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中,有一位猛将,他率领两万大军北伐,一路势不可挡,气势直捣京城,连咸丰帝都惧怕不已。但最终,由于敌我差距相差过大和援军久久未至,导致这场行动以失败告终。
作为北伐主帅的林凤祥被俘,咸丰帝看见被俘的他后,感叹了一句他孤身入敌营的勇气,但又沉默了半天,什么都没说,就回宫去了。那么,咸丰从林凤祥身上究竟看到什么呢?为什么观察他半天却句话不说呢?
林凤祥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他的祖辈靠租外村地主的田地为生。在家里的三兄弟中,林凤祥是老大。在加入太平军之前,他只是一个帮地主放牛的放牛娃。
1844年,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进入广西桂县一带。林凤祥就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起义队伍,成为最早一批“元老”级人物。1851年,林凤祥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与太平军一路作战,立下累累战功。
太平军在大败广西提督向荣后,分水陆两路进军永安。林凤祥被调入萧朝贵指挥的先锋队,成功夺取了太平军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永安城。
1852年,太平军入侵湖南,先后攻占永兴、醴陵等地。12月,太平军攻占益阳,将几千渔民和渔船收入麾下,利用这些人,太平军的水军初具规模。
在起义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太平军向东征战,以压倒性的力量占领了汉阳。
随后武昌城门被太平军用地雷炸开,多名太平军架起云梯,身先士卒,与守城的清军近身肉搏,最终突破他们的防线,成功占领武昌。
武昌这一战的胜利,迅速壮大了太平军队伍,使人数增加至50万人,之后太平军向南京挺进。在武昌一战中,林凤祥更因其勇猛,被提拔为殿左一检点、天官副丞相。
1856年,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太平军终于攻克南京,定都天京。此时的林凤祥已经是太平天国的缺一不可的人物之一,与李开芳并称“两翼”。
然而,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等统治阶级开始忘记他们的初衷,开始寻求享乐,在天京建造豪宅,强抢良家妇女等,导致整个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
虽然对统治者十分失望,林凤祥却没有忘记初衷。他号召军队,成立北伐军,继续对清作战。
这次北伐,林凤祥知道不容易,必须全力以赴。他多次召集亲信密谋,确立了北上的战略目标。并派亲信收集清廷军事情报。
北伐初期,林凤祥骁勇善战,率领太平天国两万人,大败清军。一路上,先后攻占安徽、河南、山西等地。
当面对林凤祥来势汹汹的太平军时,清王朝自乱阵脚,北京城内的官员们纷纷逃离,甚至咸丰都准备迁都。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太平军的快速消耗,粮食弹药供应不足,战斗力大大削弱。即使林凤祥竭尽全力,也无法突破清军的防线,进攻北京。
咸丰帝也对科尔沁王僧格林沁下令,必须在三个月内消灭北伐的太平军。这时,洪秀全派出七千余人支援林凤祥,却在半路就被清军歼灭,林凤祥终因孤立无援中箭被捕,最后被凌迟处死。
咸丰帝在林凤祥被捕后,也曾远远看过他,想见识一下林凤祥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但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并没有三头六臂,只是个身受重伤的病患,只不过他临死前依然镇定自若,面露杀气。
或许,咸丰帝看着他时会想,这样的英雄豪杰,为何成了“反贼”呢?究竟是哪里出错了?但可能他自己也想不出答案。
太平天国中不乏勇猛之士,但其统治者的狭隘目光,就注定了其结局,但对于林凤祥以及和他一样的人,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