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的运用验案

灵素小药童 2025-02-18 18:14:00
逍遥散

乙型肝炎

患者,男性,38岁,业务员。2009年10月15日初诊。诉肝区不舒,伴有胀痛,其他情况正常,西医确诊是乙型肝炎大三阳。按肝郁胆滞,湿热蕴结治疗。

投以柴胡12g,当归10g,白芍12g,薄荷10g,生姜3g,甘草3g,白术12g,茯苓12g,苍术12g,陈皮10g,厚朴10g,黄柏10g,茵陈12g,虎杖12g,郁金12g,佛手12g,青皮12g。服药5剂后,自觉胁部不适好转,续原法随证加减,再服20余剂后,病证转为小三阳。为了加强逍遥散的作用,往往随证加入其临床常用的配伍组合,以解决气、血、津液、神、肾精不同方面的问题。

针对气的常用配伍组合:

①香附、郁金、佛手、厚朴、炒莱菔子,意在增其理气开郁之力;香附、郁金主要针对胸胁胀满,佛手、厚朴、炒莱菔子主要针对脘腹痞满。

②牡丹皮、栀子,意在增其解郁散火之力,二药结合应用治疗肝郁化火作用突出。

③夏枯草、连翘,意在增其清火散结之力。

针对血的常用配伍组合:

①郁金、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兼有散郁热之功,用于气滞血瘀之证,鸡血藤、川芎亦可随证加入,三棱、莪术,行气活血力量较强,多用于破血散结。

②生地黄或熟地黄,治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血虚加熟地黄,血虚而生内热者加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亦多随证加入,二药合用,同归肝、肾经,滋补肝肾。

针对津液的常用配伍组合:

①车前子、薏苡仁:二者相须为用,共同治疗水湿内停之证。

②半夏、陈皮:可增强理气化痰之功,用于气郁津聚为痰。海蛤壳、瓦楞子、白芥子、浙贝母有化痰散结之功,用于气机郁滞,痰浊壅阻而致的瘿瘰病、瘿气、结节肿块。

③茵陈、虎杖:二者配伍清湿热、利胆气,用于湿热蕴结之证。

针对神志异常的常用配伍组合:

①郁金、菖蒲,菖蒲、远志:菖蒲远志解郁醒脑、开心窍用于情志抑郁不解,痰瘀蒙蔽清窍、心窍,出现癫痫、神昏、失眠、胸腹胁肋、诸痛肢体麻木或不用。郁金、菖蒲,稍偏重于瘀;菖蒲、远志稍偏重于痰。

②酸枣仁、柏子仁:增强养心安神之功,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宁心安神,多用于失眠证治。合欢皮、夜交藤亦可随证加入。或随证加入安神散,即炒酸枣仁、合欢花、琥珀粉配制而成。

针对肾精的常用配伍组合:蜈蚣、菟丝子、沙苑子:以逍遥散疏泄、畅达肝气,帮助肾精的施泄,反应其生机活力,以蜈蚣通络,且能振奋阳气,菟丝子、沙苑子补益肾精,使疏泄正常、生机勃勃,用于治疗不孕、不育。

逍遥散的治疗范围很广,如内科: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胆囊炎、慢性乙型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痉挛、抑郁症、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妇科:月经不调、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眼科: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皮肤科:黄褐斑。[秦凯华,邓中甲,李达.邓中甲教授临床运用逍遥散经验举隅,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3):29-31]”

胆管结石

高某,女性,71岁,退体教师。1993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胆囊手术切除后7年,右上腹隐痛1年。B超见肝内胆管结石。现症:右上腹隐痛,窜及胁背,口干苦,尿黄,纳差神疲,舌边红,苔薄白,脉弦滑。辨证立法:肝脾不和,湿热内蕴。治宜清利肝胆湿热,健脾养血通络。方用逍遥散加味。

处方:柴胡10g,薄荷10g(后下),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白术10g,炙甘草6g,茵陈15g,金钱草30g,海金沙10g(包),菖蒲10g,郁金10g,川楝子10g,泽兰叶10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经过:连服上方30余剂,诸证消失。1994年3月24日复查B超,肝内胆管未见结石影,患者非常高兴。然口干思饮,舌边红,脉弦滑。守方去海金沙、菖蒲、郁金,加天花粉20g五味子10g 再服15剂,以资巩固。(董振华.祝谌予临证验案精选.北京:学苑出版社,1996)

月经过多

于某,女,36岁。2008年8月初诊。月经量多半年。B超检查提示盆腔无器质性病变,排除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患。曾服用云南白药、宫血宁、安络血、维生素K3等药治疗疗效欠佳。正值月经期第5天,仍然量多、色深红质黏稠、有血块,小腹胀痛,面红烦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诊为月经过多,证属血热型,用加味逍遥散加味。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2g,白术12g,茯苓12g,薄荷9g,甘草9g,龙骨18g,煅牡蛎18g,乌贼骨18g,地榆18g,珍珠母18g,牡丹皮12g,炒栀子15g,茜草15g。服3剂后症状好转,经量减少,于第8天经净。后于月经周期第14天又续服3剂,持续调理4个月经月经周期,诸症消失,月经量、色、质均正常。[孙显祥.加味逍遥散加味治疗月经过多3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37]

2 阅读:15
评论列表
  • 哈。因人而异是不错。问题中医做的到吗。因人而异前提你得知道药量如何来。然后你才能做到因人而异。你连药量如何来做不到。你如何因人而异 就因为你每个人药量不一样所以就叫因人而异啦。就比如你用体重不一样所以不一样。那你得先知道多斤用多少克。然后你才能根据体重不一样来计算出不一样。那你那本中医书就测量因人而异的异的方法。以及测出后这个异如何转成药量的。你那本中医书中的方子对你的因人而异的异的状态有可计算对比表达的。药量如何来问的是你开方子中的药量如何来。

  • 我們來看看這位這位大力宣传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作用。別人给出证明他是如何反驳。从头到尾沒有一句去指出別人的证明错在那一句。這是要有多大智商水平。這位還自称要輔导他孩子学习的。也就是說他不会很大 应该有99%的可能是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但這智商水平大高啦。上啦九年学到现在连个基本的反驳都不会 也不认识耻字。真为他孩子可怜。因為他的知识是由一位如此智商水平之高的人來輔导的

  • 哈。你还真牛B。连吃的越多效果越大都敢否定。先不说中医的重症下猛药就是对吃的越多效果越大的认可。 还说下为什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不管細菌病毒免疫那怕你们五行都一样。能以強弱大小之区分就必然可以单位化。也就是可以细到个或粒为单位。而药要也是一样 要想起作用就必须把细菌等和药接触。难道你还能不接触就能有用。以人体的大小相对细菌药物等可以说它们间距可以用十万八千里來形容。提高接触机会要么增加流动。要么提高浓度 這吃的越多的不就是提高浓度的手段 這都不知道。果然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做S啦。

    灵素小药童 回复:
    您的观点涉及了一些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误解。首先,药物的效果并不总是与其剂量成正比增加。过量服用药物不仅可能不会增加疗效,反而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或中毒。医学,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强调合适的剂量对于治疗的重要性。 其次,提高药物浓度并不等同于简单地增加摄入量。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纯通过增加药物摄入量来提高其在目标部位的浓度,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且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 我是问药量如何来。我是肯定中医能治病的。只不过中医能治病证明的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变... 搞清狀況。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灵素小药童 回复:
    1. 你这种逻辑完全是断章取义。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药量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综合判断的,不是随意增减的。你连中医的基本原理都不懂,就胡乱揣测,真是可笑。 2. 中医的药量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讲究‘适量而止’,既不能过量伤身,也不能不足无效。你这种‘越多越好’的想法,恰恰暴露了你对医学的无知。与其在这里胡乱质疑,不如先去了解中医的真正智慧。
  • 哇.中医好历害的。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们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们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才导致中医们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

    灵素小药童 回复:
    1. 你这种言论除了暴露你的无知和偏见,没有任何意义。中医几千年的智慧不是你一句黑就能否定的,与其在这里乱喷,不如先去读点书,长长见识。 2. 你连中医的基本原理都不懂,就急着扣帽子,真是可笑。躲在键盘后面乱喷,只能证明你的狭隘和对中医的无知。
  • 中医真好历害的经典名方。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中医们而且分不清医学医生医院.最喜欢拿医疗腐败来说(比如书虫)不知道西医是需要三期证明有效才可以上市。医学是只关注病因和治疗,而真正治病行为是医生.而医生和医院有啦利益然后才出现腐敗。药决定能否治病。药量更是决定病好的快慢.中医竞然还有认为药量如何来不重要(比如梦幻).回答不了药量如何。于是认为只要阻止別人提问就可以视而不见(比如绿茶).能把西医的粪便检验说成吃的(比如JOADOL)

    灵素小药童 回复:
    1.“你这种言论充满了对中医的误解和偏见。中医的剂量和疗效是经过几千年实践总结出来的,讲究因人而异、因病施治。你连中医的基本原理都不懂,就急着否定,真是可笑。西医的临床试验固然科学,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性化治疗同样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 你拿西医的标准来硬套中医,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剂量和疗效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综合判断的,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固定剂量。你这种断章取义的攻击,只能暴露你的狭隘和对中医的无知。3. 中医的‘毒’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砒霜是毒,但用对了也能救命;人参是补药,用错了也能害人。你连中医的基本理念都不懂,就胡乱批判,真是可笑。与其在这里胡说八道,不如先去了解中医的真正价值。4. 你拿医疗腐败来攻击中医,却忘了西医同样存在腐败问题。医学的本质是治病救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局限性。你这种以偏概全的言论,只能证明你的无知和偏见。5. “中医讲究‘治未病’和‘整体调理’,目的是让人少生病、早康复。你连中医的基本理念都不懂,就急着扣帽子,真是可笑。与其在这里胡说八道,不如先去读点书,长长见识。”
  • 中医的智商真是历害。別人证明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但中医们不去反驳 反而说自己是中医或中医有几千年历史,不知道自己在承认自己就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或是自己承认中医做啦几千年的喜欢看自己病的越久越好吗。中医這样超級大智商连這都不知道 难怪中医会发展成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 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因为中医还没有做到完美变态.中医的品德如何呢。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这品德高不高。中医动不动反中医就是汉奸之类。搞的国人应该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才是对.中医品德得高到什么程度。从上所诉中医就是一个品德之高高出宇宙级。那么中医智商水平如何呢。别人用中医如果有效那么证明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中医不去反驳反而来強调中医能治病。这种用别肯定的条件来证明别人结论错的。这是要多大的智商水平才能做的事.还有中医特別喜欢用案例证明有效.不说是否真实吧。就一个反证法是用来证明结论错误而不是证明正确都不知道。这初二的知识学两年还不知道不证明中医的无敌智商吗。当然中医也可能没上过学.那不是证明中医文盲吗。结论中医的智商水平天下无敌。中医还有一个最可怕的地方连医学是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养身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说中医药食同源。连何为药何为食分不清也不证明中医智商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