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个粉丝,问我一个问题,说他很不开心。
然后我问为什么?
他说自己比较软弱,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心理问题,所以,总是在人前不想表现出来,不想被人看不起。所以,无论与同事或者朋友遇到任何问题,都一直在争执,最后造成了自己被朋友和同事边缘化。
然后,这位粉丝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想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今天就这个问题,咱们重点分析一下“弱”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全面看待,而不是永远困顿于负面的牢笼中。
弱小
我们对示弱如何诠释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义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莫提默·J· 艾德勒
前几天看到一个许君聪的视频,主要讲的是许君聪平日总是和老婆因为过日子而争吵。
有一天许君聪正在执行任务。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哥,嫂子要跳楼”。
许君聪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慌慌张张地又问了一遍:“啥”。
对方再次回复了一遍:“嫂子要跳楼”。
然后许君聪回想着老婆平日的委屈的片段:“我也跟你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就连这个房租,700块钱都是我妈交的,你还要我怎么样啊”。
许君聪再次问道:“你嫂子咋样了”。
电话那头回答:“嫂子下去了,你还是赶紧回来吧”。
等到许君聪到了现场,因为腿已经软了,完全走不了路了,被同事抬着下了车。
下车之后,然后瘫在地上了,泣不成声地说:“我不应该跟你吵架,我为什么要跟你吵架啊,我现在虽然没钱,但是我应该花点钱带你去(泣不成声)。。。。带你去旅游,贵的玩不起,我们玩点便宜的”。
许君聪正在哭,突然老婆就站在面前了。。。。。
崩溃
这里面存在两个“解释问题”。
第一个解释是对词汇的解释,就是嫂子下来了,到底是跳楼下来了,还是从楼上走下来了。
第二个解释就是许君聪对婚姻的反思解释,觉得应该多陪陪老婆。
其实我们的婚姻就是这种,都是在自己的解释性看法中经营婚姻,都自认为婚姻应该是怎样的。每个人对婚姻应该如何经营都有不同的诠释。
所以,我们应该承认“世上没有绝对的好”这个事实,只是有没有在你的解释以及期望之内,否则任何力量都有可能被滥用。
即使像科学这样严谨的学科,一旦加入人类的主观诠释,虽然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如果不加管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所以,任何一种行为,并不是狭隘的一种解释途径,他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个体的思想用在何处。
那么,对于示弱,我们又应该如何诠释和加以利用呢。
首先,我们要记住,任何的词汇和观念,在于人心如何去理解,如果去诠释,如何去利用,用之恰当,则可用于造福众生,用之失当,对自己和他人就有极大的破坏性。
诠释,可以将词汇或者观念变成力量,一种对自己人生方向的力量。
诠释,可以将任何的词汇和观念变为一种工具,而工具本身就是为了目的而存在的。
就好像火,你诠释为温暖,就是能量,自然会用来取暖。如果诠释为工具,便可以杀人放火,或者烧水做饭。
示弱被诠释为负能量:在现代大多数人眼中,就意味着懦弱,软弱,自己毫无能力的表现的。那么,示弱就是一种负能量,你做任何事情,这种能量都会是一种拖累。
示弱被诠释为正能量:在某些人眼中,示弱就是对自身能力的认清。那么,示弱就是一种自我审视的正能量,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新起点,然后在继续前进。
示弱被诠释为社交工具:有一句大家都听过,叫做赢了道理,输了感情。而主动示弱就是赢得对方好感的社交工具。
示弱被诠释为博弈战术:示弱是隐藏实力的战术之一,然后,趁其不备,突发攻击。又或者,示弱作为临时生存的隐身。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打破认知边界的认识论问题。
打破边界
示弱被诠释为负能量——懦弱每个人都有软弱的一面,谁也不例外,当你不触摸他时,他就像一个秘密,当你触摸他时,他是一个心结。
在《风云2》中,有一个大家熟知的角色,叫做断浪。
断浪的武力值在同阶层中,几乎属于最低的。所以,总是在几大高手中来回穿梭。
在帝释天面前,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但是,当聂风打败他,说要杀掉他的时候,他又开始反思自己的一生。
后来,剧情逆转,吞服龙元之后,战力值大涨,其野心也开始膨胀,变得暴戾而残忍。
而再看其他几位角色,各自都有各自软弱的一面。有些人因生命而软弱,有些人因爱情而软弱,有些人因手足情而软弱。
反之,聂风因第二梦尸骨被辱而暴戾,怀灭因怀空之死而暴戾,断浪因名利而暴戾,都是基于软弱。
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动物界,都会有软弱的行为,或者确切地说,都是软弱而暴戾的。
比如狼在老虎的面前,是软弱的,但是,在羊的面前却是暴戾残忍的。
暴躁
当我们在嘲笑他人软弱或者懦弱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嘲笑自己。确切地说,只是以己之长,嘲笑对方之短而已。张三嘲笑李四的数学一塌糊涂,李四嘲笑张三的语文一无可取。
所以,从本质而言,所有人都存在软弱的一面。只是他所软弱的一面,正是另一个人坚强的一面,他所坚强的一面,也正是另一个人软弱的一面。这只是一种在某一技能的评分对比问题而已。
嘲笑同类,这是我们的坏毛病,也是一种对他人的认知偏见。我们都有可能是张三和李四的缩影,相互嘲笑,贬低。
所以,于同类而言,长此以往,谁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与个人而言,这种语言暗示,加上人群的偏向理解,就非常容易自我否定,认为这是一种负能量的体验。
反之,再与个人而言,如果换做另一种诠释,你才能真正从这种“瘴气”中走出来,演变为正能量。
崩溃
示弱被诠释为正能量——成长芒格: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千年之前,周天子取代商汤之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当然这个数字指的是姬姓和外姓大国,加上林林总总的效果,据说有好几百个。
当时的鲁国,无论是实力,还是以周公的威望,都算是诸侯国中顶尖的了。
后来,由于赢氏子弟,有护驾之功,中途被封的诸侯,就是秦国,算是诸侯国中垫底之一的国家。
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有这样一句话: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意思就是其他诸侯国压根就看不起秦国,平时开会,搞联谊,根本就不邀请秦国。其实他们开会搞联谊的目的就是通过邦交合作,吞并其他国家。
在这五百多年的春秋时期和两百多年的战国时期,任何一个大的诸侯国都妄图称霸天下。
但是,如果某一个大国要吞并另一个小国,固然可以。但是,如果要说到统一天下的话,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
所以,从统一全国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都很弱。当他们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每个国家都在寻求变法。
比如齐国的管仲变法,魏国的魏武卒,赵国的胡服骑射,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燕国的禅让变法。
这里你会发现,诸侯国中,凡是意识到自己的软弱,都会力求变法图强,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国期间仅仅保留了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而曾经的顶级诸侯国鲁国,一直以来,毫无建树,最后被其他国家蚕食。
所以,对自己示弱,就犹如照镜子一般,重新审视自己内在和外在的脆弱。
审视
动物界的优胜劣汰是发展的铁律,而这正是以强胜弱的发展规律。希图变强,而跻身于生存行列,几乎是每一个动物的终极追求,那么,如果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承认自己的弱软弱和无知,否则,绝对不会有变强的可能。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说过,自知之明”这个救命秘方,往往因用得太久而被人忘怀,却是整理纷乱的选择的最好出路。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就刻着“认识你自己”几个大字,而自古以来也一直有数不清的警句,宣扬这些字眼的妙用无穷。忠告会被人重复,就是因为它能发挥作用;但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探讨这几个字的意义。
既然提到这里了,那么,咱们用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的时候,仔仔细细地想一想。
示弱,如果被你诠释为懦弱,软弱的负能量的嘲笑声中时,你自然会躲避这种嘲笑,导致裹步不前,原地徘徊。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赤裸裸地意味着你把你的命运交给别人了,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逻辑诠释的道理。
反之,如果示弱是以自知之明的基础上诠释,同时在梦想的鼓励下,你才能主动奋进,这才是真正把命运交给了自己,你的生命和人生才能得到保证,你才能够演绎出令自己满意的人生,再想一想,是不是这个观念逻辑的另一种逻辑诠释。
变强
示弱在社交上是情商任何一种情感都有进有退,大多数人做到了进,因为他们想要索取,想要追求,想要征服。同样,他们也做到了退,只不过这种退是退出,退却,抛弃。似乎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退,真正的退,是退让。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服输。——《示弱》
2006年1月25日,由李连杰饰演的《霍元甲》成功上映。
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霍元甲的父亲在一次比武中,故意输给了对方。
幼年的霍元甲本来想以父亲的名声在外吹嘘,想不到迎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但是,霍元甲并不理解其父的智慧。如果赢得了这场比赛,将面临什么样的结局。
第一,将面临无休无止的挑战。
第二,可能因此而与对手结下仇恨。
霍元甲对此很不解。所以,自小苦练霍家拳,以津门第一为目标。
年少的霍元甲争强好斗,不懂得习武的真正意义,一心想要争津门第一,在比武中打死了秦爷之后,被其干儿子仇杀了自己全家。
其实,我们无论在职场中也好,或者与他人的社交相处中也好,都应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
我们对功名利禄的追逐到底是为了什么?
思考
如果说习武的真正意义是强身健体,拓展体魄,而不是好勇斗狠。那么,对于金钱的追逐,到底是为了家庭中每个名成员的身体健康和谐,还是为了人前显贵,高高在上呢?
当然,开篇我已经说过,无论你怎么理解,都是一种诠释,都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这没有对错之分。
但是,我依然要劝诫的是,人,最大的真理就是一种从生到死的生命体,只有这个是绝对的,其他所有的一切,虚荣也好,名利也罢,都只是大脑的一种及时反映,存留时间很短。就好像你之前拿过奖状,得过奖金,获得过晋升,几乎都只是欢喜那么一阵而已。过后,都会干涩无味。你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经常觉得人这种动物啊,都是生活在好奇心下的一种感性动物,都为了一种及时的快乐和新奇奔波一生,非要争个输赢不可,很是无趣。
就好像我们男同志喝酒一样,如果有一个总是抬杠或者傲慢的人,几乎下次的酒局就见不到他了。因为观念没有对错,都是一种诠释,你有你的诠释,他有他的诠释,都只是真理结构中的一个原子,抬杠的意义在哪里呢?就好像对于示弱的诠释一样,会有多种诠释,就非要以你的诠释作为真理吗?最后丢了矫情,边缘化了社交,也丢了风度。
罗翔老师说过,无知是好辩者的天性。
所以,如果在社交中,遇到观点对立的,先不要着急反驳,即使你不理解,也要先点头称是,私下里再品味品味,这也是对方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原子,不会全对,但是,一定有可以汲取的营养成本。
总而言之,社交中的示弱,就是一种社交工具,你也可以将其观点自我吸收为营养。
社交
示弱在博弈上是策略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往往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道德经
如果说社交是带有合作倾向,那么示弱,就是盈利工具。反之,如果博弈对敌呢,示弱,就是一把冷兵器。就像赵匡胤说的,懂得示弱的人,很可怕。
曹操在临死前,对曹丕传达了对司马懿的用人方针:不可重用,不可不用。
曹操看出来司马懿有极强的政治野心,重用过度,一定会江山易主,但是,司马懿又真有本事,不重要,又浪费人才。所以,这才是最合适的用人方针。
其实司马懿被夹在这句话中间是很难受的。对于一个有强大政治野心的人来说,无论你怎么示弱,都是在这句话之内。
你仔仔细细的思考曹操的这句话,对于司马懿来说,只要活着,即使多么卑微的活着,就会永远在这句话的框架之内。而且对于一个有强大政治野心的人来说,也绝对不会示弱到降到庶民这个程度的。
曹操当然是一个明白人了,所以司马懿被这句框架牢笼使唤了一辈子。
当然了,司马懿也不傻,如果要跳出这个框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死亡。
当然,确切地说,是装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这个方针框架中跳出来,消除曹芳和曹爽的警惕心理。最后,夺取了晋国政权。
这在厚黑学中是一种伪装。
伪装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诸葛亮利用激将法逼司马懿与自己决战。给出两个选择,要不就跟我打,要不就把女人的衣服穿上。最后司马懿宁可穿上女服,也不打。
当然,司马懿未必打不过诸葛亮。对历史有兴趣的人都知道,诸葛亮出一次蜀山,恨不得要花费三年的粮草储备,而且千里迢迢大军出征,即使不打仗,不出几个月,粮草自然也就耗没了,诸葛亮自然也就退兵了。
所以,不是不敢打,而是没有打的必要。不打,对魏国而言,反而是最省人力,财力,军力的划算买卖,对蜀国却是最不划算的,最致命的。
所以,对于司马懿来说,两次示弱分别有不同的意义,称病示弱是为了日后正面交锋,夺取政权,对诸葛亮的示弱,是避免正面交锋,以逸待劳。
同样是示弱,同一种工具,具有两种使用方法,关键源于认知高度产生的不同诠释。
对于在博弈中的使用策略以及其他实用性,下面就不说了,太损了,咱们自己慢慢悟吧。
最后做一个总结:示弱被诠释为负能量,示弱被诠释为正能量,示弱被诠释为社交工具,示弱被诠释为博弈战术。
《心流》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研究意识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控制意识,因为唯有先了解主观如何形成,才能加以控制。我们所有的经历,不论愉快或痛苦、有趣或无聊,都以资讯的形式在心中呈现。若能控制这些资讯,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面貌。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只是示弱,你观念中的其余部分,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当然,前提是你不快乐的话,一定是诠释出了问题,而且往往是因为诠释错误而出现了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