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早上4点起床。
按照自己的计划,写文章。
我看着大纲,觉得原来找的素材不是特别新,所以想再找一找,有没有独特的素材。
我不断地从这个平台搜到那个平台,微博、知乎、公众号、百度搜索等。
结果一找就是3个小时,一无所获。
以这样的状态结束早上的时光,多少有点让人气馁。
我不断地想,怎么会这样?
我不应该是全神贯注,不说下笔如有神,那也应该是行云流水呀?
但是遗憾的是,没有。
就带着有点郁闷的心情到公司,开始工作。
我发现自己的工作状态也不是很好,远没有昨天那么斗志昂扬,虽然斗志昂扬也不太好,但情绪低沉肯定不利于工作。
我意识到我应该停下来,想想怎么了。
最近有烦恼的时候,我习惯看看王德峰教授讲的《六祖坛经》、《传习录》或者蔡志忠老师的公众号文章。
因为这些内容——儒道佛的经典内容,容易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从外慕中回归。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我打开了蔡志忠老师公众号文章,为了查阅方便,我把他公众号的文章全部扒了下来,存在一个Excel里面。
一行行看下去,有一篇《每一秒都感到快乐的秘诀》。
文章的标题就吸引我了,我像一个生病的病人,正在寻医问药,遇到对的方子,急不可耐。
开头就是直击根本的一问: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认为是立大志、做大事、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就变成汲汲以求,不得到它,就很痛苦。
并认为得到它之后,就会很快乐。
于是,奋斗的过程,痛苦;学习的过程,痛苦;
一心只盯着那个结果,忽略了这些美妙的过程。
事实上,人若不能体会到恋爱中分分秒秒的快乐,将来结婚之后就不会有幸福的日子。若不能体会到学剑之乐,而只是抱着苦学“屠龙剑法”之心痛苦地去学剑,学成之后定会发现天下间根本就没有那条“龙”在!
道理简单,心理也明白,但是要自己时时刻刻都做到,真是太难了。
我之前也写过文章,从华杉老师解读儒家经典中,学习到不要有“期必心”,就是去期待一个必然的结果。
如果结果不出现,那这个过程就会变得痛苦无比。
我今天的状态就是这样。
我希望找到最好的素材,最新的、别人引用最少的、最恰当的素材。
没有找到,就很痛苦了,以至于影响了自己今天的心情和状态。
02那,我自己又问,如果不期待结果,那如何变得更好呢?
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动力,那岂不是甘于平庸?
不是这样,对自己的要求是要的,只是不抱着必须得到怎么样结果的心理。
一旦抱持这个心里,就是过了,这个度,很微妙,得细细领会。
能随时、处处体会到当下的好,夜夜是春宵,日日是好日,这才算是真正懂得人生的真义了。
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也要随时随地的体会到当下的美好,吸取当下的力量,更好的前行。
领会到这些,心里头就干净、爽利多了。
没找到合适的素材,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值得我这样吗?
我可以再找啊,也可以先用原来的,后面再去优化。
更何况,我独自享受了早上的清闲时光,看了很多有益的内容,增长了见闻,这也就够了。
通过这件事情,也让我更加明白当下的力量,以及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试问,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吗?
写完这篇日更,我在桌上贴上一条便签,日日提醒自己。
“奋斗是快乐的,求学是快乐的,工作是快乐的,除了疾病和灾祸,人生无一不快乐。”
抬起头,看窗外阳光明媚,花园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想起早上,给女儿做的早餐——西红柿鸡蛋面条,女儿直呼好吃,这不就是最真的快乐吗?
今天是日更第187/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81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