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再加50%关税,多家大卖表态将涨价!

无花果看科技 2025-04-09 10:48:37

特朗普政府“先放风、再出招”的戏码又来了!

AMZ123获悉,北京时间4月7日晚,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上发文,再度抛出关税升级威胁。他表示,“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滥用基础上额外增加的这34%关税,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关税。”

这一强硬表态迅速在跨境圈内引发热议。不少卖家直言“似曾相识”——“又是熟悉的时间线,熟悉的威胁式对话风格”。事实上,自3月起,美方对华关税话题已进入高频节奏,从加征34%正式落地到T86免税政策取消与恢复反复横跳,市场早已感受到特朗普团队操作背后的“谈判语言”意味。

尽管中国商务部已多次回应“奉陪到底”,但截至发稿,特朗普方面依旧未松口,关税风暴下,跨境卖家的“多重考验”正接踵而至...

第一,产品成本端承压,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随着美国针对中国商品关税的一再加码,不少卖家面临着多重税负叠加的局面。

AMZ123了解到,美国政府自2月4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于3月4日将税率翻倍至20%;紧接着,4月9日起,特朗普政府又追加34%关税,使得我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综合税率高达54%。若再叠加拟议中的50%额外关税,累计税率将突破104%,对中国卖家带来极其沉重的成本压力。

对于本就依赖薄利走量的日用标品和低客单价产品而言,这意味着可支配利润几乎被压缩殆尽,不得不重新评估选品逻辑与定价策略。

第二,市场与品类布局需重新梳理

AMZ123了解到,中转避险的逻辑,在本轮关税政策中已难成立。

此前的“对等关税”已对多个中转国同步加征:越南、泰国的税率分别高达46%、36%,柬埔寨更是高达49%。这意味着,“换产地”并不等于“换出路”,传统的转口贸易模式已难以有效规避税负压力。

因而,“去美国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卖家的应对共识。一方面,卖家正加快拓展日韩、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以实现收入结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在重新审视选品策略,逐步剥离标准化、低利润、高税负类目,如服装、鞋履、家纺等。

据AMZ123了解,受本轮关税政策影响,服装、鞋类、手套、手提包及羊毛、丝绸制品价格预计将上涨10%至20%,且这一趋势或将持续五年甚至更久。

与此同时,中国光伏、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也正面临沉重打击:光伏产品遭遇超过270%的高额关税,几乎宣告对美出口通道被彻底封堵;新能源汽车相关品类,包括动力电池、核心零部件与整车,税率普遍达到50%至100%,中美产业链“脱钩”迹象愈发明显。

可以预见,在本轮关税政策的挤压下,“转向多元市场 + 品类结构重塑”正成为多数卖家的双重应变方向。

第三,物流与履约体系成为“硬核”门槛

AMZ123获悉,在加征关税之外,美国还将于5月2日正式取消T86清关免税政策。这一变动意味着,即便是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也将全面纳税,直邮成本陡然上升,跨境卖家的履约压力大幅加剧。

据此前彭博社分析,此轮关税调整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整体上涨40%。对依赖直邮、以轻小件、高频订单为主的中小卖家而言,物流时效与清关效率将成为决定订单转化与用户体验的关键。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谁能拥有更高效、更本地化的履约体系,谁就更有机会在竞争中突围。

第四,品牌化能力决定卖家能否穿越周期

关税上调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快速压缩“低价走量”路径的生存空间。对于依赖铺货、缺乏品牌溢价的卖家而言,流量承压与利润摊薄正同时发生。AMZ123此前曾提及,自2月首轮关税政策落地以来,已有大量中小卖家陷入“单量下滑+流量乏力”的双重困境。而随着政策持续升级,这一困境只会愈发严峻。

在这种环境下,只有具备稳定复购率、清晰价值定位与用户认知的品牌,才有可能在大周期波动中保持穿透力与增长韧性。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品牌化,已从“加分项”变为“生存项”。

面对高税负、市场结构重构、履约链条重压等多重挑战,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全方位的“压力测试”。而在政策风暴的核心地带,一些头部大卖率先启动“自救”机制,积极寻求突围之道。

AMZ123了解到,本轮关税政策落地后,已有多家头部跨境大卖就关税影响做出公开回应。巨星科技、致欧科技、匠心家居、森泰股份、涛涛车业等企业均表示,正在密切评估新增税负对运营的具体影响,并着手调整产品结构与供应链布局,以增强应变能力

作为五金工具出海代表企业,巨星科技在关税政策落地次日便启动调价机制,它表示其美国市场营收占比约 65%,部分产品仍由中国发货,当前已面临高达 79% 的综合税负。

值得注意的是,原本为转口设立的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代工地亦未能幸免,分别被征收 46%、36%、49% 的高额关税,“换产地”策略基本失效。

在业务模式上,ODM(贴牌代工)产品的税负由客户承担,影响相对可控;但 OBM(自有品牌)业务则需公司自行承担关税,压力更大。对此,巨星科技坦言,预计行业内将普遍启动新一轮提价潮,以对冲政策带来的成本冲击。

匠心家居(MotoMotion)也确认,部分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已面临实质性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税负增加导致毛利率承压;部分客户出于观望,下单节奏明显放缓;公司正重新评估产能调配和物流路径以规避风险。

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出口企业,匠心家居已在考虑设立新法人实体、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全球产能分布,以灵活应对政策变化。

亚马逊头部家居大卖致欧科技表态称,其美区营收占比约30%,将以整体提价策略应对短期成本冲击。与此同时,公司计划以东南亚和中国“双中心”保障供应稳定,并加快欧洲本地市场布局,加深德国线下渠道渗透。此外,致欧科技也在拓展高货值新品类,并尝试进入更多新兴市场,以提升长期抗压能力。

涛涛车业方面则表示,当前,公司已在美国本土库存、境内外制造、全球采购及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做好准备,以强化核心竞争力。针对本轮加征关税,涛涛车业提出“实时关注、分别对策、积极应对、加快布局”的总体策略,具体措施包括产品提价、加快海外产能扩建、扩展全球供应链、开拓新销售渠道等,力图将政策冲击降至最低。

AMZ123简评

从关税激增到免税政策取消,从成本压力叠加到履约门槛抬升,跨境电商行业正处于一个深度调整周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卖家若仍沉溺于流量红利与低价策略,注定难以穿越风暴。

但危中亦有机。

越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越是对卖家综合实力和应变能力的一场大考。当“市场多元化、本地履约、品牌护城河”成为行业新共识,唯有提前修炼“内功”,才能在周期起落中守稳底线、打开上限。

毕竟真正的机会,从来不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

0 阅读:5

无花果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