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在中国古代司空见惯,但原因却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农民起义,有的是权臣篡位,有的是因为异族入侵。但是夏商周三代改朝换代的原因非常特殊,它们是方伯造反。
夏朝是古代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到了末年因为国力衰弱最后被商取代。据《史记》记载,夏的最后一位君主叫桀,他的暴政导致很多诸侯作乱。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商汤居然可以去征伐这些作乱的诸侯。
当时夏王依然是天下共主,那么商族首领汤有何权利去征伐诸侯?答案是商汤是夏朝的方伯。
“(汤)为夏方伯,得专征伐”———《史记集解》
“伯”者霸也,“方伯”即诸侯之长。《汉语大词典》对“方伯”词条的解释是:“殷周时期一方诸侯之长”。
商本来是夏的一个方伯,商朝取代夏朝可以说是方伯取代自己的首领,自己做了老大。
周代商何尝不是如此!按照老掉牙的历史叙事,殷商的末代君主纣王因为暴虐无度导致失去民心,周因而取而代之!
其实西周本来就是殷商的方伯,在诸侯中本来就有影响力。
周朝被秦国灭亡依然遵循这一规律,因为秦国就是周的方伯。秦国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就是春秋五伯之一。该方伯在西边崛起后最终灭掉东周。
不过方伯制也在秦朝走到了尽头。因为秦朝不再分封诸侯,而是采用郡县制。没有诸侯,当然也就没有诸侯之长,方伯就消失了。

方伯制的终点在秦朝,它的起点在哪里?很有可能在炎黄之际。当时的天下共主是炎帝,黄帝可能就是炎帝的一个方伯。我没有在任何史料中看到说黄帝是方伯,但是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在天下共主炎帝衰落之时,黄帝可以去征讨那些不听话的诸侯。这个特征跟后世的方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