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的逃亡生活:写书开演讲赚500万美元,全部交给了美国政府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7-29 03:57:13

美国是世界上的科技头号强国,他们除了拥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也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部门,2013年发生的斯诺登事件一举将美国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也终于明白了美国的险恶用心。

他向全世界揭秘了美国政府从互联网巨头行业收集用户信息的丑闻,一时间“英雄”和“叛徒”的标签都被贴在他的身上。

斯诺登的背后

1983年出生的斯诺登在2004年加入美国陆军,他当时有个理想:反对伊拉克独裁统治。

但现实情况是,斯诺登还没有等到上战场的时刻,就因为训练事故而退出现役,因为他本人对计算机十分精通,还曾服务于戴尔公司,于是便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给选中,加入了一家乙方公司。

他人生的转变最初可追溯到2007年,当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启动了一个名为“棱镜”的监控项目,美国政府通过这个项目能够监控谷歌、雅虎、脸书等9个公司的用户数据。

由于这年的世界互联网中可谓是美国一家独大,因此这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用户遍布全球,也包括了很多国家的政要。

其实,斯诺登最后的选择绝非偶然,这与他的世界观、道德观紧密相连。

年轻的时候,斯诺登还非常重视个人美德,对于服务器上的各种文件,他也有权阅读、编写和复制,后来他担任了国家安全局经理的职务,相应的权限也被拓展。

担任中央情报局副主任的莫雷尔说:“当斯诺登公开披露那些机密文件的时候,距离我退休还有仅仅3个月。”

后来外界把斯诺登描述成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而莫雷尔后来也揭穿了这些谎言:“他在基层员工中是最低级的,甚至只是能勉强胜任自己的工作,中央情报局之所以会聘用他,也是因为机构在世界各地的运行节奏加快,行业紧缺人才。”

那些年工作的过程中,斯诺登也学会了如何避免自己被跟踪、如何检查自己的车辆是否被动过手脚、如何让谎话更具备说服力。

另一个中央情报局工作的人曾说:“斯诺登‘过于聪明’,不可能一直安于那份工作。”

果不其然,斯诺登渐渐认为美国政府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是无比错误的,他不能对此无动于衷了,于是便决定将自己掌握的所有材料曝光,这一决定,造成了轰动全球的“棱镜门”事件。

那时,他的工资达到了每年20万美元。

2013年5月20日,斯诺登几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抛下了自己的女友和父母,独自前往中国香港,在这里将部分信息披露给了西方媒体,美国政府也宣布公开通缉他。

在一个月后,斯诺登乘坐俄罗斯航空公司的航班离开香港抵达了莫斯科,总统普京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证实:斯诺登身处过境区。

由于美国不再承认他的护照有效,他无法合法进入俄罗斯境内,也没有办法购买机票前往其他地方,这个时候斯诺登也有些着急,他向21个国家提出了避难申请,不过大多数国家都选择拒绝。

看得出,美国施加的压力让大多数国家都为之胆寒。

于是,他干脆就留在了莫斯科机场的中转区并继续爆料出更多内容,一直到7月2日普京才公开了他能够继续滞留莫斯科的限制条件,到了这时他才能够继续行动,美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表现出强烈不满。

因为最初的消息是在香港被曝出的,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到中国。

事实上,当时中国完全将这件事当成突发事件,中国也从来没有从他的身上榨取任何机密信息,但中国也同时面临选择:若是允许他持续爆料,那么可能损害中美关系;若是将他遣返,便可能让那些相信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国家生疑。

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斯诺登自己离开,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当斯诺登抵达俄罗斯以后,该事件便迅速转为“美俄博弈”,普京是善于博弈的老手,他对斯诺登以及美国政府使用了软、硬两招,面对镜头时他表示:“因为美国的威胁,斯诺登如今被‘困在’俄罗斯,俄罗斯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立场处理相关问题。”

另一方面,他又说:“没有人邀请斯诺登,他是自己来的,我们会敦促斯诺登自己做出选择。”

如此一来,接下来究竟要去哪里就得看斯诺登自己的决定了。

虽说他曝出了如此一个猛料,但国际社会对于美国依然没有什么太好的惩罚措施。

美国的那些盟友在这件事上遭到了直接的冒犯,但是他们也只是比较有分寸的指责了几下美国就不再说话了;另一方面来看,美国在这件事上也比较被动,那些主导白宫的政客也只能看着斯诺登瞎折腾。

落户俄罗斯

按照美国在全球的势力范围看,选择俄罗斯恐怕是斯诺登最好的抉择,若是从长久打算,这恐怕也是他从香港飞往莫斯科的一大原因。

从此之后,美俄之间的碰撞成为了全世界的共同看点。

2013年奥巴马宣布将要参加在圣彼得堡举行的20国峰会,但是他取消了与普京的一对一会晤,很显然这就是因为斯诺登事件而报复一下普京。

总体来看,美国也没有更多过激的行为,一个斯诺登的存在还不足以彻底改变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美国也就渐渐咽下了这口恶气,还在继续给俄罗斯找台阶下。

世界舆论也开始对莫斯科刮目相看,认为克里姆林宫是“真正的赢家”。

不过,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美国不得理,事件牵扯的国家实在太多,俄罗斯也主动站起来展现了“敢作敢当”的国家性格。

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的斯诺登,个人生活也开始得到各国民众的广泛关注。

根据英国媒体报道,在斯诺登公布棱镜计划之前,他在美国有个非常稳定的女友,两人都有了结婚的打算,但这起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得婚事彻底破灭,而且斯诺登是自己离开美国的。

他的女友林赛·米尔斯后来表示:“我非常痛苦,我的世界突然被敞开,又突然关闭,我就像是迷失在海上,身边也没有指南针,我回想一路走来的人,那个我最深爱的人,来不及说再见。”

通过米尔斯的博客内容来看,过去她与斯诺登是非常相爱的,她也想不通为何斯诺登会突然做出这样的事情。

斯诺登既然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就说明他心中已经做出排序了。

当年10月,俄罗斯一家新闻网站公布了斯诺登上街购物的照片,他当时留着山羊胡、戴着太阳镜,推着大包小包的手推车正在横穿马路,通过街景也能看出,照片也正是在俄罗斯拍摄的。

不久后又一则新闻曝出:斯诺登并没有割舍亲情,他的父亲将要抵达俄罗斯探望儿子,且签证的问题已经解决,包括其父亲在内的其他几位亲属也会同时来到莫斯科。

律师齐利那也表示:“斯诺登在俄罗斯已经找到了工作,他将于11月开始工作,具体是在一家大型网站从事网站维护的工作。”

从这之后,斯诺登似乎从这个网络上消失,随着这一波热度的过去,也没有太多新闻谈到斯诺登了。

斯诺登仍然无法回到美国,也不清楚他是否适应在俄罗斯的生活,总体来说,他的人生还是丰富多彩的。

2016年他推出了个人单曲《出口》,这是因为他本来就非常欣赏电子乐,平时的工作虽然是当工程师,但他只要有空还是会研究研究音乐上的事情,做这些的时候他也很开心。

而且,他还会偷偷潜入美国少女的聊天室,只是最开始那些美国女孩并不知道对方是谁,他只说自己名为“Ed”,后来聊天室的几人熟络了之后,他才说:“我不喜欢太过正式的称呼,也不喜欢大家叫我斯诺登先生。”

这些生活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能体现出他的人生还是很惬意的,最起码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用为了安全问题提心吊胆。

到了2019年,《纽约时报》、《卫报》等新闻媒体再度将大众的回忆拉回到2013年,因为斯诺登出版了《永久记录》这本书,其中的内容包括他如何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建立庞大规模的监控项目,以及他在后来是如何“良心受到谴责”的过程。

他不可能被忘记,也一直作为美俄博弈的工具出现。

普京曾说:“他泄密美国机密是犯错,但并非叛国者,因为他没有将危害自己国家人民的信息交给其他国家。”

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说:“斯诺登必须返回美国接受审判,就像任何其他美国公民一样。”

他那位女友米尔斯也来到了莫斯科,两人在当地结婚并生下了两个孩子,斯诺登获得了俄罗斯国籍,他的女友也在申请俄罗斯国籍。

尽管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但当年“棱镜门”的主角身份还是给他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这些钱足够他在俄罗斯的消费和生活。

从2015年到2020年间,斯诺登至少完成了60次演讲,在演讲中就获得了至少120万美元的收入,这已经远远高于普通人。

有趣的是,《永久记录》这本书发行后,当天就获得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这笔钱却充实了美国国库:因为美国没收了斯诺登的版税。

但是,就算美国政府从中横插一刀,斯诺登还是能够凭借这本新书赚取420万美元,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就算在莫斯科的生活非常充实,但斯诺登对美国一直有着复杂的感情,他说过:“若是美国政府能够保证我获得公正的判决,那我还是愿意重新回到美国。”

根据美国相关人士的分析,斯诺登能够回到美国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一旦回来,就会被判处至少30年有期徒刑,人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光都将在监狱中度过,后来上任的总统特朗普考虑过特赦斯诺登,只是这件事也一直没有了后文。

参考资料

斯诺登事件背后的大国博弈 刘卫东 党员干部之友美国回应斯诺登成为俄公民:他一直对俄罗斯表现忠诚 上观新闻

4 阅读:4785
评论列表
  • 2024-07-29 20:34

    普京对媒体说,斯诺登居住在俄罗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他要保证不损害美国的利益。斯诺登作出了保证;于是普京允许他长期生活在俄罗斯。

  • 2024-07-30 11:33

    俄接收斯诺登,谁知道是不是美陷井

  • 2024-07-31 18:10

    双面间谍[得瑟]

  • 2024-08-07 12:43

    特朗普总统当年访俄,普京跟他说:你把斯诺登带回去吧!特朗普说:还是你留着吧!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