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检标准实施,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有变数?

丹烟聊汽车 2025-03-05 17:28:44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0%,车辆保有量在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下飞速增加。然而,新能源汽车起火、燃烧等事故也时有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其运行安全性能的关注。为了规范行业并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下文简称 “《规程》”)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规程》一大变化便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成为必检项目,同时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此外,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也成为检测项目。 年检新规非强制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规程》是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属于强制性标准,是对安全检测环节的补充完善。新能源车年检新规非强制,原因几何? 一方面,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方面发生很大变化,新版本车与旧版本车的性能参数差别较大。例如,最早新能源车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现在新能源车普遍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年检新规需要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新增了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而在《规程》实施前,现行汽车年检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尚不能有效覆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及电安全隐患检验,同时电池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推荐性标准首先确保基本安全性能。 新能源后市场迎利好目前来看,《规程》仍有待细化。随着检测程序的不断完善和数据积累,未来这一标准或将转变为强制性法规。不过,伴随新规落地,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将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利好。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险保费居高不下,险企理赔成本高昂,而年检新规的逐步落地,或有望破题这样的“两难”局面。有行业专家认为,《规程》实施后,通过定期年检收集到的故障数据,费率厘定准确性有了国家标准可供参考。这不仅有望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还能让险企收获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合理收益,从而缓解新能源车险业务亏损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保险公司能否从中获益,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新能源汽车年检的基数大不大,从车主角度看,高频次使用的网约车等存在检测需求,但是自愿、自费参与的情况下,车主积极性未必很高;二是看检测场与保险公司是否互通年检数据。 险企产品的设计和定价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安全风险评估,险企自身较难完成,需借助专业的汽车检测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因为这一评估过程需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进行大量测试,积累测试经验和测试数据,逐步形成安全测试评价体系。 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提升风险能力车e估作为新能源二手车评估领域的佼佼者,自主研发智能评估模型,结合大数据与AI深度学习技术,形成了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感知评估鉴定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对动力电池的健康状态、性能衰减等进行精准检测,可给险企产品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在新能源二手车全国流通的棋局上,车e估扮演着"标准转化器"的角色。在汽车金融领域,车e估的新能源估值服务能够赋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设计更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实时监测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及时捕捉车辆残值变化趋势,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资产处置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未来将有越来越多新能源二手车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新能源二手车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保值率低、残值评估难等多重难点。车e估将加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车辆估值领域的应用,洞悉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产品力,引领新能源二手车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0 阅读:0

丹烟聊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