拍照上来说,应该会有着很舒适的表现。
而索尼LYT-900同样采用1英寸大底,拥有5000万像素,单像素尺寸1.6μm,支持双转换增益(DCG)与ISO融合功能。
而且饱和信号量较前代IMX989提升1.3倍,支持更宽广的动态范围与低光纯净度;视频能力支持8K/30帧视频录制,功耗优化显著,支持4K长时录制。
并且采用22nm先进制程(前代IMX989为40nm),功耗降低30%,性能更稳定,可以说以制程优化与动态范围扩展为核心,兼顾功耗控制。
从效果上来说,也是很强悍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能够被众多手机厂商进行长时间使用体验的关键要素。
其次来对比下动态范围,OV50X的110dB动态范围通过TheiaCel™技术实现单次曝光HDR,适合极端光比场景(如逆光人像、夜景灯光),减少多帧合成的伪影问题。
LYT-900则通过硬件级DCG技术与算法优化,提升饱和信号量,在复杂光线(如日落、室内混合光源)中保留更多高光与暗部细节。
同时OV50X的QPD四相位检测实现100%覆盖率,尤其适合运动抓拍与视频追焦,例如宠物、儿童等动态主体。
LYT-900凭借低功耗设计,支持更持久的8K视频录制,同时结合索尼算法,在防抖与色彩过渡上表现更自然。
弱光表现上也有很大的不同,OV50X的PureCel Plus-S技术通过堆叠结构减少电路干扰,提升信噪比,配合四像素合并技术,暗光成片噪点更低。
LYT-900则依赖22nm制程的能效优势,在长曝光夜景中降低发热,延长拍摄时间,因此差距上很明显。
而且市场定位与机型适配也很清晰,其中OV50X瞄准国产高端市场,预计由小米16 Pro、荣耀Magic8 Pro等机型首发,主打性价比与差异化功能。
LYT-900已确立“影像机皇”地位,应用于小米15 Ultra、vivo X100 Ultra等旗舰,主打全能影像与品牌溢价。
另外要说的是,这两颗镜头传感器的卖点都非常清晰,但也可以看出来一点,那就是搭载的新机实力都不弱。
尤其是核心配置上,基本都会搭载骁龙8系列芯片,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需要强悍的算力来对其进行发力。
而且,除了大底传感器非常强悍之外,还需要超广角镜头、潜望长焦镜头,以及出色的影像算法来进行加持。
所以可以预见,2025年后的旗舰手机影像将呈现“双雄并立”格局:索尼继续引领技术高度,豪威则通过差异化功能抢占细分市场,最终受益的,将是追求极致影像的全球消费者。
综上信息所述,接下来的国产高端旗舰手机市场,在供应方面会有一些改变,对于用户来说,则需要好好考虑了。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传感器的对比有什么看法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差距不重要,最重要它是国产,万一有一天被卡脖子,它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AI文
制程不行也蛋疼,吃过989的亏
小编,手机摄像头传感器,关键得有手机厂拿来用,适配.打磨!系统优化,也很关键!…
OV50K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