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普通话,各地官员上朝时,能听懂彼此的话吗?

正平看历史 2024-08-23 01:04:56

中国地域辽阔,五湖四海的人汇聚在一起,尽管“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家方言不同,但因为普通话的关系,让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

但在没有推广普通话以前,古代皇帝与臣子之间是怎么交流的呢?他们能听懂对方想要说什么吗?

现在对我们来说学习普通话很方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慢慢练习听说写,在家庭和学校里,孩子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学普通话的速度就很快。

但是,在古代官员们该如何学习呢?口口相传,语速慢,发音不一定标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讲话既不连贯也听不太懂。

事实上,皇帝在进行科举考试和选拔全国人才时,就已经想到了这种情况。在古代也有通用的语言,是朝代统治者根据使用的语言来指定的。

纵观历史,统治者一直在推广这种标准语言,早期被称为“雅语”,明清时期被称为“官话”。

作为华夏文明的开端,夏、商、周时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除西周前期,国都设在河南省外。

因此,可以大胆猜测当时的称为“雅言”应该是河南话或者接近河南话的语言。

汉朝时期,汉代官话在融合“雅言”的基础上,以洛阳话为正音。在晋朝时期,南方语系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洛阳话吴地方言相结合,形成了吴音。

隋朝统一后,将“金陵官话”与“洛阳官话”相融合,逐渐形成长安官话。唐朝又在官话的基础上,增加制定《唐韵》作为唐朝的标准读音,并规定官员以及科举中,必须使用。

从隋唐到宋,具体朝代发音有所差别,但大体一脉相承,为长安官音。明清时期,南京话和北京话成为这两个朝代的主要官音。

一般在王朝建立初期,皇帝会统一文字系统,建立官方语言,并要求所有的臣子和学生学习。

还会特意指派专人撰写学习材料并进行推广,还会将在各省建立正音书院,并派老师前去教学。

新任命的官员,也需要先在礼部接受培训,学习官话。只有合格后,才能去做官。

然而,古时的官话并不那么容易学,因为许多官员要去地方做官,而在这些地方,懂官话的又少之又少。

凡是在朝为官之人,必须是会官话之人。雍正还曾下令,规定时间内还学不会官话的人,不准参加科考。

而如果官话说不好,还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仕途。雍正时期,由于闽广地区官员的口音重,说不好官话,还一度怀疑他们的工作能力不高,“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

光绪帝见到梁启超时,见他长得一脸正气,想要互相深入了解一下。但一说话,就懵了,原来,梁启超是广东人,口音较重,光绪遂放弃了。

但这两个地区的人们也实在太冤枉了,毕竟这两省到现在都还有说普通话“烫嘴”的。

从古代历朝历代,可以看出,官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秦朝到清朝,统治阶级都在努力推广官话,促进官员大臣和百姓之间的团结。

虽然在这过程中,曾因为战争而导致分裂,但正是因为相同的语言、文字能让中华文明几千年未曾断绝。

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学者朱文熊提出来的。随着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又意识到了对方言的保护不足,开始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平衡好这两者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0 阅读:41