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项立刚“民科观察”与何作庥“文科思维”哪家强?

一杯醽醁 2024-06-21 19:34:04

△何作庥和项立刚的口水大战

在头条最热闹的口水战我觉得不是郭松民紧咬胡锡进“臣妾主义”不放,也不是何作庥处处攻击司马南在反对改革开放,因为胡锡进和司马南对他们都不屑一顾,懒得搭理,所以他们之间的争斗都是单方面的,激不起多少浪花。我到觉得最为热闹的是“河象之战”,也就是何作庥和项立刚的口水战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白热化程度。

何作庥不再直呼项立刚之名,而是说他是颠倒黑白的“小人”,他太差的科学基础已经举不起反伪科学的大旗,是典型的“民科”作派,企图靠自己单枪匹马打倒“官方”科学家,无非是野蛮的“风车巨人”,既可悲又可笑。

△民科典型的狭隘思维

而项立刚也撕下温情脉脉的面具,不再以晚辈的身份把何作庥当做比他父亲还要年老的长辈来看待,不再用净化器、消毒器、助听器这样的小恩小惠来拉拢、诱惑、打动何作庥,不再委曲求全,怀着求同存异,大度宽容的心理去博得何作庥的欢心,而是直指何作庥是无专著,无专利,无理论;混工作,混文凭,混学位,混人生的“三无四混”的政工干部,是用典型的政工干部的习气和文科思维来扣帽子打棍子,以势压人,扯虎皮做大旗,身在科学界却不是科学人,妄想启蒙思想和拯救世界,是文科中的典型公知,项立刚言语刻薄尖酸跃然纸上,看似客气的左一句右一句的“何老师”充满嘲讽和不屑。

他们两个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意思的是项立刚拿出他的两本书和说了无数次的专利质问何作庥有没有他一样的科研成果?试图反驳和证明他不是科学领域的门外汉而是真正有实力的科学研究人员。而何作庥也不是吃素得,在他看来也不是浪得虚名,何作庥说他与人合作做了一个层子模型,这属于对粒子物理学的基本贡献,获得了自然科学二等奖,因此被选为学部委员。到底谁的贡献大?不言而喻,项立刚的所谓专利和5G技术以及对芯片的预测怎么能和何作庥的贡献相比,否则他也不要当院士和学部委员?

△五十步笑百步的可笑态度

在他们的缠斗和争论中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民科”,另一个是“文科思维”,他们两个人都想甩脱这种对方强行扣给他们的帽子,何作庥说项立刚是“民科观察”,而项立刚说何作庥是“文科思维”,我觉得他们两种思维都有,都在标榜自我清高和优越而已。“民科”虽然指的是科学领域的门外汉,但同足球领域,医学等领域的门外汉都是一个意思,都是无知者无畏,自我意识很强,往往是感情支配理智,情绪化很严重的看待问题。

比如项立刚说中国的科学技术比美国强就是典型的“民科”观点,因为他对中美科技实力没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评价,中国有优于美国的科学技术,比如通讯,轨道,船舶,但美国也有强于中国的技术,比如芯片,核动力航母,航天技术,不能一概而论,从总体而言中国的科学技术弱于美国是不争的事实,不是我们妄自菲薄,我觉得靠吹牛逼是争不来的。

再比如何作庥认为中医90%都是糟粕,只有10%是精华,他还用鲁迅的话来佐证“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还强调要别人去解决认识问题,其实他也是典型的“民科”思想。我国在医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恰恰是在中医方面的突出成绩。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就是研究中医的,屠呦呦因对青蒿素的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使数百万人免于死于疟疾。她除了研究出青蒿素,她还创制了新型抗疟药双氢青蒿素,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疟疾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能说中医是糟粕和骗人的把戏吗?只能说中医有不科学的地方,也有治不好病的药方,但不能一棍子打死,说百分之九十都是糟粕和害人的,是非常片面和偏执的言论,是典型的“民科”思维在作祟。

△何作庥偏激过左的中医理论

有“民科思想”的人有时缺乏科学的系统性。

对于科学问题的探讨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科学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他们可能仅凭一些零散的信息或经验,就试图对科学问题做出解释或判断。

他们可能会基于自己的直觉、偏见或某些特定的信仰,对科学问题进行解释或评判,而不是依据事实和证据。

在某些情况下,民科思维可能会表现出对科学权威的挑战和质疑。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理论或观点比现有的科学理论更为先进或正确,从而忽视或否认现有的科学成果和结论。

他们可能会倾向于将其简化或过度概括,可能会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原因或解释,从而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何作庥和项立刚都不同程度犯了以上的错误。

△何作庥直接骂项立刚是“民科”和“小人”

项立刚为了报复何作庥给他戴的“民科”帽子,也给何作庥戴了一顶“文科思维”的帽子,而这个帽子我觉得有些牵强附会。项立刚试图从何作庥政工干部的身份找突破口来证明他虽然长期在科学界,但却是地道的文科出身,因为在他看来何作庥没有真正从事科研工作而是作为思想动向和后勤保障部门的领导来发挥协调的作用,显得无所事事,所以才有他的“三无四混”的看法。

其实项立刚没有讲清何作庥的“文科思维”,只是把他的政工习气来作为靶子,比如乱扣帽子、乱打棍子、仗势欺人、扯虎皮做大旗来批评他的“文科思维”。政工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还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沟通和领导能力,政工干部的实际作用远非“文科思维”所能概括。

△项立刚大谈何作庥的“文科思维”

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之间并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划分,更不是说学习理工科的人就具有理工科思维,学习文科的人就只有文科思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区别,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与其所学专业无关。不可否认,文科思维有感性、肤浅、不深刻的一面,他们往往掺杂着自我价值和道德的判断,有时候也把自己的价值判断称为“常识”,显得主观片面。

在现代社会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因此,将学科简单地划分为“文科”和“理科”,并以此作为评价一个人思维方式的依据,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应该摒弃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项立刚试图用政工干部的标签来解释何作庥的文科出身和思维定式

项立刚是文科出身,后来跳槽干了一些他认为通讯领域的理工活,但他骨子里有根深蒂固的“文科思维”,常常自我标榜和自我吹嘘,给自己树立高大上的人设,企图在价值取向和科学认知方面高过或者优于何作庥和其他人,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当然何作庥不是没有“文科思维”,他对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判断,对共同富裕的看法,对某种理论的阐述都有“文科思维”的幼稚病,表现了他的感性,肤浅和顽固不化。

其实“文科思维”不是钻牛角尖,走进死胡同,很多时候“文科思维”是人文思想的光辉在闪耀和传承,比如“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提出“自由、民主、科学”的口号就起到了思想启蒙和价值引导的作用。他们是文科思维的代表和精英,并不是像项立刚说得扯虎皮做大旗的虚张声势。

△项立刚谈何作庥的“文科思维”

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批判打倒对方必然有巧舌如簧的说辞和对某种现象的自我解释和歪曲,比如在何作庥口中的“民科”观察和在项立刚嘴里的“文科思维”并不是一无是处,都有它们积极正面的一面。

“民科”是对科学的一种热情而并非都是盲目和狂热。而“文科思维”有它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温度,并非浅薄和无知,如果攻其一点而不计其余,用偏执狭隘的思想去看待对方的观点无疑都是颠倒黑白的“小人”,所以他们相互嘲讽挖苦对方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两,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网上的争论只能让人看笑话,自我贬低形象。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阅读:0

一杯醽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